《上新啦!故宮》——走進紫禁城,了解宮鬥劇裡不會講的真實故事

2020-12-18 百家號

《上新啦!故宮》——走進紫禁城,了解宮鬥劇裡不會講的真實故事

最近,小編偶然間打開電視,看了一檔綜藝節目,也可以算是明星真人秀節目,因為這個節目是在小編非常喜歡的故宮裡取景拍攝的,小編就駐足看了一會兒,沒想到,一看就停不下來,小編已經許久沒看到如此清新脫俗的真人秀節目了,因為它不僅有耀眼的明星,更有歷史文化極為深厚的故宮作為背景,小編看了第一期,真的覺得非常有趣,看完以後,小編覺得自己可能去了一個「假」的故宮。

好了,不賣關子了,這檔綜藝的名字叫做《上新啦,故宮》,聽起來像開店賣東西的對不對?其實也可以這樣說,俗話說「不怕商家使詐,就怕商家有文化」,這檔節目就是以故宮文創的設計為引子,然後由當場的明星嘉賓和故宮工作人員帶領觀眾們探索故宮內沒有對外開放的神秘地帶。在此之前,故宮文創就受到了許多遊客以及「故宮粉」的喜愛,稱忍不住剁手也要帶回家,那麼相信有了這檔節目的加成,喜歡和了解故宮文創的人們會越來越多,對故宮的了解也會越來越多。

想必故宮許多人都去遊覽過,紅色的宮牆,金黃色的琉璃瓦,白燦燦的漢白玉石柱,讓許多遊客都流連忘返,但是人們更為感興趣的其實是偶然路過的,上著鎖,上面寫著「暫不開放」的地方,故宮對人們來說,本來就充滿了神秘感,特別是近幾年來,宮鬥劇的盛行,特別是清宮戲,大家看的入戲,都恨不得穿越到劇中的紫禁城中,過一把娘娘的癮。

這不,機會來了,在這檔節目中,你所有關於故宮的幻想和好奇心都能夠得到滿足。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吧,第一期的嘉賓是小鮮肉鄧論和《甄嬛傳》中的皇后娘娘蔡少芬,而他們要探索的地方時乾隆皇帝所修建的,一個叫倦勤齋的地方。這個地方大家在宮鬥劇中都沒有聽過吧,可是通過這個節目,你會發現,這真是一個無比神奇的地方,如果你想了解乾隆皇帝,那麼就一定不能錯過這期節目。

在之前大火的劇集《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前者被聶遠塑造成了受人喜歡的傲嬌的「大豬蹄子」,而後者,霍建華則飾演了一個薄情寡義的乾隆。一時間,乾隆是個什麼樣的人,是不是渣男引起了女粉絲的大肆討論。不過我想,如果真的像了解乾隆,與其去電視劇中分析,不如看看這檔製作精良的節目。

第一期在展示乾隆的倦勤齋的時候,非常直觀的表現了乾隆這個人的審美情趣,倦勤齋可以說是乾隆的秘密花園,他常常在工作之餘,一個人呆在這裡得到片刻的休閒,尋得內心的寧靜。乾隆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最愛的東西,都化作藝術裝飾搬運到了這裡,這裡有他眷戀的江南風光,有他熱愛的竹子,有他喜歡的玉,還有他喜歡的戲臺。嘉賓周一圍還傾情演了一段乾隆的內心戲,非常形象的演繹了作為一個帝王內心的孤寂和身不由己。

總之,假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故宮的歷史,你是一個歷史迷,或者說你是一個「宮鬥劇鐵粉」,那麼一定不可錯過這檔節目。看完之後,你一定會由衷地感嘆:「真香!」

相關焦點

  • 《上新了,故宮》,帶你走進暢音閣,看紫禁城裡的「演唱會」!
    等了一個星期,終於熬到《上新了,故宮》的播出。在這幾天的漫長等待中,我將這個綜藝安利給所有朋友(哈哈,突然有點小驕傲)。現在我們就開始跟上節目的步伐,一起來看看這一期故宮有哪些好玩的吧。節目的一開始,我們的單館長就給我們的「故宮文創兄弟"周一圍、鄧倫以及神秘嘉賓王麗坤派送了小任務「百年前紫禁城裡上演的宮廷演出,這些演出堪比今天精彩絕倫的演唱會,曾是古代古代最受歡迎的娛樂方式之一」,此外還給了一個小提示「這是一處能上天入地的地方」。
  • 「遊」北京故宮裡的故事第一篇——紫禁城的由來
    最近關注很久的《上新了,故宮》開播了,這是故宮博物館出品的首次綜藝性節日,激發了我再一次我對故宮的喜愛。北漂在北京好多年,很多北京的旅遊景點都去過,唯獨對故宮情有獨鍾。當走過天安門,邁進午門的一瞬間,感覺大地就在我的腳下,百年的歷史年輪,依舊莊嚴兒肅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門人講的故宮故事
    12月8日,「『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北京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單霽翔的三本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也正式發布。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故宮旅遊攻略,帶你走進古老紫禁城,這些建議值得一看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我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包含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餘間。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國家5A級景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紫禁城裡修古建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跨年播出
    現象級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2016年播出後風靡全網,故宮專家修復故宮文物的故事打動無數人,更掀起了對文物修復的關注熱潮。作為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依舊聚焦故宮裡的人和物。這一次,主角是古建築,還有故宮古建的守護人。故宮古建承載厚重歷史,解讀紫禁城磚瓦梁木間的文明密碼隨著午門緩緩打開,《我在故宮六百年》的故事拉開大幕。
  • 紫禁城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一下雪,故宮就火了,網友都說「一下雪,故宮就變成了紫禁城。」排隊打卡的遊客只為了看一眼故宮的雪景,拍一張照片。其實,那些埋藏在雪下的歷史才是故宮真正的寶藏。《末代皇帝》: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故宮現在不接受任何電影和電視劇劇組的拍攝要求,所以現在清宮劇儘管火爆卻度不是在故宮拍攝的,真正在故宮拍攝的只有這部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九大獎項的《末代皇帝》。
  • 上新了故宮王麗坤是哪一期什麼時候播出 解鎖紫禁城裡演唱會
    ­上周五(11月16日),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迎來了第二期的播出。本期特邀嘉賓王麗坤在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周一圍的帶領下,一同解鎖「紫禁城裡的演唱會」,探秘故宮現存最大的戲樓暢音閣。  ­《上新了·故宮》自第一期播出就得到了觀眾們的高度評價,故宮文化綜藝節目讓文物都活了起來。
  • 《上新了·故宮》將收官 解鎖紫禁城「供暖神器」
    中新網1月10日電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將於今晚21:17將在北京衛視收官。而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期待。「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節目海報。節目方供圖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帶你探訪紫禁城的秘密
    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萬眾期待之下於10月24日正式開播,觀眾對故宮的情懷依舊,對節目的期待未減。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以全新的面貌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
  • 易烊千璽「蘇音主播」上線酷狗,帶你走進紫禁城了解經典歷史故事
    作為一位全能藝人,易烊千璽可以說是在每個方面都綻放著耀眼的光芒,自TFBOYS出道以來,他醉人的嗓音便被無數樂迷譽為"極致蘇音",這把深情的聲音唱起歌來撩人力Max,講起故事更是效果拔群,讓人臉紅心狂跳!這一次,易烊千璽再次轉化身份,化身"電臺主播",傾情獻聲《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帶領大家領略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
  • 故宮帶孩子領略紫禁城二十四節氣
    本報訊(記者 紀秀君)騎鳳仙人、鳳嬌嬌、龍爺爺……故宮的屋脊小獸化身卡通動物形象,帶孩子走進紫禁城二十四個節氣的成長情境。日前,為了讓孩子了解傳統文化的智慧,故宮博物院推出給孩子的故宮系列繪本《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
  •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
    2020年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值此機會,故宮出版社推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從而更方便傳播故宮文化和傳統文化,方便大家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 紫禁城裡的演唱會《上新了·故宮》獨家探秘暢音閣
    中新網11月16日電 11月16日,由鄧倫、周一圍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即將在今晚21:05迎來第二期的播出。在首期節目中,未開放區域倦勤齋和符望閣驚豔亮相,乾隆花園秘密揭曉,本期《上新了故宮》,鄧倫、周一圍、王麗坤將探索故宮現存最大的戲臺——暢音閣,解鎖「百年前的紫禁城演唱會」正確打開方式。
  • 祝勇:了解紫禁城的歷史,眼光一定要超出六百年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我們了解北京,了解明朝歷史,了解紫禁城的歷史,這個眼光一定要超出六百年,去向更遠的文化源流中尋找,這樣很多東西才能看的清楚。這個眼光就是文化的眼光,所以故宮我們一定要從兩個眼光來看,一個是王朝意義上的故宮,還有一個就是文化意義上的故宮。我寫《故宮六百年》既要關照到王朝意義,因為畢竟有兩代、24個皇帝。
  • 萬萬沒想到,這次被3米長的故宮「紙上博物館」圈粉了
    這座歷經六百年風風雨雨的紫禁城,默默見證了朝代更迭、榮辱興亡、西風東漸、振興中華的歷程。看到故宮,忽然想起我們的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從未中斷過的民族。幾千年來中國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我們的文明從未被摧毀。其實那些深植在中國人骨髓裡的中國精神,在我們的文化、建築中都能找到根源。
  • 5本關於紫禁城的書,揭開了所有的神秘
    01《建筑紫禁城》周蘇琴對故宮一點都不了解?沒關係!推薦這本《建筑紫禁城》。同時,書裡還穿插了不少與故宮有關的歷史事件,宮廷趣聞……絕對有你聞所未聞的故事。即使你對故宮一點了解都沒有,看這本書,也能快速感受到這座莊嚴肅穆的皇家園林的魅力。
  • 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導讀: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坐立在北京的故宮,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出現在明朝,當時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搬到了北京,然後修建了故宮,故宮的另一個名字便是紫禁城,一方面要完成朱元璋的遺願,另一方面天子守國門,所以把都城遷往北京,明朝的文化深受漢朝的影響,所以故宮的建築多採用紅色。
  • 六百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成,單霽翔講述故宮是一座怎樣的博物館
    「換算成陽曆,當天就是1420年12月8日,正好是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造完成了。」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今天(12月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的一場講座上說。「去年故宮全年參觀量達到創紀錄的1933萬人次,這麼多人進入故宮,開啟這場文化之旅,如果能提前對故宮有一些了解,會讓這趟旅程更有意義。」單霽翔說。
  • 這16本書,帶你走進一座「紙上的故宮」
    故宮是一座燈塔,更是華夏文明的匯集地,一代一代華夏兒女,都能在深厚的歷史和文化中,汲取養分和力量。本書單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讓我們一起跟隨故宮院長和學者們的文字,走進一座「紙上的故宮」,一起聆聽故宮文物背後的故事,感受歷史的沉澱,再次驚嘆中華文化的偉大與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