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
在故宮裡我們可以看見很多大金屬缸擺在大殿前。這些大缸腹寬口收、容量極大,裝飾精美,兩耳處還加掛著獸面銅環。我們都知道這是為了救火而準備的。這些大水缸名叫「太平缸」,有鐵的、銅的,還有銅質鎏金的,每口缸都有一千多公斤重。一般來講,鐵缸是明代時鑄造的;銅缸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鎏金銅缸則均是清代鑄造的。其中,以銅缸居多,所以人們習慣地稱宮中的大缸為銅缸。
目前故宮中尚存18口鎏金銅缸,雖說已經遭到了部分的破壞,但個個仍然金光燦爛,光彩奪目,華美無比。至於鎏金銅缸的造價,乾隆年間《奏銷檔》曾有過記載。口徑1.66米的鎏金銅缸約重1696公斤,僅銅缸製造約合白銀500多兩,再加上銅缸上的100兩黃金,共計需鑄造費至少白銀1500兩。
太和殿前面的四口大缸,如果你仔細看的話,會發現缸上面有一道道被刀刮過的痕跡。這是當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留下的鐵證!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在紫禁城中進行了大肆掠奪。掠奪中,許多匪徒用刺刀刮削鎏金銅缸上的鎏金,致使太和殿兩側大缸上留下了累累刀痕。這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掠奪和摧殘我國古代文物的歷史見證。一群侵略者圍在水缸周圍,拿出刀「咔呲咔呲」的刮金子,轉眼一口金色大缸變成了黑色。這是當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留下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