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會爬再會走和先會走路不會爬,是孩子成長過程都有可能出現的成長狀況,按照一般發展規律來看,孩子一般都是先會爬再會走,那麼孩子成長過程這兩種情況究竟有什麼區別?
一、二者有什麼區別:
1、四腳協調懷會有不同:一般來說經過爬行再學會走路的寶寶,他們的四肢協調性會好一些,尤其是對於走路的平衡感會更好。如果沒有經過爬行直接學會走路,那麼他們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上會遜色於先爬行的寶寶。
2、想像能力也會有所不同:爬行中寶寶的空間思維意識得到開發,他們會把平面的物體轉換成現實中的立體圖案,大腦和小腦的神經得到密切配合,這非常有利於寶寶大腦發育;
3、好奇程度也有所不同:爬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寶寶好奇心理,先爬行的寶寶他們的敏感意識和感官能力都會更突出。
二、為什麼有些孩子直接走:
1、腿部力理更強大:這是因為這些寶寶腿部力量比較強大,他們腿部的肌肉能夠支撐他們保持身體的平衡感,也刺激了寶寶想要儘快走出去看外面世界的心。
2、父母的原因。父母的過度溺愛:他們害怕孩子在爬行過程中被傷到,因此寶寶每次爬行就被人為的阻攔,寶寶也就喪失了這至關重要的環節。
父母圖省事:有些父母因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沒有太多精力帶孩子,就將孩子直接放到學步車裡。這樣也就使得孩子過度依賴學步車,過早學會了走路,就自動省略了爬行這個階段。這些會導致學會走路初期平衡力也不會太強,走路不穩容易跌跤。
三、寶寶究竟要不要先學爬行:
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因為爬行有利於寶寶有利於他們身體平衡感的建立和大腦思維意識的開發。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買珍上圍欄,然後在地上鋪上的墊子,這樣最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危險。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爬行完以後注意給寶寶做好清潔工作。
最後想說的是,各位爸爸媽媽如果發現寶寶有爬行的意願時,請千萬不要阻止,尊重孩子自然發展規律,如果發現寶寶在爬行方面失調,也要靜下心來,不要過於緊張,通過後天的培養可以糾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