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三歲多了,過不久就要開始上幼兒園了。
但是豆媽最近發現一個問題,豆豆越來越不愛睡午覺了,有時候還學會了跟媽媽「打遊擊」——你盯著他看的時候,他做出認真睡覺的表情,然而只要媽媽一扭頭,他就睜開大眼睛瞅瞅這兒、瞧瞧那兒,就是不願意睡覺。
豆豆媽對此倒是不太在意,她覺得家裡沒有午睡的氛圍,孩子睡不著也很正常,到了幼兒園裡小朋友們集體午睡,孩子自然就睡得著了。
可是婆婆卻非常著急,總是想各種辦法哄孩子午睡。她說:有午睡習慣的孩子長得好,腦子也聰明,中午必須得睡一會兒才行。
道理豆媽也懂,但孩子就是不喜歡午睡,這可怎麼辦呢?
大家都說午睡習慣對孩子好,難道不睡還會有危害不成嗎?
一、午睡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全天的睡眠時間很長,午睡是非常自然的想像。哪怕家長不安排午睡的時間,孩子也會非常自然地進入午睡的狀態。而且,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午睡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對於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來說,白天睡眠的時間長達5~8個小時,一般會分成3~4次小睡。而6~12個月的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長一般在3小時左右,也會分2~3個階段入睡。等到寶寶1~2歲時,白天的睡眠時間一般在2小時左右,基本是只會在中午睡一覺。
孩子白天的睡眠時長是根據生長過程的睡眠規律而決定的,不同的孩子之間也會各有差異。
3歲之後的寶寶,不愛午睡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睡午覺的意義在於緩解大腦疲勞,有利於孩子控制情緒。但如果孩子的大腦並未感到疲勞,而且情緒狀態也非常好,那麼家長也無需強迫孩子午睡。這麼做不僅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也不利於保障最重要的晚間睡眠質量。
二、兩個方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1. 午飯半小時後,讓孩子安安靜靜地自己待一會,或者帶孩子一起躺在床上休息。如果15分鐘後孩子依然沒有表現出睡意,那就說明孩子根本就睡不著。
2. 如果孩子沒有午睡,但一下午的精神狀態都很好,始終是非常亢奮的狀態,那就說明孩子不太需要午睡。
三、怎麼培養孩子的午睡習慣
按照以上兩個步驟測試後,或許會有家長發現孩子中午不睡,下午就沒精打採的。這就意味著孩子仍然是需要午睡的,只是沒能養成習慣。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需要採取一些措施,幫助孩子培養起午睡的習慣。
1. 增加早上的活動量
如果孩子早上沒什麼活動,到了中午體力和精力依然很充沛,自然很難睡得著。所以早上家長可以讓孩子多瘋玩一會,充分活動後自然睡得著。
2. 午飯後半小時再安排午睡
孩子剛吃完飯後不要立刻安排午睡,否則會影響腸胃消化,降低睡眠質量。飯後半小時安排午睡最為適宜,而且這段時間不應該讓孩子玩過於興奮的遊戲,也儘量避免使用電子產品看動畫片、玩遊戲。
3. 明確固定的午睡作息
有節奏的生活規律能幫助孩子養成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睡得很好,回家後就不願意午睡,很可能是因為家中的作息沒有幼兒園規律。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比如12點吃午飯、1點半午睡,固定的生物鐘能幫助孩子午睡。
4. 給孩子準備熟悉的寢具
如果孩子在家裡睡得好,在幼兒園裡睡不著,家長可以準備一套跟家裡一樣的寢具帶過去,還可以準備孩子喜歡的玩具一起。熟悉的寢具有助於幫孩子培養睡眠。
5. 營造午睡的氛圍
醞釀睡眠時,家長可以把窗簾拉起來,保持環境安靜,也不要跟孩子聊天。氛圍對了,如果孩子身體也疲憊了,就能很快進入睡眠狀況。
總的來說,午睡是一件需要「因娃而宜」的事情,家長絕不能自認為午睡好,就強迫孩子去做,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