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開了一家咖啡館 售賣一些故宮文創周邊產品!

2020-12-23 贏商網

  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排房的位置,開了一家北京故宮角樓咖啡廳,據悉,這家咖啡館12月1日起正式營業,遊客無須「進宮」,就能享用皇家咖啡,感受故宮文化。

  空間布局上,店內設置了19張桌子,其中室外貼著城牆根擺著8張桌子,室內有11桌。

  據報導,這間店開放時間暫定每天8時到19時,目前提供經典咖啡、牛奶與茶等31款飲料,價格在22元至45元不等,與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等常見咖啡店售價相當。

  在社交平臺上,這家店的產品「「康熙最愛巧克力」被點讚最多,成為店內的爆款產品。據說因為康熙爺是巧克力的忠實擁泵才專門定製,在杯子上添上「微服私訪」四個大字,喝一杯咖啡的霸氣感油然而生啊!

  室內設計整體以簡約古風為主呈現,並不是想像中的皇家奢華範兒,最大的亮點在天花板上,一幅《千裡江山圖》繞梁懸掛,顧客只需要在喝咖啡的時候,45度角仰望天空,就能欣賞到這幅名畫。

  中間區域擺滿了中式的原木桌椅和櫥櫃,以及灰磚鋪成的地板、屋頂木樑和雪白色的牆面,還有左右兩邊頗具韻味的紗縵隔扇,使其現代風格中又透露著古香古色。

  唯一「出戲」的就是店內的吧檯了,吧檯是店內古典文化氛圍中的唯一現代風格,吧檯以金屬材質為主,搭配燈箱類的菜單欄,以及右邊的玻璃甜點櫃,一種都市咖啡館的氣息撲面而來。

  店內除了售賣飲品和甜品外,還有一些故宮文創的周邊產品,包括前段時間剛出的故宮日曆、日記本等。

  故宮咖啡館依託著故宮而生,又由玩兒出很多名堂的故宮文創團隊操刀,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含著金鑰匙出生」,在媒體圈和網紅圈備受推崇,但當潮水褪去,一家店要長久的經營下去依靠的還是紮實的產品和基本功。

相關焦點

  • 故宮開咖啡館,餐飲能否拯救博物館的文創焦慮?
    這種關注度,一方面來自2007年星巴克被迫退出故宮後,關於故宮能否有咖啡餐廳的爭議一直綿延不絕;另一方面,此次開業的角樓咖啡館並不是一個單純喝咖啡的地方,其貫穿著故宮的文創思路與產業脈絡,使之成為博物館「餐飲文創」的一次開創性探索。
  •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早期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比較簡單,基本都是原尺寸複製典藏文物。但在2000年以後,他們開始強調對文物價值進行開發和利用,文創產業逐漸起步。目前,臺北故宮的文化創意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已名列前茅。  在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方面,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的觀念,對所有博物館從業者都很有啟發。
  • 像故宮文創那樣火,你的產品應該怎麼做?
    然後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商從業者,我們的產品能像故宮文創那樣受到關注,成為一個現象級的IP嗎?首先,來梳理一下故宮文創的成長路徑。2008年,故宮文化創意中心正式成立,從一個「正襟危坐」的嚴肅品牌,到萌到心化的各種創意產品,始於來自臺北故宮的機緣。
  • 臺北故宮文創40年 在傳統中創新
    《朕知道了》紙膠帶更位居文創商品銷售前10名,與故宮明星《翠玉白菜》周邊商品並駕齊驅。王耀鋒說,臺北故宮文創的源頭要追溯到1983年至2000年的臺北故宮院長秦孝儀,當時秦孝儀提出「藝術與生活結合,在傳統中創新」,首次簡單印製相關文物的明信片、複製品圖畫,除了增加臺北故宮收入,也讓歷史文物變得更親民、生活化。「朕知道了」紙膠帶深獲民眾喜愛,是文創銷售排行中唯一不是翠玉白菜相關產品。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一個博物館用幾年時間,研發近萬種文化產品,造就一系列文化現象,其中奧秘在哪裡?運用知名館藏打造IP,助力產業提升文化內涵,拓展品牌影響力,它的意義和價值又在哪裡?這一個個問題,備受博物館同業關注。作為故宮博物院文創團隊中的一員,有一些思考和感受,與大家探討與分享。
  • 北京地壇廟會取消遊藝項目 故宮文創產品首次亮相
    資料圖 程功 攝地壇春節文化廟會以「盛世古壇 創意新春」為主題,以文創產品為亮點,今年還首次引入了故宮文創產品;龍潭春節文化廟會以「相約龍潭 樂享冰雪」為主題,以冰雪運動為亮點。兩個廟會突出「公益性、文化性、創新性、民俗性」,繼續打造「文化廟會、平安廟會、綠色廟會、溫馨廟會」。
  • 臺北故宮的文創之路:歷經50餘年三個階段
    6月14日上午,來自南京秦淮區的李玉華和父母一起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自由行。當參觀完臺北故宮的珍藏展品之後,一家人又興致勃勃地來到位於負一層的禮品區,仔細地挑選這裡售賣的文創紀念品。  書籤、名片盒、起瓶器、滑鼠墊、紙膠帶,李玉華對這些以翠玉白菜、肉形石等文物為原型製造的小商品愛不釋手。而她年近60歲的父母,也分別挑中了印有各類瓷器花紋的領帶和絲巾。
  • 中國婦女出版社攜文創產品入駐故宮。當出版物遇到文創產品——
    □本報見習記者 李美霖  「故宮文創產品把文化內涵和產品特質完美融合,設計高端精緻,非常走心!」一名四川音樂學院大三女生的話道出了年輕人對故宮文創的喜愛之情。  為進一步滿足年輕群體對故宮文創產品的熱愛,近日,中國婦女出版社全新設計了故宮月下角樓冰箱貼、故宮日出太和冰箱貼兩款書香文創產品。
  • 麥當勞推出故宮文創產品
    5月27日,麥當勞與口碑綜藝《上新了·故宮》跨界合作,打造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兒童節體驗。六一期間,麥當勞推出「十公主童頑故宮」系列產品,並特別打造兩款「故宮桶」套餐,陪伴孩子們歡度兒童節。 麥當勞中國首席市場官須聰表示:「麥當勞致力於推動兒童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 脫銷的「膠帶」掀開臺北故宮文創商機
    文創開發的宗旨:自下而上貼近生活  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經「高高在上」,首重典藏功能,輕視文創產品開發,被臺灣民眾稱為「太廟」。臺北故宮早期文創產品比較簡單,基本是原尺寸複製典藏文物。2000年以後,臺北故宮更強調開發利用文物的價值,文創產業逐漸起步。
  • 故宮文創這樣造品牌
    故宮研發的文創產品。(來源:故宮文創官網)2018年5月18日,在故宮文創產品專賣店前,一款3D明信片自動售貨機格外引人注目。杜建坡攝(人民視覺)2019年1月25日,故宮文創快閃店現身上海南京路,遊客在快閃店內挑選文創產品。
  • 北京市故宮燈光秀火爆網絡 角樓的火鍋也會跟著火嗎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由故宮文創團隊操刀,角樓餐廳也自帶流量,但是長久經營最終依靠的還是產品品質。角樓餐廳店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角樓餐廳晚間主營傳統老火鍋,由於餐廳新開業,只有萬壽菊花鍋鍋底,該鍋底盡力還原了當年慈禧喜愛的火鍋口味,預計今年三四月將會繼續推出乾隆、康熙等主題火鍋湯底。此外,該店員同時透露,今年三四月故宮角樓餐廳將推出文創周邊。
  • 故宮文創產品"腦洞大開" 朝珠耳機頂戴花翎傘等引熱議
    與此同時,包括故宮頂戴花翎官帽傘、祥雲鑰匙包和格格手機座等在內的諸多文化創意產品也引起大眾的濃厚興趣,大家紛紛跟帖,表示要去買一些稱得上是「腦洞大開」的故宮產品。   不過,如果你是故宮的資深粉絲,可能會覺得有點兒大驚小怪,因為被網友戲稱為「大開腦洞」的故宮淘寶店可不是現在才開的。早在2008年12月故宮官方淘寶旗艦店就開始銷售文化創意產品、傳播故宮文化。
  • 故宮貓出文創產品了!「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發布
    故宮貓出文創產品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宋宇晟)11月4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故宮宮喵家族」系列圖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苑舉行。
  • 故宮又開淘寶店,這次是角樓咖啡的「抖音同款」不倒杯
    故宮又雙叒叒開淘寶店了! 去年11月才開業的故宮角樓咖啡館,在通過線下銷售文創產品試水後,在近日把一系列文創產品搬到了網上。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為宮廷隨行杯和隨手杯,玩出了故宮混搭星巴克的味道。
  • 爆紅的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不只是是顛覆性的創意
    故宮的文創產品特徵和設計思維方面不只是在創意層面上的發揮,更多的是沿著故宮五千年歷史脈絡,發掘出深藏的「故宮文化」元素作為傳播載體並且不斷發展。上新了·故宮1.故宮文創產品的文化內涵文創產品旨在滿足廣大旅遊者對目的地文化體驗的需求,因此必須具有文化特色,讓旅遊者能夠把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帶回家
  • 故宮推春節相關文創產品:福筒、紅包熱賣(圖)
    時值春節,故宮博物院陸續推出了與春節相關的文創產品,有紅包系列、福筒系列、九陽消寒圖系列,以及雍正行樂圖周曆、雍正美人圖檯曆、故宮日曆等。  據故宮文化產品專賣點的員工介紹,紅包的累計銷量過千,周曆、檯曆早就銷售一空,三款「福筒」正在熱賣中,故宮日曆的銷量已超過20萬本,仍在不斷加印中。  讓文物活起來,讓它們與百姓的日常發生關聯。這是故宮推出這樣一批文創產品的初衷。
  • 寶蘊樓品牌走出深閨,故宮文創版圖還有多大?
    近年來文創圈最靚的仔——故宮今年持續刷屏。養在深閨的寶蘊樓品牌終於亮相:兩款貴金屬產品爆賣,與聯想、李寧、安踏等品牌聯姻的國潮產品將陸續推出。此外,「故宮文具」將於8月下旬在電商上線,使故宮文創產品的品類更加豐富,故宮的文創商業版圖正持續擴張。而相比一枝獨秀的故宮,還有更多皇家園林IP有待激活。
  • 故宮淘寶算什麼,這些博物館周邊才是真搶錢!
    月初大英博物館更是在天貓開起了旗艦店!才沒多久,店鋪已經多款產品告罄,並開啟了預售模式! 大都會博物館的文創周邊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了,產品不只在博物館內售賣,而是已變成一個獨立的產業。全球擁有16家商店,並且融入了當地特色的元素,使產品更具地域性。
  • 單霽翔揭秘故宮文創產品成功秘訣:「創意」二字至關重要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文創產品如何彰顯文物的文化力量?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指出,文化產品中間最好加上「創意」兩個字。首先要深入研究人們社會生活,根據人們生活需要研發產品,人們才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