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在父母心中孩子就是心頭肉,所以在很多時候父母是難以忍受孩子受委屈的。
每一個孩子在孩童時期心靈都是十分淳樸的,現在接觸到什麼,學會到了什麼,都會對孩子將來的性格品質有很大影響。所以這就需要孩子的家長好好教導,細心鍛鍊。
不久前,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在一個兒童樂園裡,許多孩子正在嬉戲。而在其中,有兩位孩童正在為了些許玩具發生爭搶,好像場景十分普通,但是下一刻其中一方的父親跑了上來,一來就給和他女兒爭搶玩具的男孩一個巴掌,眾目睽睽之下,男孩被嚇得呆在了原地,那女孩的父親卻繼續將男孩推搡。
就這樣,男孩的親屬也發現了不對,馬上報警。報警後,警察迅速趕到現場。好在男孩沒有其他地方傷到。之後,打人男子很快就被警方傳訊至警察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打人男子的行為已經構成毆打他人,當地警方已對其採取了行政拘留的處罰。
我們能明白打人男子是愛子心切,一時衝昏了頭腦。但是在法治社會,打人就是不對,更何況受害者還是個孩子。
誰都有憤怒的時候,但是我們都明白,憤怒有時候會打破一些限制而遭受懲罰。孩子的世界有時候不同於大人的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是非常單純的,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會影響他的一生。
其一,大人動手打小孩不論有什麼理由,大人將永遠置於道德的譴責之下,以及法律規章的狠厲懲罰;其次,不僅是大人,這其中的兩位小孩也會遭到驚嚇,遭到掌摑的男孩需要教育,但絕不是陌生人的一手掌摑,變成他一生的陰影;那個女孩也一樣,小小年紀,就目睹了父親「以大欺小」,這樣或多或少會對她造成一定的影響,心裡難免會埋下「以強欺弱」的種子。
網上有許多人罵這個男孩沒有禮貌,硬搶人玩具是活該。但是這種批評對於還是八歲的孩童來說是不公平的,我們是成年人,或者是具有一定辯之能力的人們,我們可以反思這這如何,那那如何,但是一個八歲孩童卻是做不到。
歸根結底,還是要歸咎於男孩的父母上。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小時候的習性如何,大致可以從父母的教養上看出,有的孩子性格偏激,那這就需要好好引導;有的孩子性格沉默,那就需要教導開朗,不要嫌麻煩,因為你們是他的父母,而父母本身就有教育孩子的責任。這不僅關乎孩子的將來,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孩子,對於年老後的父母而言,也能少操那份心,安享晚年。
孩子很脆弱,但也很強大,在小時候,一些小小的事情就會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父母的多加教導,會成為那成長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