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貧困戶的小銀魚乾成了「網紅」產品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真沒想到,我生產的小銀魚乾能在海南愛心扶貧網上賣得那麼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農特產品聲名鵲起
「雞屎藤粽怎麼賣?」5月26日,在位於海口名門廣場的2019年海南端午美食文化節會場,來自海口馨藝飲食文化有限公司的產品——雞屎藤粽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少市民遊客在現場大口品嘗,並向工作人員詢問、購買,還有不少遊客購買真空包裝的粽子寄給家鄉的親朋好友。 雞屎藤粽子是瓊海近年來推出的名氣較大的農特產品,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雞屎藤粽子已經成功走進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成為海南粽子的代表性產品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產品「土味」濃 購買熱情高
「網際網路+愛心扶貧」公益平臺——海南愛心扶貧網正式上線運營後,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數字跳動著,愛心市集的成交量不斷攀升。截至10月17日20時35分,愛心市集頁面兩天訪問數累計達41萬餘人次,產品訂單金額兩天累計突破30萬元大關,兩天的支付訂單數為2869單。 火山巖味雞、富硒黑豬肉鹹鴨蛋粽子、保亭紅毛丹、瓊中蜂蜜、北緯18度紅心火龍果、凍幹芒果乾……海南愛心扶貧網上,海南各市縣獨具特色的「土味」農產品一應俱全,新鮮上線。記者了解到,網站集中展示銷售的均為海南貧困戶或扶貧合作社生產、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勤富天貓旗艦店負責人蔣雲霞介紹,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產養殖、加工、內外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化水產企業,公司此次推出的酸菜魚魚片、紅鯛等健康速食產品成為爆款,十分受消費者歡迎。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但海南椰子品牌的價值卻無可限量,多家大企業布局、深挖椰子產業潛力 儘管椰子產量有限,但海南島椰子品牌的價值卻無可限量。 今年37歲的邢少戀是海南本地人,從小在椰風海韻的文昌市長大。近年來,在海口做外貿生意的她偶然注意到,隨著健康生活的理念漸入人心,外地許多打著「海南島」旗號售賣的椰子油產品銷路非常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手機免稅了,化妝品可以買30件了,有酒有茶買了,10萬元額度太豪氣了……當具有含金量的離島免稅新政拉開大幕,「剁手一族」的錢包很難再捂得住。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種出「科技果」金煌賣高價
「芒果品質不好,果形果皮難看,1斤賣1塊多錢。」符雲生介紹,2017年,他與海南雷豐芒果合作社籤約合作,在村裡最早引進芒果標準化種植技術,2018年芒果總產量就增加到2萬斤。而今年芒果總產量增加到2.7萬斤,收入超10萬元。「管理金煌芒果樹要靠科技,產量高,果品好,賣價高。」 符雲生金煌芒果園的變化,是東方市江邊鄉新明村金煌芒產業發展變化的縮影。
-
海南日報數字報-18個小時,海南人「剁手」8.6億元!
截至11月11日18:00,海南「剁手族」的成交額已達8.6億元,而截至11月11日15:36,已突破去年「雙11」全天成交總額7億元。 「天貓雙11」不僅讓海南消費者盡情消費,也讓海南商家分得一杯羹。「春光從一個月前就開始備戰『雙11』,員工參與熱情非常高。截至20時30分,春光天貓旗艦店今天已成交230萬元。賣得最好的是椰子粉、椰子酥卷。」
-
海南冬交會:數字科技賦能生產管理 瓜果蔬菜賣得俏
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海南日報記者 蘇慶明在2020年冬交會上,西裝革履的孫甄與其他多數參展商不同。別人賣的是瓜果蔬菜、畜禽海鮮、農副產品,他兜售的是技術。「看看我們這個系統,各個地塊的面積、作物品種、使用人、交易情況一目了然。」指著一塊電子顯示屏,孫甄自豪地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目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衝入全國報刊廣告投放價值排行榜省級黨報前三甲,全媒體中心運作機制已經成熟,形成「六微一端一網一手機報」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區域傳播力首屈一指,下一步必須抓住戰略機遇期,搭建全媒體「中央廚房」、24小時視頻直播平臺、推動南海網新三板上市、構建海南雲智慧平臺集群,力爭建成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泰銘的手術費用有著落了
9月7日以來,海南日報、海南農墾報、南海網等媒體關注報導了葉泰銘的病情,在墾區乃至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 在病房裡,海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黃捷向葉泰銘的父親葉茂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和手術費籌集情況,鼓勵葉泰銘要堅強樂觀,戰勝病魔,並轉達了苻彩香的關切問候。黃捷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省紅十字會十分關注葉泰銘的病情和移植手術進展情況,將聯合愛心企業施以援手。
-
海南日報數字報-鄉愁就是一碟海南雞
他是「王共產雞飯」的老闆,也是新加坡海南雞飯的開業鼻祖,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王共產原名王義元,瓊海市中原鎮烏坡村人。年少時家境貧窮,每天趁天蒙蒙亮,就得將販來的兩竹筐鮮魚,挑到一公裡外的墟市去賣,以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 1936年,19歲的王義元經好心人引導,南下新加坡謀生。可身無一技之長,在異鄉如何是好?他在愁腸百結之際,腦海裡忽然浮起一個念頭:賣雞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網絡達人巧賣「海南味道」
「農村的雞蛋找不到好買主,城裡人吃不到好雞蛋。」2011年微博售賣清補涼的火爆讓李會革將目標瞄準了家鄉的土雞蛋,涉足家鄉農產品銷售。從2012年到現在,李會革與父親都保持著父親養雞、自己負責網絡銷售的模式。2014年,李會革賣出了至少3000隻雞。 創業路上愛分享 7月7日,海口旅遊職業學校150名學生的目光隨李會革而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念好「椰子經」種出「金椰子」
本報文城8月16日電 (記者王玉潔 傅人意)椰子加工業是海南特色產業,「椰子加工之路要怎麼走
-
海南日報數字報-蘇軾制墨與海南松煙
而罕為人知的是,蘇軾制墨與海南還頗有淵源,尤其是其親自命名的「海南松煙」更是因此而在國內有了一定的聲名。 神交潘谷論制墨 與蘇軾同時代的制墨大家潘谷,善於制墨,善於驗墨。而且世人對其評價是為人高尚,很有風度和義氣,得到了各界的好評。蘇軾雖然不認識潘谷,但聽到他的故事後亦讚不絕口,既作文、又作詩熱情地表揚他。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名稱由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的營根鎮,四周環繞著大大小小的山嶺十餘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小魚乾 垂涎欲滴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除了休漁期,海南的各個港口平時都很忙碌,男人們出海打漁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祖籍文昌的美國華僑李少娜才真正鬆了一口氣:「知道『彩虹』遠去,家鄉無虞,今天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5時許,李少娜在赴美國費城演出的海南愛樂女子合唱團成員的幫助下安裝了海南日報客戶端,並通過客戶端為颱風「彩虹」開闢的直播通道密切關注家鄉的消息。 當天凌晨,海南愛樂女子合唱團在美國費城參加的《黃河頌》中國作品音樂會圓滿落幕。這是海南愛樂女子合唱團赴美國、加拿大參加當地華僑舉辦的千人「黃河大合唱」交流活動途中,參加的第二場正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