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男生來說,寬肩細腰是最理想的身材,這樣不僅能夠撐起衣服,還能夠給女生必要的安全感,但現實是:長肉先長腰腹部,年紀輕輕竟然有了遊泳圈,並且,肩膀也總是那麼不如人意,怎麼也找不到練肩的感覺,就算採用健身房的器械,練肩卻常常變成練斜方肌。我建議可以嘗試採用自重訓練的方法來打造寬肩細腰。
反向單槓臂屈伸
雖然雙槓臂屈伸也能夠訓練到肩膀肌群,但其主要目的是刺激胸肌和肱三頭肌,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是為了練肩,那麼不妨採用反向單槓臂屈伸。
我認為用啞鈴做側平舉或者前平舉時,之所以感覺不到肩膀發力,是因為這些動作沒有很好的隔離目標肌群,尤其當負重過大,本就弱小的肩膀肌群不足以承擔時,為了完成動作,其他肌群必然會參與進來。而做反向單槓臂屈伸時,雙手是唯一的支點,全身的重量都依靠兩隻手臂來支撐,且肩膀又是手臂與身體的連接點,那麼它肯定會承受巨大的張力,其他肌肉對肩膀的輔助作用也很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反向單槓臂屈伸不同於其他自重訓練,這個動作不在人體常用的動作範圍內,所以,其難度比較大,對於新手來說,可以先採取腳尖沾地的方式,之後再採取懸掛靜止的方式,最後嘗試臂屈伸。同時,握距太窄,會壓迫手腕;握距太寬,會壓迫肘部,我最常用的握距就是與肩同寬。
掌心相對寬握引體向上
大家都知道寬握引體向上主要練背,但也可以通過改變握法,以訓練不同的部位。我要強調的是,引體向上本身屬於複合動作,所以不可能完全孤立某個肌肉群, 改變握法也只是改變了不同部位承受張力的比例。
當採用正手寬握和反手寬握的方式做引體向上時,前者主要訓練背肌,後者主要訓練二頭肌;而當採用掌心相對的寬握方式時,雖然背肌和肱二頭肌都會參與到動作中,但這種握法正好處於前兩者之間,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它們承受張力的比例,在體重不變的情況下,總張力就不會變,那麼減少的張力就會被肩膀肌群所承受。也就是說,掌心相對寬握的方式增加了肩膀肌群承受張力的比例。在我能夠做一個寬握引體向上時,由於肩膀不夠發達,做掌心相對寬握引體向上時,明顯感覺到肩膀力不從心,這時不妨先從最基礎的懸掛以及半程動作開始。
L型支撐
這個動作採用雙槓或者單槓完成。當直臂支撐在雙槓上時,若是雙手用力握緊,則會感覺到手臂在明顯發力,即使這樣也能訓練到肩膀肌群,但其只是起輔助作用;我認為可以採用屈臂的方式支撐在雙槓上,即大臂與小臂呈直角,小臂與地面平行以此來支撐,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手臂肌肉參與。
之所以讓身體呈L型而不是I型,是因為有以下幾處優點:
在呈L型時,抬起的雙腿對上肢產生了力矩,這可以增大對肩膀肌群的刺激,腿部延伸的距離越長,力矩越大,刺激也越大,因此直腿抬起要比屈腿抬起更加困難。而呈I型時,下肢對上肢只能產生向下的重力。其次,想要腿部抬起,並保持靜止,那麼腰腹部肌群必須要發力,這樣既訓練肩部肌群又訓練腹部肌群。當然,也可以採用單槓L型懸掛的方式,但我認為其效果不如雙槓,因為單槓懸掛時,雙手支撐點距離身體重心較遠,所以很容易產生擺動,這就會導致注意力過多的放在如何穩定身體上;而採用雙槓時,雙臂支撐點與身體重心非常近,從而避免了擺動,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肩膀上。當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嘗試做L型引體向上。
除了練肩外,腰腹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議可以採用懸掛抬腿的方式來強化腹肌,這要比仰臥起坐的效果更好。美軍都不用的練腹動作,你可能天天在做!教你用單槓練出腹肌!
我認為對於肩部肌群來說,自重訓練的方式往往能夠「逼迫」肩部肌群收縮用力,而採用器械訓練時,相對於其他部分本就弱小的肩膀往往會「偷懶」,以致找不到練肩的感覺,因為這是一種本能。所以,當採用器械訓練效果不佳時,不妨試試自重訓練。
喜歡博浩的文章請點讚,分享!也可在評論區留言哦!堅持日更!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