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家族可謂「魚」丁興旺,鱈形目下約十三個科共幾百種不同的魚類。廣義上,它們都可以被稱為「某某鱈魚」。
但由於命名體系的混亂和商業上的運作,鱈魚前面往往會被冠上各種高大上的名字,什麼五顏六色的藍鱈、黑鱈、白鱈、銀鱈,又或是天南地北的大西洋真鱈魚、法國銀鱈魚、阿拉斯加鱈魚、冰島鱈魚、南極鱈魚。
這就讓不少在超市選購的消費者犯了難,面對五花八門的種類,身為消費者該如何挑選來滿足自己的味蕾呢?
小雪已過,大雪將至,那麼今天,新凍派就帶大家來聊聊如何辨識合適的鱈魚商品,並介紹一下肉色如雪花般白皙的鱈魚大家族。
如何辨識合適的鱈魚商品
編者在小標題用了「合適」,而不是「真正」,因為事實上,「真假」鱈魚結底是一個命名混亂的問題,無論是鱈魚,還是蝦,或是三文魚,這些水產的名稱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俗稱,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物學分類命名。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鱈魚的脂肪含量都較低,胺基酸以及脂肪酸的評價都符合人體營養要求,除了不建議食用的油魚以外,他們的營養價值都相差都不大。
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鱈魚時,不用過於求高級的產品,不同品種的鱈魚間,價格相差可達數十倍,其重點不在於營養價值,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肉質、口感以及市場稀缺性所造成的。
如何在選購時規避購買到坑爹貨呢?非常簡單。
1. 儘量避免購買超市信息不全的散裝鱈魚。
2. 忽略包裝正面的產品名稱,根據背面商品詳情的配料或拉丁文學名來判別它的「真身」。
3. 不標明配料和拉丁文學名的,通常是廉價的狹鱈和油魚,請謹慎購買。
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整理好了常見的鱈魚品種分類,並標註好了拉丁文學名和推薦等級,大家可以隨手保存哦。
「真」鱈魚三傑
你可以直呼它們為鱈魚
大西洋鱈魚
鱈形目-鱈科-鱈屬
學名:Gadus morhua
其他名稱:真鱈魚,挪威鱈魚
大西洋鱈魚是最為著名、最早被開發、也是目前被大家所認可的「真鱈魚」,蛋白質含量非常高,是歐洲海洋文明的主要蛋白質來源之一。挪威、冰島、加拿大和俄羅斯都是它的重要出產國。也是最推薦大家購買的鱈魚。
目前,大西洋鱈魚的年捕撈量在80萬噸上下,價格也不高,俄羅斯等鱈魚捕撈大國會將鱈魚運至中國港口,憑藉著我國較低的人力資源成本,我國再加工的鱈魚產品得以行銷世界。
格陵蘭鱈魚與太平洋鱈魚
兩者都屬於鱈形目-鱈科-鱈屬
學名分別為Gadus ogac與Gadus macrocephalus
格陵蘭鱈魚產量非常少,僅在格陵蘭周邊海域才有,全球的年捕撈量僅二三百噸左右。因此雖「出生名門」,卻鮮為人知。
太平洋鱈魚捕獲量不低,但由於肉質和口感的問題,不太受消費者認可,不太常見。
最平價的鱈魚
你肯定吃過
狹鱈
學名:Gadus chalcogrammus
其他名稱:明太魚、黃線狹鱈,阿拉斯加鱈魚
這種鱈魚高產且廉價,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鱈魚。在國際水產品市場上,它的名頭比「真」鱈魚三傑大得多,是目前全球商業捕撈規模第二大的魚類。
但我們在超市可能很少看到它的真身,更多時候,它是以魚漿製品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比如我們在火鍋店常吃的蟹肉棒,餐廳裡的「鱈魚餅」、「鱈魚排」,KFC和麥當勞裡的鱈魚堡、麥香魚,其實都是由狹鱈製作的。
價格最昂貴的鱈魚
錢包在哭泣
銀鱈魚
鮋形目-裸蓋魚科-裸蓋魚屬
學名:Anoplopoma fimbria
其他名稱:裸蓋魚,黑鱈
「銀鱈魚」雖然聽起來「高大上」,但很可惜,鱈形目下並沒有銀鱈魚這個種類,所以銀鱈魚並不屬於鱈魚,它的外形也並沒有它的名字聽起來那麼玉樹臨風,體色通常呈深藍灰色或灰黑色,所以也俗稱黑鱈。
雖然不是真鱈魚,但憑藉著富含脂肪又細嫩的出眾口感,在市場上,銀鱈魚是價格最昂貴的鱈魚,在一二線城市已經超過200元每斤。從某種程度上說,銀鱈魚在某些市場,已經替代了鱈魚三傑,成為了人們心目中鱈魚的形象大使。
人人喊打的李鬼,最坑爹的「鱈魚」
深坑!請勿隨意嘗試
油魚
鱸形目-蛇鯖科-異鱗蛇鯖屬/棘鱗蛇鯖屬
學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Ruvettus pretiosus
其他名稱:圓鱈魚,仿鱈魚,水鱈魚,龍鱈魚,黑皮魚,白玉豚,白金槍魚
鱈魚富含脂肪的口感和潔白的肉色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喜愛,卻也招來不少冒充者。
油魚是兩種大型深水捕食魚類的統稱,它們價格低廉,肉質也算得上鮮美,營養成分也還不錯的,但由於一些令人尷尬的特性,以及一些別有用心的商家的運作,這兩種魚成了人人喊打的李鬼。
早在2012年4月,國內女演員馬伊琍曾發布微博投訴:「我終於明白一個月前女兒莫名其妙拉出一堆油的原因,實驗室人員檢測到排洩物全是脂肪,所有人都無法理解,只好推斷是女兒偷油喝,原來是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
這類事件的發生,是因為油魚長期生活在深海中,水壓比較大,油魚的魚鰾在進化過程中退化掉了,而為了控制浮力,油魚選擇從食物中吸收蠟酯,利用蠟酯比重小的特點達到和魚鰾一樣的功能。
然而,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蠟酯是不能被人的消化系統吸收的!!!那麼我們如果吃了油魚,這些蠟酯就會順著腸道慢慢的流動,最後從出口處慢慢的滲漏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你的褲子和尊嚴,少量食用油魚並不會有其他傷害。但如果你一次性攝入了太多的油魚,也有可能會發生腹痛,腹瀉等症狀。
結語
常見的「鱈魚」就是上面介紹的那些,畢竟鱈形目下轄11個科,162個屬,超過700種魚,在加上那些沾親帶故的,想要一次講完恐怕是天方夜譚。
總的來說,靠外觀去識別鱈魚的品種是有難度的,尤其是當消費者拿到手的時候已經是加工後的魚片了。
因此在選購時,請一定查看商品的配料和拉丁文學名,如果商家不標註,可以選擇換一家。
不管什麼產品,都請遵循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買到屁股冒油的「坑爹」油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