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講究開門迎客,可是銀河灣花園的一些門面經營戶卻整天「關門閉戶」,有時還拉上厚厚的窗簾,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呢?
灰太大,只好關門做生意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肥西路與濉溪路交叉口的銀河灣花園。小區西邊有一排臨街門面,緊鄰著肥西路,這些門面房看上去「灰頭土臉」的,外牆上布滿了黃漬,很多玻璃門上還粘著薄薄的灰垢,懸掛在店外的招牌也灰濛濛的。記者數了數,約有20家店面,有網吧、小餐館、雜貨店等,讓人奇怪的是,幾乎家家關著門,像是「打烊」了,因為路上走動的人很少,這些店面生意顯得格外冷清。
「路上的灰太大了,剛擦過的,又落了一層,沒辦法,只好關著門做生意。」記者推開門走進了一家小飯店,女老闆正在抹桌子。她抱怨說,桌子椅子她一天要抹上五六次,但隔個幾十分鐘又是「一手灰」。姜先生開了家菸酒店,但他很後悔在這租了房,因為這條路太髒了,幾乎沒人走,生意很差,一個月下來,連房租都掙不到。
路斷頭,緣於電線桿擋事
經營戶們說的「路」就是門前的肥西路,它連接著臨泉路與濉溪路,黑色瀝青路面,但從銀河灣花園的西大門到濉溪路這一段卻還是坑坑窪窪的「土路」,長50多米,路到這窄了一半,兩邊豎著八九根電線桿,有的還是「大傢伙」,高二三十米。路面上溝壑縱橫,碎石遍布,積了一層厚厚的黃土和白石灰,腳一踩下去就騰起一片灰霧,只要有車經過,揚起的灰塵像颳起了「沙塵暴」,三四分鐘才漸漸散去,路過的行人無不掩鼻皺眉。
據經營戶們介紹,肥西路修到這就斷了頭,三四個月過去了,一直沒動靜,也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可把經營戶們害苦了。為何這斷頭路遲遲不修呢?記者為此採訪了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一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稱,主要是因為佔道的高壓電線桿還未遷走,造成這段路無法施工,至於為何難遷?他表示,合肥北部、中部的供電均需經過這裡的高壓線路,改線的話涉及到停電問題,目前,他們還在與有關部門協調。
破難題,「管線綜合設計」正推廣
因電線桿影響修路的例子還有不少,「讀者之聲」今年6月曾報導新華東路修路修成了馬拉松,施工方乾乾停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快車道上的電線桿遲遲拆不掉,工程車輛進出不方便,影響了施工進度。
管杆線特別是供電管杆線搬遷,一直是困擾城市建設的難題。據悉,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與供電公司曾打破常規,在清溪東路工程建設中推行「管線綜合設計」,改變多年來管杆線設計與道路設計脫節之弊端,避免了各產權單位各自為政,使得工程進度大大加快。經營戶們盼望著此法能在肥西路施行。 (方春俊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