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時渦扇6發動機
中國渦扇6航空發動機是當初為殲-10配備的型號,以12.6噸推力的性能指標,代表了當時中國航發的最高水平。但是,回顧渦扇6的研製歷程,同時是難度空前,中國科技工作都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得以成功。
1964年10月,渦扇6航空發動機開始初步設計,僅僅過了2年,1966年研發團隊就完成了全部圖紙,並準備試製樣機,代表了當時的一種神奇的中國速度。不過,過快的設計必定存在風險(隱患),比如一些部件之間性能匹配與協調運轉,比如材料與工藝的不足,最可怕的是當時的工業基礎條件,造成了試製部件和樣機數量的嚴重不足,因此後續的發展並沒有圖紙階段那樣快了。
當時,我國是以後起新興國家追趕工業化國家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臺的,趕英超美的目標儘管有些激進,但是不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完成,航空工業的在科研工程、工業生產當然也無力支撐。不過,航空發動機研製這種結構精密複雜、工況殘酷惡劣,重量體積控制苛刻的大型工程,與煉鋼這類基礎工業畢竟不同,牽一髮而動全身,機理不清就大膽猜測提出的設計方案、改進措施,研發的效果當然不會好。在經歷了這些痛苦的過程之後,1982年渦扇6停滯數年之後快下馬了。
不過,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之下,渦扇6研發項目起死回生,80年代初完成了24小時持久試車,拿到了飛行合格證,儘管沒有裝機試飛,但實際水平仍然可以通過後續的崑崙發動機看出來。崑崙發動機的高、低壓氣機結構分別來自渦噴13發動機,而燃燒室、渦輪、加力燃燒室等其它結構繼承自渦扇6發動機設計。
渦扇6試車
同時,渦扇6發動機克服了航發容易出現燃油滲漏、噴火舌、冒煙等現象,也成功克服了高溫、振動、喘振三大毛病,為「太行」的研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太行發動機出自於主持渦扇6、渦噴13發動機研究的單位,在90年代末期至今都是航發研究的主力。儘管渦扇6發動機在命運與歷史中絞纏,儘管後來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加入到殲10項目,但是都不能不說,渦扇6曾經助力攻克「太行」山。
本文由頭條號谷火平授權微信公眾平臺利刃號獨家發布
我們一直在原創
中國憑什麼能讓美軍退避三舍?白宮曝出內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熱愛軍事 想學習更多軍事知識?
滿腔熱血 軍事話題無人共鳴?
這裡推薦的都是頂尖軍事微信公眾號!
關注方式:
①長按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
②複製微信ID→添加朋友→查找微信。
未來,中美誰將是世界霸主?
▼
中美局勢內參
tianxia011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未來,中美誰將是世界霸主???中美局勢很糟很嚴重,深度觀察中美之間霸權之爭!最酷的軍事平臺
▼
雲上的空母
chefude321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跟蹤世界軍事前沿動態,學習技術、條令和戰術的一個小平臺。看專業武器評析 賞高清美圖 玩猜機遊戲
▼
利刃
lirenjunshi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利刃軍事揭秘熱門武器,配以豐富圖片讓網友立體直觀認知。每日還有猜飛機活動,回復「福利」參與互動。更多手機壁紙等你下載。視角高度,通過第一手的資料,為您解析最新國內外軍情動態。
▼
諸葛小徹
zhugexiaoche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搜尋不同看點,以獨特視角高度,通過第一手的資料,為您解析最新國內外軍情動態。
國內最火的女生聊軍事公眾號
▼
軍事新觀察
junshinew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二十年學的軍事知識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關注軍事新觀察,軍事妹子陪你聊軍事。深度軍事防務分析 看西方如何評論中國武力
▼
中國武力
Defence_SJ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石江月防務觀察,由資深軍事撰稿人為您帶來最新的中國軍情,剖析周邊軍力,洞察防務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