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我國飛機發動機都是進口貨?特級飛行員告訴你內幕

2021-02-18 央視新聞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

作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中國航空產業的「心」病。伴隨我國第12家軍工企業在京掛牌成立,國人對這家專注航空發動機的企業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取得當年「兩彈一星」那樣的成就。

昨日,為期4天的空軍航空開放活動落下帷幕,34型國產化武器裝備中20餘型軍機引來全國關注。


△2016年9月2日,2016長春航空開放日在雨中進行,其中,轟6K、JL10、JL9、空警500等多款空軍現役裝備亮相。

同時也給人們帶來冷思考:對航空發動機產業需求巨大的大國空軍,目前國產化佔比如何,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我們離航空發動機強國還有多遠?

吳國輝解密:國產化經歷引進、測仿、改進、創新的過程

今年57歲的空軍特級飛行員吳國輝,大校軍銜,曾任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隊長、空軍航空兵某師副師長,有著30年飛行經驗。作為一名有實戰經驗的老飛行員、如今國防大學後裝教研部的教授,他在研究軍事高科技、空軍武器裝備、裝備安全管理方面有著獨到見解。

目前,我國航空發動機國產化佔比及性能究竟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吳國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建立了獨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體系,仿製生產的發動機性能,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主要作戰飛機中,國產發動機已經佔到了90%左右的比例。

這裡所謂的國產化,是指經過了一個引進、測仿、改進、創新的過程。由於我國的工業基礎薄弱,為了滿足軍事上對航空發動機的強勁需求,採用蘇聯援助與引進生產的方式,在對蘇聯發動機生產技術引進、消化的基礎上,進行型號改進,逐步實現規模化、系列化國產,基本滿足我國空陸海航空部隊的需要。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生產的航空發動機整體性能與當時世界主流水平相比差別並不大,根本的差距是國產發動機是以仿製改型為主,沒有一型完全自主創新研製生產的發動機。

「不僅是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而且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吳國輝說,因此,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美國、歐洲、俄羅斯的航空技術迅速發展,三代戰機普遍裝配渦扇新一代發動機的時候,我國仍然在渦噴系列發動機的改進上「打轉轉」,在引進仿製與自主創新的道路上猶豫不前,本來與世界先進水平不大的差距,一下子拉大了。不僅新一代戰機缺乏先進引擎的驅動,而且在役發動機也有一些質量安全隱患,被國人稱之為「心臟病」難除。

主戰機只有少量三代機裝備進口發動機



FWS10航空發動機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先進的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裝在國產殲-11飛機上,經過改型也可以裝在殲-10飛機上。現已大批量生產。成為我國第三代戰鬥機的理想裝置。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具備戰鬥機、轟炸機、強擊機、運輸機、教練機等多機種體系化飛機生產能力。與此相適應,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發動機研製生產體系,具備了渦槳、渦噴、渦扇、渦軸等類發動機的系列研製生產能力。國產發動機主要裝配在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等主戰飛機上,只有少量三代戰機裝的是進口發動機。

例如,國產殲-5、殲-6、殲-7、殲-8等戰鬥機,適配了相應的渦噴-5、渦噴-6、渦噴-7等系列國產化發動機。隨著「太行」發動機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已經大量安裝在殲-11、殲-15、殲-16等三代戰機上。

在轟炸機方面,轟-5、轟-6實現了發動機的國產化。運-7、運-8等運輸機使用的渦槳發動機全部國產化。

隨著直-9、直-8、直-10等整體技術的成熟,在引進的基礎上實現渦軸-8、渦軸-6、渦軸-16發動機的系列化發展,為我國快速擴大的國產直升機群提供了可靠的動力來源。

當前,我國航空工業正處於由大向強、由跟進追趕向比肩發展甚至彎道超越的階段,無論是新一代的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無人機等軍用機,還是大型客機、各類通用機,都迫切需要先進發動機強勁而可靠的驅動騰飛,航空發動機的又好又快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夢」的應有之義。

吳國輝坦言,國家已在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裡明確把發動機作為一個重大科技專項來全力攻關發展,下決心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自主研發系列化新型發動機,國產航空發動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快車道。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的成立,可以說是應運而生,任重道遠。

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史

階段一:仿製和改進

上世紀50年代,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從零起步,走過了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1956年,中國第一臺渦噴-5發動機在瀋陽仿製成功,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航空發動機都以仿製和改進為主。

就算仿製也不容易,甚至在沒有操作手冊的情況下,要將航空發動機正確拆開都很難。例如,幾平米釐米的葉片上分布著很多小孔,小孔的位置設置極為講究,都是根據記錄走向而定的。

直至2002年,國產渦噴-14「崑崙」發動機定型,中國才首次走完了自行研製的全過程,也一躍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後的第五個航空發動機生產國。

階段二:購買專利成功國產化

飛豹戰機所用的發動機就是國產的,名為「秦嶺」,這也是中國第一個通過購買專利並成功國產化的發動機產品。

從引進到國產化,其間經歷了30年產業升級。1972年,中國與英國接觸,討論引進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斯貝民用渦扇發動機。1974年,在談判過程中,讓人驚喜的是,中國直接獲得斯貝軍用發動機的專利,這在當時屬於頂尖產品。

然而,雖然擁有專利,當時中國的工業新材料等技術太過落後,直至2013年這一條國產化道路才走完,被裝備在殲轟-7飛豹戰機上,飛豹也成為我國唯一一個完全擺脫對進口發動機依賴的主力戰機。

階段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2005年12月,渦扇-10也就是俗稱的「太行」發動機研發成功,成為我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太行」發動機的研發之路同樣頗為艱難。在試驗試飛中,先後發生各種技術問題和故障200多項。經過刻苦攻關,「太行」發動機終於在殲-15戰機上裝備,並於2012年首飛成功。今年初曝光的一組殲-20裝備上,有軍迷發現有一架殲-20也裝備了一臺「太行」改進型發動機。有軍事專家表示,「太行」發動機可以直接裝備在第四代戰鬥機上,它為今後繼續發展更先進更成熟可靠的發動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侯振海

編輯/郭爽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美軍也大量進口外國飛機,有一型跟我們同款,還用得挺好!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美國雖然是世界頭號航空強國,但也不是什麼飛機都能自給自足細數一下,現在美軍現役的飛機裡就有十多型700多架飛機是進口貨,有些跟我國還是同款進口,細數一下:HH-65,法國AS365「海豚」直升機,101架這是歐洲直升機公司的「海豚」直升機,主要是美國海岸警衛隊使用,作為醫療後送、搜救和其他執法任務。我們國家進口國產化的叫「直九」,也是相當著名。美國款一般配備4名機組成員:飛行員、副駕駛、機械師、遊泳救生員。
  • 海軍特級飛行員!18歲那年,聽到王偉烈士犧牲,他決定像王偉一樣駕駛戰鷹守衛祖國
    王勇和他駕駛的戰機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王勇,是海軍航空大學某訓練團團長、海軍特級飛行員,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飛行教官。2020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被表彰為海軍訓練標兵,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從事飛行21年來,先後駕駛多種機型,安全飛行2036小時,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
  • 【成長路】外國發動機 VS 我國發動機
    形象一點說,大家應該都看過壯漢用喉嚨頂著鋼槍推動汽車的表演,渦扇發動機也大概如此,只是壯漢推汽車是慢慢挪動,而渦扇發動機要推動飛機以2倍音速飛行,各部件要承受住異常嚴酷的高溫高壓考驗。另外,一臺用於超音速戰機的渦扇發動機直徑一般僅1米左右、長度4米左右。
  • 刀口評論/進口的AL31發動機裡發現女內褲!還有人說殲20裝的是"三姨夫"嗎?
    中國空軍從2005年開始,中止了與俄羅斯的整機來料組裝(包括AL31FN發動機)合同,並開始在沈飛獨立研製和生產完全是自己研發和製造的國產戰鬥機殲11B,之前進口和來料加工組裝的蘇27中國代號是殲11A。顯見,來中國的蘇27和組裝的蘇27出了問題,而且問題不小。
  • 「我愛祖國的藍天」——特級飛行員、一級作家寧明讀者見面會
    為向新中國空軍70華誕獻禮,大連出版社聯合「盛文·北方新生活」大連24小時書店,特邀原空軍航空兵某部特級飛行員、一級作家寧明舉辦讀者見面會,為愛讀書的你、關注空軍的你,帶來「從農村娃到特級飛行員」「平安著陸—
  • 俄軍飛行員真霸氣:蘇35將美軍飛機「綁架」,直接飛到頭頂警告
    該事件引發了五角大樓的憤怒反應,該指控指責俄羅斯飛行員採取了「錯誤和危險」的行動。不能還是不願?我國買了300架米171,為啥不仿製他?原創海事先鋒我國三軍長期缺乏直升機,但是直升機又屬於技術含量極高的武器裝備,前些年,國產直升機性能跟不上需求的提高,於是只能選擇大量的進口直升機。
  • 踢館 | 我國艦載預警機怎麼樣了?會不會彎道超車,採用渦扇發動機?
    因為本身渦槳的航程就不如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啊……在50年代雙轉子渦噴也已經超過了活塞式螺旋槳飛機。但螺旋槳飛機的優勢是起飛性能比噴氣式飛機要好,同時低速巡航的時候續航時間也可能做到更好。           圖:艦載預警機的任務不要求飛多遠,而是側重續航時間很長,在巡邏陣位長時間執勤,這樣渦槳就是很合適的。反潛機也是如此,4發的P-3C在巡邏時會關掉2臺發動機,以延長續航時間。
  • 中國第六代戰機發動機研發露出曙光 已經排到2030年了
    【07】中國為何不打仗,少將揭秘,南海和釣魚島內幕令人拍案叫絕【08】七年之內、全球布局、狂砸1.2萬億!新疆傳出反恐一線照片 很多內幕第一次曝光【鷹揚點兵原創第219期】根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中美俄等世界強國已經競相展開第六代戰機的研發項目,而日本、英國和法國等原本沒有五代機的國家,也計劃跳過第五代直接開發第六代戰機。前不久,年輕的中國殲-20設計總師楊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更是直接表示,中國已經開展第六代戰機的相關研製工作,進一步證實了網友們的猜測。
  • 飛機進口清關全攻略
    隨著民航交通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我國對運輸飛機和通用航空器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以通用航空器為例,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器的數量要達到5000架以上,現有的通用航空器數量同目標數量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額。目前,我國民航業發展所需要的運輸飛機和通用航空器大都通過直接進口或進口租賃方式引進。
  • 三十年前我國買蘇27有多困難?用茅臺談業務,沒外匯用電飯煲換
    買新飛機當中的曲折歷程1990年,李總理訪問蘇聯。劉華清也在同年6月去了蘇聯,協商會議期間雙方確定了購買新飛機的意向。後來我們就確定了政策路線,就是既要飛機也要發動機,還要引進技術。支付方式是儘量要用易貨方式,少用外匯。因為1990年6月開始這項工作,所以保密代號是906工程。
  • 中國克服渦扇6發動機三大缺陷 攻克太行險阻這原本很強!
    但是,回顧渦扇6的研製歷程,同時是難度空前,中國科技工作都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得以成功。      1964年10月,渦扇6航空發動機開始初步設計,僅僅過了2年,1966年研發團隊就完成了全部圖紙,並準備試製樣機,代表了當時的一種神奇的中國速度。
  • 法國女記者用七年調查馬航MH370,近日出書揭露飛機遇襲內幕
    法國女記者用七年調查馬航MH370,近日出書揭露飛機遇襲內幕來源:騰訊  2021
  • MH370墜毀驚天內幕曝光:永遠不會被「找到」
    MH370即將飛離馬來西亞航空時,向越南空管報告,美國AWAC(戰鬥和空中預警控制系統)阻截了該機的信號,使駕駛員控制系統失靈,並切換到遠程控制模式,使這架飛機的海拔高度立刻下降,且進入早就預定的航線。此後,美軍屏蔽了整架飛機上的電子設備,不論是乘客的手機還是其他通訊設備,都再也無法對外發出任何信息。
  • 飛行員必備的飛行裝備有哪些?
    飛行員總是有著羨煞眾人的範兒,尤其是他們那一身行頭,帶著一點點神秘的酷酷的樣子,絕逼虜獲一票的少女心。給大家揭秘飛行員必備飛行裝備,看看怎樣塑造飛行員範兒!很多人提到飛行都會覺得很刺激很浪漫,想像的是伴著音樂在天空自由翻飛的情景。但現實與想像總有差距。大多私人飛機是活塞螺旋槳飛機,坐在機艙裡點燃發動機,噪音就立刻充滿雙耳。
  • 俄再次讓美國打落牙齒肚裡吞:戰機差點把美飛機開膛破肚
    據挪威機組人員回憶,當時蘇-27擦肩划過時,蘇聯飛行員那冷酷的眼神令人心有餘悸。要知道,這個距離在飛機之間基本就是「接吻」般的距離,氣流和飛機自身的吸力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相撞的慘劇。美國軍事專家表示,從俄羅斯飛機的表現來看,很難說清飛行員是否想效仿蘇聯的前輩們給美國飛機「來個教訓」,這並非是飛行表演,兩架訓練有素、配合默契的戰鬥力可以在3米以內的距離編隊飛行,一架戰鬥機對一架龐大笨拙的巡邏機做出這種動作,無疑十分危險。
  • 飛機起飛前的幾分鐘飛行員都在幹啥?
    經過各種檢查確定飛機達到適航標準後,飛行員終於可以坐在駕駛席上開始進行操縱了,首先要完成飛行前程序,不過這之前還是看一下駕駛艙的內部吧。頂置面板Overhead Panel上面布滿了各種電門開關,主要用途有發動機,APU (輔助動力單元,國人有習慣稱小發,它實質也是一發動機),燃油,各種航行燈,空調,氧氣控制等等,下面的EFIS儀表系統包括:MCP(Mode Control Panel),儀錶盤上部的細長面板,主要用來控制自動駕駛儀,飛行員用上面的各種旋鈕和按鍵設置好高度航向速度後
  • 揭秘為何首批國產戰機都以5命名
    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航空工業相繼製造出了第一代各個型號的國產軍用飛機5就成為中國空軍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為什麼國產首批戰機都以5為序號?這些以5冠名的戰機在服役的過程中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初教5,新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架飛機,1954年7月3日首飛成功
  • 我國都用來培訓女飛行員!
    小羚羊直升機看似是一款不起眼的飛機,但實際上它對世界武裝直升機的發展還是有很大意義的,而且生產數量超過了1700架,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使用過這種非常不錯的輕型直升機,本期節目就來講一下小羚羊直升機的故事。正統的武裝直升機起源應該是美國的眼鏡蛇直升機,整體布局已經趨向完善,也特別強調了火力防護力和靈活性。
  • 發動機課堂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航空知識]微信號  想了解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先看一段視頻:中國空軍金頭盔飛行員,以及裝備該類發動機的殲11戰鬥機。不是一般的帥啊。▲我國也曾引進「斯貝」發動機。圖為西安430廠「斯貝」MK202發動機通過150小時持久試車時的合影。該發動機成為「飛豹」戰鬥轟炸機的動力。
  • –不為人知的另一內幕
    –不為人知的另一內幕近日,新聞報導陸續發現馬航MH370的飛機殘骸,本月也是馬航MH370失蹤二周年的日子,再次令人想起這一離奇的飛機失蹤事件。筆者摘錄一段來自YOUTUBE視頻(文字),供大家參考,而這一內幕,涉及到中華民族的崛起,令人不得不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