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大地。居家隔離成為了日常,寒假被一次又一次加長,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特殊時期的青年學生的心理行為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特別是將要成為白衣衛士的醫學生,疫情下心理應激反應尤為強烈。為守護醫學生心理安全,陪伴他們安然度疫,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快速反應,在雲端上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
宣傳普及到位,思政引領有特色
為防範學生因對疫情認識不足引發恐慌、茫然等情緒,為防控隔離措施不適應引發焦慮、孤獨情緒,益陽醫專協調學校附屬醫院及臨床醫學系,組織相關學科醫學專家編寫新冠疫情科普宣傳資料及製作疫情科普視頻。同時利用網絡資源精選了二十多篇針對新冠疫情的專業網貼,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班級QQ群、雨課堂、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向學生宣講新冠肺炎的醫學知識和居家情景下的防護措施,提供有效調節身心問題的方法以及獲取專業心理幫扶的渠道,指導學生科學甄別網絡信息,不造謠、不傳謠,不過度恐慌。
2月4日學校發出了《致全校師生的一封信》。同一天,學工處副處長、心健中心主任羅湘蓮向全體學生推送了《益陽醫專的寶寶們,你們還好嗎》等原創文章,從心理輔導切入,強化思政引導。2月7日至8日,組織全校各班舉行了以「正確面對疫情,主動有所作為 」為主題的網絡視頻班會。2月12日,學校下發了《益陽醫專關於開展「讓隔離的日子充滿陽光和色彩」系列活動實施方案》。「我為防控做宣傳」「寫篇日記曬心情」「靜下心來讀本書」「線上學習創佳績」「我陪父母說說話」「拍張照片曬家鄉」等一系列活動全面開展,號召學生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加強醫學專業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有擔當有情懷有溫度的醫專人。
同時學校發揮先進引領作用,挖掘身邊優秀典型,傳播正能量。在本次疫情阻擊戰中,益陽醫專畢業生中有30多位主動請纓參與馳援武漢疫情抗擊的校友;學校附屬醫院出現了大批主動請戰參與益陽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在校學生中也有很多人主動投身當地社區疫情防控。學校利用《天使湖》公眾號、官網、微信等媒體向學生推送了《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醫專校友們》、《戰疫最前線,益陽醫專人》、《沅江:「00」後醫學生助力疫情防控》、《青春有擔當,益陽醫專學子抗疫勇當先》、《我的爸爸是抗疫英雄》、《抗疫醫生的一封家書》等多篇反映學校師生抗疫事跡的圖文。全校師生學習先進典型,汲取榜樣力量,進一步提升了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危機幹預及時,分類引導有特效
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益陽醫專疫情心理緊急幹預小組,利用危機幹預網絡迅速完成動態排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列出重點人群,分類分人實施針對性幫扶與幹預,並及早紮實推出多種求助途徑。
為及時開展對學生的緊急心理援助,校心健中心中心向全校心理輔導老師發出倡儀,組建24小時緊急心理幹預志願服務團隊。接受了系統培訓的羅湘蓮、傅明宇、魏吉槐、劉梨梨四名心理老師和傅明宇等老師積極響應。2月1日,益陽醫專線上24小時心理緊急援助服務正式開通。對有學生家人被確診、家人或本人被醫學隔離的情況,心理老師主動與學生對接,提供心理援助及追蹤服務。疫情期間處理學生心理求助126人,成功實施危機幹預8人。
學校還利用益陽市高校心理工作者微信群工作平臺,組織全市四家高校心理老師成立心理志願服務團隊,面向我市一線抗擊疫情的附屬醫院醫務人員、一線疫情管控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疑似患者及家屬、益陽市廣大民眾等提供心理援助志願服務。另外經過層層選拔,從2月到8月底,學校還派出資深心理諮詢老師參加教育部心理熱線援助平臺,為國內外同胞提供心理援助,專業水準贏得同行和督導組的高度評價。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專門為抗疫期間主動作為的羅湘蓮主任寫來感謝信以表敬意。
聯動協調強化,上下發力有亮點
學校黨委召開線上心理健康專題工作會議,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體步署、強化督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過線上工作群,動員系部心健專職輔導員、系部班主任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學生心健組織,全力參與抗擊疫情、打響心理防護的保衛戰;全體輔導員、班主任關注「京師在線平臺」微信公眾號,在線參加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相關工作的系列培訓和大學生心理應激系列講座,要求進一步提升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隊伍加強疫情心理援助的能力;組織全校班主任、輔導員,及時摸排學生心理動態,提供心理輔導,要求排查覆蓋到每一位學生。從每天的疫情防控情況統計報表中篩選出重點對象,對湖北籍學生本人或家人與武漢籍人士有過密切接觸的學生進行實時跟蹤,對出現身體異常情況的學生進行特別關注。
2月1日,嶽陽湘陰一名女生的母親被送隔離點,父親已經過世,該同學一個人在家深感無助和恐慌。獲悉後,該校周奎書記、劉柏炎校長,第一時間指示要高度關注該同學的心理健康,確保學生情緒穩定。副校長劉高華、學生工作處處長、心健中心老師、班主任輪流對該同學進行心理疏導,解決了她的困惑。
據了解,疫情期間,益陽醫專一萬多名學生全部納入遠程心理幹預網絡。全體學生情緒穩定,精神狀態良好,未發生一例心理惡性事件。學校雲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被《人民日報》及市內媒體報導。
學生進行心理測評
育人先重育德,育德先育心。近年來,益陽醫專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思政教育的重要位置。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益陽此次啟用雲端大數據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智慧化管理,進一步優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效性、精準性、科學性。「疫」路雲陪伴,「益」心齊守護。未來,一個全覆蓋、全方位、全人員宣傳、教育、關注、應對、引導、感染的工作體制,一個省內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工程,將不斷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創新和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貢獻益醫力量。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