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醫專三全育人系列⑥|「疫」路雲陪伴 心理育人有特效

2020-12-05 湖南24小時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大地。居家隔離成為了日常,寒假被一次又一次加長,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特殊時期的青年學生的心理行為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特別是將要成為白衣衛士的醫學生,疫情下心理應激反應尤為強烈。為守護醫學生心理安全,陪伴他們安然度疫,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快速反應,在雲端上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

宣傳普及到位,思政引領有特色

為防範學生因對疫情認識不足引發恐慌、茫然等情緒,為防控隔離措施不適應引發焦慮、孤獨情緒,益陽醫專協調學校附屬醫院及臨床醫學系,組織相關學科醫學專家編寫新冠疫情科普宣傳資料及製作疫情科普視頻。同時利用網絡資源精選了二十多篇針對新冠疫情的專業網貼,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班級QQ群、雨課堂、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向學生宣講新冠肺炎的醫學知識和居家情景下的防護措施,提供有效調節身心問題的方法以及獲取專業心理幫扶的渠道,指導學生科學甄別網絡信息,不造謠、不傳謠,不過度恐慌。

2月4日學校發出了《致全校師生的一封信》。同一天,學工處副處長、心健中心主任羅湘蓮向全體學生推送了《益陽醫專的寶寶們,你們還好嗎》等原創文章,從心理輔導切入,強化思政引導。2月7日至8日,組織全校各班舉行了以「正確面對疫情,主動有所作為 」為主題的網絡視頻班會。2月12日,學校下發了《益陽醫專關於開展「讓隔離的日子充滿陽光和色彩」系列活動實施方案》。「我為防控做宣傳」「寫篇日記曬心情」「靜下心來讀本書」「線上學習創佳績」「我陪父母說說話」「拍張照片曬家鄉」等一系列活動全面開展,號召學生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加強醫學專業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有擔當有情懷有溫度的醫專人。

同時學校發揮先進引領作用,挖掘身邊優秀典型,傳播正能量。在本次疫情阻擊戰中,益陽醫專畢業生中有30多位主動請纓參與馳援武漢疫情抗擊的校友;學校附屬醫院出現了大批主動請戰參與益陽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在校學生中也有很多人主動投身當地社區疫情防控。學校利用《天使湖》公眾號、官網、微信等媒體向學生推送了《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醫專校友們》、《戰疫最前線,益陽醫專人》、《沅江:「00」後醫學生助力疫情防控》、《青春有擔當,益陽醫專學子抗疫勇當先》、《我的爸爸是抗疫英雄》、《抗疫醫生的一封家書》等多篇反映學校師生抗疫事跡的圖文。全校師生學習先進典型,汲取榜樣力量,進一步提升了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危機幹預及時,分類引導有特效

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益陽醫專疫情心理緊急幹預小組,利用危機幹預網絡迅速完成動態排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列出重點人群,分類分人實施針對性幫扶與幹預,並及早紮實推出多種求助途徑。

為及時開展對學生的緊急心理援助,校心健中心中心向全校心理輔導老師發出倡儀,組建24小時緊急心理幹預志願服務團隊。接受了系統培訓的羅湘蓮、傅明宇、魏吉槐、劉梨梨四名心理老師和傅明宇等老師積極響應。2月1日,益陽醫專線上24小時心理緊急援助服務正式開通。對有學生家人被確診、家人或本人被醫學隔離的情況,心理老師主動與學生對接,提供心理援助及追蹤服務。疫情期間處理學生心理求助126人,成功實施危機幹預8人。

學校還利用益陽市高校心理工作者微信群工作平臺,組織全市四家高校心理老師成立心理志願服務團隊,面向我市一線抗擊疫情的附屬醫院醫務人員、一線疫情管控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疑似患者及家屬、益陽市廣大民眾等提供心理援助志願服務。另外經過層層選拔,從2月到8月底,學校還派出資深心理諮詢老師參加教育部心理熱線援助平臺,為國內外同胞提供心理援助,專業水準贏得同行和督導組的高度評價。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專門為抗疫期間主動作為的羅湘蓮主任寫來感謝信以表敬意。

聯動協調強化,上下發力有亮點

學校黨委召開線上心理健康專題工作會議,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體步署、強化督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過線上工作群,動員系部心健專職輔導員、系部班主任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學生心健組織,全力參與抗擊疫情、打響心理防護的保衛戰;全體輔導員、班主任關注「京師在線平臺」微信公眾號,在線參加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相關工作的系列培訓和大學生心理應激系列講座,要求進一步提升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隊伍加強疫情心理援助的能力;組織全校班主任、輔導員,及時摸排學生心理動態,提供心理輔導,要求排查覆蓋到每一位學生。從每天的疫情防控情況統計報表中篩選出重點對象,對湖北籍學生本人或家人與武漢籍人士有過密切接觸的學生進行實時跟蹤,對出現身體異常情況的學生進行特別關注。

2月1日,嶽陽湘陰一名女生的母親被送隔離點,父親已經過世,該同學一個人在家深感無助和恐慌。獲悉後,該校周奎書記、劉柏炎校長,第一時間指示要高度關注該同學的心理健康,確保學生情緒穩定。副校長劉高華、學生工作處處長、心健中心老師、班主任輪流對該同學進行心理疏導,解決了她的困惑。

據了解,疫情期間,益陽醫專一萬多名學生全部納入遠程心理幹預網絡。全體學生情緒穩定,精神狀態良好,未發生一例心理惡性事件。學校雲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被《人民日報》及市內媒體報導。

學生進行心理測評

育人先重育德,育德先育心。近年來,益陽醫專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思政教育的重要位置。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益陽此次啟用雲端大數據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智慧化管理,進一步優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效性、精準性、科學性。「疫」路雲陪伴,「益」心齊守護。未來,一個全覆蓋、全方位、全人員宣傳、教育、關注、應對、引導、感染的工作體制,一個省內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工程,將不斷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創新和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貢獻益醫力量。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先進材料實驗室教工黨支部開展「三全育人我...
    馬蔚純帶領黨員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闡述在基層院系全面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意義,對先材教職工聚焦人才培養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提出要求。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問題,注意分類指導,鼓勵優秀學生發揮專業所長,增強他們為祖國成才、為強國奮鬥的使命感;對問題學生及時引導,給與更多關心,鼓勵他們克服眼前的困難,合理規劃未來,立志成為有用之才。育人是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對於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至關重要。
  • 工商管理學院打造心理育人生態系統
    聽說工商管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心理育人生態系統,在心理育人工作上卓有成效,那到底有什麼特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吧! 在校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的指導下,制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以全面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為目標,以系統思維為原則,以專業教育、普及教育、輔助教育和陪伴教育為手段,建設一支隊伍,搭建起「校-院-級-班-寢」五級聯動工作機制系統
  •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積極建構「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
    中國教育在線訊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率先在省內開通疫情心理輔導熱線,參與志願心理援助服務300餘名師生,《疫期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指南》、系列專題心理微課等惠及全校16個學院、2萬餘名師生……2020年,新模式的多項舉措多次被學習強國、新華社、江西教育電視臺、江西教育網、江西新聞、江西校園網等媒體報導。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課程思政離不開專業思政的方向引領,專業思政也離不開課程思政的基礎支撐,二者之間存在天然的耦合基礎;在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同頻共振上,二者存在相同的耦合目標;在三全育人和隱性育人過程中,二者存在相同的耦合功能。專業思政是深化課程思政、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形成一體化育人體制機制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客觀要求。
  • 福建工程學院:「五個四」工作格局 構建心理育人機制
    福建工程學院始終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圍繞「呵護心靈 夢想啟航」的工作理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治療模式向育人模式的轉變,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五個四」的協同育人工作格局,將心理育人融入思政、資助、就業、易班、宿管等工作模塊,搭建交融互通的平臺,紮實推進心理育人工作,培育大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 中新網:復旦大學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舉行 讓抗疫復旦力量化作育人...
    復旦大學抗擊疫情雲課堂、復旦大學戰疫青年說系列微課視頻,也於活動現場發布,讓戰疫一線故事持續發光發熱,讓抗疫復旦力量化作育人力量。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出席線下活動並向戰疫青年講師團代表頒發聘書。黨委副書記許徵、尹冬梅,復旦大學黨委常委、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軍,以及相關機關部處負責人、已返校師生代表等共同參與。線上直播累計近14萬人次觀看,並在B站上登頂小時榜第一。
  • 立足一個「真」字、制錦市街小學探索出三全育人新路徑
    學校通過系列書單推薦、撰寫讀書筆記,組織線上線下交流分享會,以及圖書漂流、好書推薦、讀書打卡、讀書辯論等多種形式推進讀書活動,讓教師重構知識體系。三年來,教師精讀圖書20餘冊,撰寫讀書筆記 2 萬餘篇,舉行分組讀書會600餘場,全校讀書會30餘場。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發表文章50餘篇。「說實話,教師讀書不新鮮,但是真的有效。
  • 全環境育人理念與當代青年發展
    2.從「三全育人」到「四全育人」的傳承性和變革性  「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理念中對於教育主體、教育載體和教育過程的統籌安排,實際上暗合了「誰來教」「教育誰」「教什麼」「怎樣教」這四個基本問題,針對人、時間、空間、內容、方式等多個範疇進行了系統設計。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發揮主觀能動性 落實責任擔當
    文件緊扣育人對象特點和時代對人才的新要求,針對每一個時間節點、每一項育人目標、每一個育人環節都提出了面向不同部門和不同類型老師的具體工作抓手和特色實施方案,為每位老師做好教書育人和立德樹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落實了責任擔當,提供了支撐保障。每位老師都應該緊跟學校步伐,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參與到「三全育人」和「五育並舉」的工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將育人工作落實到全過程和全環節,並做好出口質量把控。
  • 校長李召虎與輔導員共話育人使命
    團隊的互幫互助、同心同行讓她有了依靠,感受到了溫暖。談及一年工作的感受,明淇認為,輔導員的工作關係到的不僅是一個個學生的未來,一個個家庭的未來,更重要的是國家的未來,這讓她不僅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加強烈的敬畏感,也讓她敦促自己不斷改進、精進、前進。
  • 華中師範大學著力打造「四個雲」 努力提升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務質量
    華中師範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和挑戰,探索「四個雲」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模式,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教學方式,辦好「雲教育」。抓好畢業論文指導,開發畢業論文在線管理系統,組織畢業生開展「雲答辯」,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教學工作。  堅持以生為本,深化「雲服務」。實施學業「雲輔導」,開設線上《大學生通用學習能力》課程,組織志願者開展高數、英語、化學、物理、生物等基礎課程線上輔導;舉辦「教授下午茶」活動和各類學業指導計劃,幫助學生解決學業困難。
  • 蘇鄉永助 照亮前行——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開展資助育人主題系列活動
    為激勵廣大受助學生培養奮發自強、立志成才、為國奉獻的良好品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於9月1日至10月30日組織開展了「蘇鄉永助」資助育人主題系列活動。推進助學築夢,筆墨書韻流長為反映黨的十九大以來學生資助取得的成效,學院以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為契機,積極組織開展以「助學、築夢、鑄人」為主題的資助育人活動,面向全院師生廣泛徵集書法作品以及短視頻。助學政策,一路相伴;筆墨人生,方圓相濟。
  • 「疫」路同行,紮實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思政教育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高校輔導員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拓展內容,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雲團課」、「雲黨課」、「雲思政課」等多種形式,講好講實講活疫情期間的鮮活案例,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 寧波大學:在實踐育人中培養飽含中國情的翻譯人才
    外國語學院師生還全程參與2020寧波出口商品系列網上展ZOOM「方艙展廳」的現場翻譯志願服務兼主持工作,圓滿完成約5000餘組的配對洽談。學院師生團隊長期參與建設與維護寧波市政府網站外語版,配合國家和當地政府對外信息傳播,連續六年獲得全國計劃單列市外語門戶網站第一名,還主動請纓承擔「寧波人才日」宣傳片國際版的英文翻譯工作,譯本得到了寧波市委人才辦的充分肯定。
  • 劉維朝:在育人和育分中「守衡」
    ·中國好校長·領航者系列作為校長,他的堅守與追求讓雅禮教育有了根,讓學校發展有了方向。然而,發展的路並不平坦。最初幾年,家長有疑惑,擔心影響孩子的升學;老師有不解,因為工作壓力和難度增大。2005年高考發榜,在長沙「四大名校」中,雅禮排名靠後。於是,劉維朝和雅禮中學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些家長非常不滿:「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這下可好了!」也有教育同行質疑:「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上不了好大學,怎麼奠基?」
  • 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浙江...
    在11月25日的慶祝大會上,「思政+藝術」專場匯演精彩紛呈:陳軼群副教授傾情演唱抗疫原創歌曲《生命相託》,聲樂教師樓依妮獨唱《浙江頌歌》,學生雙人舞《同行》……演出匯聚了師生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對抗疫精神的贊詠,對歷史英雄的敬畏。這是藝術學院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果呈現。
  • 構建德、識、才相統一的育人模式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的改革路徑。
  • 江西財經大學:「五維六翼」黨建育人綻繁花
    「五維」構建全時空育人體系,培養看得見的「名生」學校堅持國旗日日升,五星紅旗與初升的太陽構成師生眼中最美的圖案,這樣的場景已在江西財經大學校園延續了整整31個年頭,參加升國旗的學生人數共計約70多萬次。堅持黨課周周講,近三年時間,全校各級黨組織通過線上線下共開展黨課活動6000餘項,參與學生達15萬餘人次,不斷增強了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
  • 把握時代脈搏 彰顯育人價值
    70年教材發展之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中小學教材從不成體系到形成完整體系,從模仿借鑑到自主發展,更有一部分教材走出國門,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與會專家認為,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是中小學教材建設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2020年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暨人才合作籤約儀式在東區218樓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長周叢照、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鄭葉來、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一行,以及學校教務處、計算機學院、信息學院等相關單位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了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