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韓焱精選 湛廬文化
你好,這裡是韓焱精選。今天,我要為你推薦的書,叫作《邏輯思考力》。
稿件提供 | 韓焱精選
編輯排版 | Eurus
∆
點擊即可免費收聽音頻
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一種問題:你說的話,別人聽不懂。
你覺得自己明明已經表達得非常清楚了,可是對方還是要請你做出一些解釋。
這是怎麼回事呢?
《邏輯思考力》這本書的作者,日本邏輯思考大師西村克己就發現,很多人在傳遞信息的時候,只注重表達觀點,卻不會使用邏輯,這樣別人很難理解他到底想說什麼。要想提升你表達時候的說服力,我有一個工具可以介紹給你,那就是「信息三角形」。
推薦閱讀
▼
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什麼是「信息三角形」?
在我們的溝通當中,如果想說清楚一個信息,其實要包含三點,分別是:觀點、來源和數據。這三點共同構成了一個「信息三角形」。
其中的「觀點」指的是:你的看法和結論。比如,這個飯店真不錯。
「來源」指的是:你基於什麼得出了自己的觀點。比如,到底是什麼讓你覺得這個飯店真不錯?是網友的評價、裝修、服務,還是菜品,哪個因素打動了你?
「數據」指的是:來源中包含的統計數據和事實案例等。比如,對於這家飯店,網友的評論是幾百條,還是幾千條?其中好評佔了多大的比例?它的哪些特色服務是其它飯店沒有的?
可以這樣說,在溝通當中,「觀點」表達的是你的態度、想法和判斷;「來源」是你給自己觀點提供的事實依據;「數據」則是你對來源的補充說明,當然更是對自己觀點的有力支撐。
所以,當你在溝通的當中,去進行信息傳達的時候,要讓這三個要素環環相扣,這樣別人才容易被你說服。
在生活當中,你可以常常試著用一下這個「信息三角形」。
比如,你要參加個酒局,但是你對酒精過敏,不能喝酒。這個時候朋友勸你:「喝點吧,大家在一起熱鬧熱鬧。」你說:「我過敏,不能喝酒。」可是,朋友們非常熱情,還是不依不饒。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麼才能說服他們呢?
這時候,你就可以使用「信息三角形」了。
你可以先說:「我真不能喝酒。」這句話是在表達你的觀點。
然後你接著說:「我從小就酒精過敏。爺爺大壽的時候高興,給我喝了點。結果我身上長了很多疹子,又紅又癢,在醫院治療了三天,才控制住。」這些話是在給你的觀點找來源,提供事實依據。
然後你可以接著說:「如果我現在喝了酒,5分鐘之後,我就得起疹子,10分鐘之後,恐怕就得被救護車拉走了。我還想跟大家多聊會兒呢。」這麼說,其實就是在用數據進行補充,作為對觀點的有力支持,來警示其他人。
這樣表達,「信息三角形」裡面的觀點、來源、數據就都有了,別人再勸你喝酒的空間和餘地就太小了。
歡迎轉發金句卡到朋友圈
當然,「信息三角形」還可以用在工作裡。
比如,你想跟上司匯報一批產品有質量問題,這個時候用「信息三角形」的方法,你就可以這麼說。
首先,你要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也就是:這一批產品有質量問題,讓顧客感到很不滿意。
接下來,你要闡述這些問題的來源,也許是生產車間的機器故障、也可能是質檢部門的檢測報告,還可以是用戶的投訴信息等,這些就是你在匯報中要重點展示的一些事實。
最後,你還要給出一些具體數據,比如說,機器是在什麼時間發生的故障,質檢部門一共抽驗了多少產品,一共收到了多少用戶的投訴等。這就是對事實進行得更加有利的補充。
你這樣向領導匯報工作,他才更容易了解你提出的問題是什麼,你的解決方案到底是什麼。
總而言之,你在溝通當中傳遞的信息,是不是能有效地被他人接受,不在於你「說了多少」,而在於你是「怎麼說的」。「沒有邏輯的表達」,一開口就已經輸了,而「有邏輯的表達」不僅能讓對方第一時間明白你的意思,還能有效節省雙方的時間,友好地達成共識。
推薦閱讀
▼
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好,以上就是我為你分享的內容,我在閱讀資料裡為你準備了本期音頻的金句卡片,歡迎你保存和轉發,當然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觀點。
韓焱精選,明天見!
· 韓焱精選·
湛廬創始人韓焱老師將用專業出版人的視角,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專欄將用一條音頻,一段文字,解開你的閱讀困擾。和你一起親自閱讀,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End
//湛廬文化//
掃碼即可關注湛廬文化,
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原標題:《韓焱精選 | 用好「信息三角形」:讓你的表達清晰有邏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