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冰,李斯之後第一人

2020-12-05 騰訊網

李陽冰,李斯之後第一人。

「陽冰篆書,若古釵依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後,一人而已。」(唐·呂總《續書評》)

當然啦,如果您還是習慣於用手機欣賞,而用字帖臨摹,那也不打緊哦~

因為,上海已經開工啦!

除了個別地區,由於管制原因無法送達,其他地方「大紅袍」都可以妥妥送達哦~

「大紅袍」?就是下面這套

上海書畫出版社的拳頭產品,

許多高校書法教師專門指定的教學用叢帖:

《中國碑帖名品》是上海書畫出版社針對當代讀者學習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叢帖。

叢帖在總結上海書畫出版社不同時段字帖出版的資源和經驗基礎上,更加系統地觀照整個書法史的藝術進程,匯聚歷代尤其是今人對不同書體不同書家作品(包括新出土書跡)的深入研究,遴選了書法史上最優秀的書法作品彙編成100冊,再現了中國書法史的輝煌。

《中國碑帖名品》,具備五大優勢:

版本珍稀選目系統文本釋讀百種規模印製精美

立足系統觀照整個書法史進程,堅持高品質高附加值,與書店裡鋪天蓋地的字帖形成巨大反差,因而吸引了越來越多讀者的眼光。於是,去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又對這批字帖重新做了一次分類組合,新的組合更精細 更實用,書體 時代 書家這三大要素,做了19個選集:

我們今天線上展出的嶧山泰山 袁安袁敞,典雅、律動不同風格的秦漢小篆,《篆書名品十種》專輯裡面都有哦~

篆書名品十種

古籀各體 皇皇璨兮

收錄中國碑帖名品中篆書名品十種,從大篆至小篆均有典型代表,風格多樣,內含:《甲骨文名品》《金文名品》《石鼓文》《秦泰山刻石》《秦琅琊臺刻石》《秦嶧山刻石》《袁安碑》《袁敞碑》《天發神讖碑》《李陽冰三墳記》

《甲骨文名品》內頁

《金文名品》內頁

《袁安碑 袁敞碑》碑帖圖

相關焦點

  • 小篆大家之李陽冰
    公元762年,中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天才巨星李白即將隕落,臨走之前,他將自己的詩歌文稿交付給了自己的叔叔李陽冰。能夠編撰詩仙的文稿,就足以留名後世,但是,李陽冰流芳後世,靠的是自己的實力——小篆!然而李斯創立的小篆卻一直無人問津,直到李陽冰的出現。李陽冰承李斯筆法,然線條變平直為圓曲,體態變莊嚴為活潑。他的代表作之一《城隍廟記》最能體現。
  • 古樸典雅,秀美圓融:評李陽冰的書法藝術
    李陽冰(字少溫)是唐代著名的文字學家和書法家,他的仕途平坦,在篆書藝術領域成就非常顯著,復興了小篆,並且對唐代篆書藝術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具體分析李陽冰學書思想之前,了解和梳理李陽冰的書學背景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 淺談:李陽冰小篆形態的造型分析與美學比較
    李陽冰在唐代以篆學名世,歷代書法評論以為,李陽冰得大篆之圓而弱於骨,得小篆之柔而緩於筋。本章筆者從圖像分析的視角,對李陽冰小篆形態與秦篆形態、李陽冰小篆形態與漢篆形態、李陽冰小篆形態與同時代其他篆書形態進行圖像分析與美學比較,有助於把李陽冰小篆置於篆書發展史中,釐定其美學特點,為後人學習與小篆創作提供依據。
  • 李斯被誅殺三族,下場如此悲慘,緣何?
    說到李斯,大部分網友都覺得他是一個奸臣,秦二世而亡,除了趙高是罪魁禍首之外,李斯也難逃罪責,不過李斯最終的下場卻非常悲慘,胡亥將其處死之後,還誅殺其三代,李斯為什麼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 從文字學角度來說,李斯是否配得上千古一相的稱號?
    網上看到貶低李斯的人不乏其輩,有的人說李斯是小人,有的人說李斯是偽君子,有的則說李斯是秦朝滅亡的導火索,有的則認為秦成也李斯敗也李斯,而我則一直認為:儘管李斯有諸多的可恥行為,但是李斯毫無疑問是千古一相。下面我就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文字是檢驗民族或文明存在的試金石,儘管我們揚言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 聰明的李斯,為什麼不支持扶蘇,反而要對於胡亥「情有獨鍾」呢?
    戰國末年,由於秦國吸引人才的政策,使得各國的有志之士紛紛千萬投靠,而這時候李斯自然也成為了其中之一,在經過多年的打拼之後,李斯終於坐上了丞相的高位,輔助秦始皇建立了強大的秦王朝,不過在兩位皇位繼承人的態度上,為何放棄賢明的扶蘇不選,反而幫助一無是處的胡亥呢?
  • 李斯被腰斬後,一個後代被偷偷藏入小山村,現今這個村子人都姓李
    當時的李斯,只想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並沒有什麼大的志向,對外面的世界也沒有什麼嚮往。當時,他像往常那樣巡視糧倉,看到糧倉中有幾隻正在偷吃糧食的老鼠,可能是很久沒有被人發現的緣故,這些老鼠長得又大又肥。看到李斯後,老鼠們不僅沒有逃跑,反而繼續悠閒地偷吃著糧食。之後,李斯感覺有些好笑,便將老鼠都趕走了,然後,把老鼠偷吃過的糧食整理了一下。
  • 大秦賦李斯結局是什麼揭秘 李斯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據悉,《大秦賦》的大結局中,是講到了呂不韋被貶,秦始皇嬴政拿回了所有的政權,真正的開始執掌天下,而那個時候李斯還沒死。李斯是後來被胡亥給賜死的,因為趙高想要當丞相,所以要除掉擋在自己前面的李斯,趙高妖媚惑主,胡亥完全被他欺騙。
  • 「千古一相」李斯葬於故鄉,其後人添墳不置墳頭,全國獨一無二
    李斯出生於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他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文字學家和書法家,素有「千古一相」之稱。李斯的文學和文字的造藝令後人景仰。魯迅先生曾稱讚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則有殊勳。」他的書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稱為書法筆祖。公元前247年,李斯34歲那年,他離楚入秦。
  • 李斯:千古第一相緣何被腰斬
    相傳李斯祖籍為上蔡縣城東南郊區九彩要村,至李斯,觀此地東傍芒崗,西濱汝河,氣勢奇異,修建樓房依居,名曰李斯樓。村莊東頭便是李斯墓地。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腰斬於鹹陽,趙高帶人來上蔡抄了李斯的家,在整個李斯的故居處進行了殘酷的「挖地三尺」,最深處竟達丈餘。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一片蘆葦叢生的坑塘。後人為紀念李斯,稱此處為「李斯坑」。
  • 李斯是如何從一隻老鼠身上得到人生啟示的?
    而戰國時期也是人人爭名逐利的大時代,李斯也想幹出一番事業來。他於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並拜荀卿為師,苦學「帝王之術」。學成後,李斯來到秦國。投奔到當時炙手可熱的呂不韋門下當門客。呂不韋比較很欣賞他,安排他做了郎官,有了接觸到剛即位的秦王嬴政的機會。
  • 看李斯如何將半斤變成八兩
    本來這些事情都是交給李斯進行辦理,但是其他的事情都好說,在統一度量衡的時候李斯泛起了為難。原來當時各國的度量衡都不同意,看到各國採用的不同度量衡他感覺每個都用起來挺方便的,每個都有自己的道理,於是不知道到底選擇哪一個來作為標準。於是他便只能想皇帝去請教究竟如何將這斤兩之間進行換算,皇帝看到他為難,自己也泛起了為難,也不知道究竟如何確定換算單位,於是寫了「天下公平」四個字給了李斯。
  • 《大秦賦》3件事看出李斯的情商,無人匹敵
    在熱播歷史大劇《大秦賦》中,秦國東出,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出現兩位「絕代名相」,分別是呂不韋和李斯,而李斯以一個學子的身份入秦,從一個謁者門客,到官居丞相高位,他長袖善舞,遊刃有餘,足以看出其情商之高。
  • 陳曼生之後,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陳曼生之後,梅調鼎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梅調鼎書法他晚年參與了玉成窯的製作,是玉成窯的主刻人員之一。
  • 韓非之才不弱於李斯,為何不得韓王重用?
    韓非和李斯一樣都是荀子的學生,且二人都非常有才華,學成之後,一個奔赴秦國,一個選擇去自己的國家韓國。為何二人的命運大相逕庭? 韓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27歲的韓非投奔了荀子門下,學習帝王之術,一起學習的還有後來的秦國丞相李斯,二人在當時都是荀子最得意的學生,韓非之學並不在李斯之下。
  • 秦國宰相李斯,暮年卻遭腰斬,家裡還被挖地三尺,令人唏噓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助秦始皇帝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年少不甘人下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
  • 李斯位高權重為何終屈服於趙高,害了自己的女婿 扶蘇公子
    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早期李斯巡遊中的秦始皇病重後立下遺詔,讓蒙恬大將軍獨掌軍權,公子扶蘇趕回首都鹹陽主持始皇帝的葬禮,然而事情並未朝著正常的方向發展,大公公趙高密謀丞相李斯篡改了遺詔,賜死了始皇帝的大兒子扶蘇和戍邊大將軍蒙恬,改變了秦國的發展方向,為秦國二世而亡埋下伏筆。令人奇怪的是,李斯為何會與趙高聯手篡改遺詔害死自己的女婿呢?
  • 胡亥趙高屠盡嬴政子孫,為何獨留子嬰一人?一個秦國最大的陰謀
    胡亥趙高屠盡嬴政子孫,為何獨留子嬰一人?其實,這是秦國一件最大的陰謀。秦始皇子孫各個慘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平臺逝世。臨死前,秦始皇囑咐趙高,讓扶蘇回鹹陽主持葬禮,這明顯是繼承人的信號,但這邊始皇一閉眼,那邊趙高就和胡亥竄了位。秦始皇可以說是自然死亡,但他的死卻給子孫帶去了無盡的屠戮。首先被絞殺的就是公子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