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半旬太陽輻射強烈 藍天雖好臭氧汙染「上頭」

2020-12-06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攝影 張琮

太陽當空照,知了對你叫,藍天白雲雖然好,臭氧汙染正當道。進入七月,「高溫」將成為高頻詞,而臭氧汙染,也將和每天的氣溫成正比,中午前後濃度變高,達到一定程度會影響到人體的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大家在中午前後做好防護,減少戶外活動和窗戶通風時間。

【預測】7月中上旬太陽輻射較強 部分區域臭氧汙染突出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全國六大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7月中上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根據預測,7月中上旬,全國大部地區天氣形勢較為穩定,全國太陽輻射較強,氣溫普遍較高,部分區域臭氧汙染較為突出。全國大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其中華北中南部、東北、西南和西北可能出現臭氧中度及以上汙染。

而我省所在的京津冀及周邊區域,7月中上旬,區域北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區域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臭氧。這其中,2-4日,區域中南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5-6日,區域中南部個別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建議】濃度過高危害呼吸系統、免疫系統 外出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

臭氧是在天是佛,在地成魔。危害人類健康的臭氧,主要是存在於對流層的近地面臭氧。近地面臭氧具有強氧化性,一定濃度以內,近地面臭氧是無害的。隨著濃度增加,人類或動物吸入後會對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和視覺系統產生危害,長時間暴露會導致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

那麼,如何有效做好防護呢?在室外臭氧濃度高時,公眾應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和室內通風換氣次數,有條件可開啟室內空氣淨化設備。外出時,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護,可佩戴帽子、眼鏡及口罩等防護用品。

平時應適量增加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可適當減輕臭氧對上呼吸道的損傷。提防複印列印設備、臭氧消毒機等室內臭氧汙染。複印室最好加裝排風扇通風換氣。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侯昺昊

相關焦點

  • 藍天白雲下的"隱形殺手"不可小覷 臭氧成為首要空氣汙染物
    尤翔宇(以下簡稱「尤」):臭氧是一種在環境大氣中天然存在、能強烈吸收紫外輻射、具有較強氧化性、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痕量氣體。 自然界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至50公裡的平流層,被稱為「臭氧層」。平流層臭氧的存在對於地球的生命物質至關重要,它阻止了高能量的紫外輻射到達地面,從而起到保護人類與環境的重要作用,是「地球保護傘」。
  • 西安可能是假藍天?高溫天氣臭氧濃度高 不一定空氣品質好
    晴空萬裡,藍天白雲,但您看到的有可能是假藍天,因臭氧超標,空氣品質為輕度汙染。截至7月17日,西安2018年已有28個天臭氧汙染超標。臭氧汙染問題越來越凸顯,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環保局了解到,17日西安空氣品質輕度汙染,關中五市空氣品質3良1輕1中,寶雞、銅川、渭南空氣品質良好,西安空氣品質輕度汙染,鹹陽空氣品質中度汙染,五市的首要汙染物均為臭氧。7月18日、19日因有風,西安空氣品質為優,20日空氣品質為良,臭氧沒有超標。
  • 藍天白雲下的「隱形殺手」不可小覷 臭氧成為首要空氣汙染物
    尤翔宇(以下簡稱「尤」):臭氧是一種在環境大氣中天然存在、能強烈吸收紫外輻射、具有較強氧化性、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痕量氣體。自然界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至50公裡的平流層,被稱為「臭氧層」。在太陽紫外射線的作用下,揮發性有機物對大氣中的自由基起增殖作用,造成汙染地區自由基的增殖反應速度比乾淨地區快幾十到上百倍,使得大氣的氧化性顯著增強,而臭氧的形成速率和大氣氧化性是成正比的,這也就使得臭氧不斷累積,出現臭氧濃度一直上升的情況。
  • 今天北京臭氧五級重度汙染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至215,達五級重度汙染。  【現狀】  臭氧超標一般會持續到9月  北京環保監測中心介紹,進入5月後,雖然藍天經常陪伴大家,但很容易伴隨一個問題,就是臭氧超標,這種情況一般會持續到9月。  從2016年的監測數據看,雖然只有1天臭氧達到重度汙染水平,但臭氧作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日佔全年總超標日的32%。  這個臭氧可不在臭氧層裡,臭氧層裡的臭氧是寶貝。近地面臭氧濃度過高,就有些危害了。
  • 臭氧為何夏季容易超標?
    環保小知識當前,人們對空氣汙染的注意力多集中於PM2.5。但隨著季節更替,空氣中的首要汙染物也有所變化。省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7月我省空氣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也就是說,臭氧已成為夏季空氣汙染的「頭號殺手」。臭氧到底從何而來,為何夏天容易超標?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
  • 我市四措施控制臭氧汙染
    2018年06月11日 10:55 來源:重慶日報     6月5日至7日,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顯示,重慶臭氧濃度連續3天超標,臭氧濃度總體呈現快速上升趨勢。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今年以來,重慶已有9天臭氧超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多了2天。
  • 為什麼臭氧汙染在夏季高發?預防汙染需要做到這些
    據《健康報》報導,5月1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通報提醒,隨著夏季到來,臭氧汙染「粉墨登場」,與PM2.5共同成為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主要汙染物。那麼,什麼是臭氧汙染?臭氧汙染有哪些危害?為什麼夏季會成為臭氧汙染的高發期?
  • 「於無聲處」的健康殺手——臭氧汙染
    地球上大部分的臭氧處於距地面25公裡左右的平流層中,它們吸收掉了太陽放射出的大量對人類、動物及植物有害的紫外線輻射,成為地球的重要屏障。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很早就提倡「保護臭氧層」。  不過,如果近地面的臭氧濃度過高,則會對人類及生態環境造成危害,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臭氧汙染。  「與其說臭氧汙染,不如稱之光化學汙染。
  • 臭氧汙染治理亟待加大攻堅力度
    近兩年,全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臭氧汙染問題日益凸顯。今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城市中有30%的城市臭氧超標,其中京津冀和長三角區域臭氧汙染尤為突出。2019年,全國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41.8%,僅次於佔比45%的PM2.5。
  • 臭氧汙染 如何防治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空氣品質預報,8月27日,華北中南部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主要為臭氧和細顆粒物。27日—28日,長三角內陸地區空氣品質以良為主,局部地區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中央氣象臺26日環境氣象公報顯示:未來一周,華北中南部、江淮中東部、黃淮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白天太陽輻射較強、氣溫較高,較有利於臭氧生成。
  • 又來了個臭氧汙染?你說的是臭氧層嗎?
    北極星大氣網訊:這幾天華北地區遭遇的高溫天氣,還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副產品」——臭氧汙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19日15時,北京市空氣品質指數AQI為139,空氣品質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同一時間的數據顯示,東北地區的吉林省長春市、長三角的浙江省杭州市、地處西南的四川省成都市等多個地方,均出現臭氧汙染。
  • 臭氧汙染可控 我國不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
    陽光強烈的夏秋午後,容易發生臭氧超標。圖為藍天白雲掩映下的江南城市河畔。人民視覺從9月1日起,廣東省開展為期3個月的臭氧汙染防治專項行動。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各城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91.6%,大氣汙染防治形勢還是不錯的,但令人頭痛的是,臭氧已取代PM2.5(細顆粒物),成為全省空氣首要汙染物。實際上,在不少城市,臭氧已經成為夏季首要大氣汙染物。有人擔心,洛杉磯曾發生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會在我國局地出現。
  • 地球的一半|疫情期間,PM2.5還未走遠,臭氧汙染卻來了
    並且呈現1月2月快速同比增長(分別為10.94%和10.32%),3月微幅下降(-0.99%),而4月又重回增長(8.55%)的趨勢,在1、2和4月明顯地超過了往年同期。隨著五一開啟了又一個高溫熱浪模式,臭氧汙染日益成為需要關注的重點空氣汙染現象、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不容忽視的夏季對手。PM2.5 和臭氧:按下葫蘆浮起瓢?
  • 四川盆地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區域性臭氧汙染過程
    區域性汙染特徵及成因分析解讀 2020年4月25日開始,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陸續出現臭氧汙染,並在26日逐步形成區域汙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汙染。截至5月6日,成都市共出現連續9天汙染。
  • 南京今年首現光化學煙霧汙染 源於臭氧汙染超標
    揚子晚報訊(記者 王娟)無雨,加上陽光強烈,從3月4日一直到昨天,南京空氣已持續汙染6天。不過,最近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並非PM2.5,而是臭氧。昨天上午10時,@南京環保微博發布前一天AQI日報,按新空氣標準,3月8日南京空氣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8小時」。
  • 成都連續9天臭氧汙染結束!5月3日最高氣溫超35℃,屬歷史最早高溫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5月7日,記者從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獲悉,從4月25日開始,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陸續出現臭氧汙染,並在26日逐步形成區域汙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汙染,截至5月6日,成都市共出現連續9
  • 臭氧汙染危害有多大?
    專家表示,由於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當濃度超標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尤其對兒童、老人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危害更為明顯,需及時做好健康防護,在臭氧汙染嚴重時儘量減少外出。  與PM2.5相比,臭氧汙染更具隱蔽性,特別是少雲無風的晴朗天氣下,最容易出現臭氧汙染。
  • 今年以來全國臭氧汙染明顯加重,咋回事?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曹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信息顯示,2017年,全國臭氧超標率明顯增加,峰值濃度出現明顯抬升。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高級工程師孟曉豔接受《環境與生活》雜誌記者採訪時說,從2013年以來,三大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京津冀和長三角臭氧濃度有顯著的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2017年上升最為顯著;珠三角在2013年至2016年的前5個月的臭氧汙染總體平穩,但2017年有大幅上升。
  • 低空臭氧:易被忽視的都市汙染
    2013年10月30新華社記者公磊攝  ○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青帝 發自芝加哥  明明是個大晴天,但如果你仍然感覺胸悶咳嗽、頭痛頭暈,那麼,你可能就正在遭受臭氧汙染!這是一種不易被人察覺的汙染,但是與PM2.5一樣,屬於不可忽視的都市汙染。  眾所周知,地球高空大氣層的平流層中存在著臭氧層。臭氧層在赤道附近最厚,到兩極變薄。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走近臭氧
    1、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