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物理學的出路何在?

2020-08-22 周慶和1178559755

近代科學發展至今,大至宇宙、小至夸克層次,探索這兩個極端物理學的進展越來越困難,意圖得到的觀察和實驗數據,甚至傾盡世界之力也無能為力。對太陽系之外星球的探索至今只限於望遠鏡觀察,人類製造的探測器至今沒有能夠飛出太陽系;對微觀粒子的探索則即使建造300公裡環形加速器也已經寸步難進。由於實驗與觀察數據的匱乏,對於兩個極端物理學的許多學說,其起點大都只是一些不經意的、不著邊際的猜想而已。


比如:目前最為流行的「大爆炸說」與「黑洞說」,起初都只是出於猜想。但是,由於猜想學說的創立者都是具有高學歷的學者,所以,雖然起點沒有找對,但每個學說的細節卻都在竭盡全力加於完善。也正是假說有了許多細節,從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是真的。

然而、猜想畢竟是猜想,在猜想基礎上建立的理論,只要起點沒有找準,那麼,下面的細節描述無論有多麼完美,也始終距離真相十萬八千。

1.「證據確鑿」的大爆炸說,其實只是源於對宇宙膨脹的反推

大爆炸說的建立,只是根據宇宙膨脹的現實,而反推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猜想。由於大爆炸說的擁護者始終都在試圖圓滿這個學說,所以,只要有利於這個學說的現象,都說成是大爆炸的證據。比如,本是由熵增——熱能在虛空中積累——表現的微波背景輻射,說成是大爆炸的證據。

爆炸造成的都是物質的輻射式擴散,所以,僅僅發現仙女星系向銀河系的靠近這一個事實,也已經足於否定大爆炸說了。何況大爆炸說根本無法解釋「奇點」問題和大爆炸的質量與能量來源問題。至於許多細節。如:宇宙年齡的確定;大爆炸後「精確」到零點几几秒的物質演變細節,則都是沒有任何意義想像。


2.「黑洞」——這個越衰老力量越大的怪物,只是根據只要有質量就有引力的推測而只產生於人類臆想中的天體。

自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以來,科學界其實並沒有弄清楚引力的產生問題,根據極性對應法則,任何作用力都是來源於異性相吸,也就是能夠吸引質量的引力源是能量陽性體。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曾經無數次呼籲學術界做個實驗,並給出了實驗的方法。但無論學術界願不願意做這個實驗,異性相吸產生引力是鐵律,任何人都無法否定。也僅僅只需這個鐵定依據,就足於否定「黑洞說」和「中子星說」了。原因就在於異性相吸產生引力不會無限大,星球引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星球質量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因作為引力源的能量體揮發,而使星球引力隨著衰老而逐漸衰退。

能力因衰老而衰退。就是符合於萬事萬物的宇宙法則。宇宙的演變是質能正向極化與反向極化的循環。超新星爆發把星球一生製造的物質元素揮發於宇宙空間,就是極化循環的轉折點。誰的學說違反了這兩個符合於萬事萬物的宇宙法則,就是毫無疑問的錯誤學說。

儘管目前的「黑洞說」已經成為流行學說,而且還「找到」了「無數證據」,實際是這些「證據」都是為了證實「黑洞說」的正確而建立在一分觀察加上九分想像基礎上的。比如黑洞圖片,完全是根據臆想而製作的;比如「發現引力波」也完全是為了證實相對論的正確而「發現」的。


3.兩極物理學的出路。

對立統一本是指導物理學的哲學基本法則。哲學在近代某些宇宙學家的眼中已經死亡,實際並不是哲學已經真的死亡,而是他們發明的學說已經完全脫離哲學揭示的宇宙基本法則。「大爆炸說」和「黑洞說」,就是脫離質量與能量既互相對立、又相輔相成,既互相吸引、又互相獨立,既互相制約、又互相平衡,這樣一個微妙的對立平衡基本法則的學說。

其實,很簡單,對應平衡基本法則,是源於零的對立分化產生的陰陽正負關係法則。宇宙源於零性態空間的對立分化,質量與能量,就是最原始、最基本的空間對應體。

質能源於零性態空間的對立分化,零的分化可以是0=1-1、也可以0=2-2……這個零分化的正數與負數,您可以把祂們看作是質量與能量,零誕生一份質量必然對應於一份能量,就是對立相生、相輔相成的質能分化起源式,也是對立平衡法則淵源起因的簡單數理表達式。下節文字為宇宙真實起源簡述,絕無半點虛假,也經得起任何細緻入微的檢驗。如果您透徹理解了,也就完全明白了物質和宇宙的終極學說。

宇宙源於零性態空間三維對應分化,即:河圖洛書的數字組合。第一維5~5-10乾坤組合,是主導虛空與實體的核心成份,表現質子與中子之間的強力;第二維1-6~9-4坎離組合,是主導虛空與實體的表面成份——質量與能量,表現質量凝聚力與熱性能量膨脹力;第三維3-8~7-2震巽艮兌組合,衍化左右上下對稱的四個電磁極性體。這一點八卦表述的很清楚震(☳)與艮(☶)、巽(☴)與兌(☱)都是同一結構體的正反組合,兩對正反組合形成縱橫四個極性對,就是對電磁極性組合的完美表述,即縱向為電性、橫向為磁性,震艮為實體電磁性、巽兌為虛空能量體表現的電磁場。所以:八卦應用於物理學具有洞幽察微的效能;八卦實際上可以作為超級代數破解一切物理問題……


宇宙的虛空與實體的顯示,只是以5陽為中心、10陰為周圍的空間中,1-6~9-4坎離極性存在不平衡的表現。即:以5陽為核心的空間體1-6質量體因缺失9-4能量的平衡而表現實體;10陰為周圍的空間,9-4能量體則因缺失1-6質量的平衡而表現虛空。說透了,虛空與實體只是由5~5-10乾坤創立的空間中能性與質性的不同顯示而已。

大道至簡。關鍵在於理解,您理解了上面這段文字(關鍵要理解有下劃線的這句話),就是已經明白了物質的誕生學說,以後就絕不會瞎參乎大爆炸說、黑洞說之類的猜想學說了。如果您覺得理解很難,就請參看我以前發布的文章,有比較詳細的解釋。具備系統性解釋的《極性對應論-宇宙篇》,是筆者花費足足二十四年時間的結晶(全文未發布)。相關閱讀,給您著重推薦最近發布的《極性對應論的目的與任務》,此文給您展示的是目前無數人尋求的終極物理學,認真閱讀就會讓您大開眼界。

從源頭去認識,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認識了對立兩性是由零的正負性分化的,那麼,您也一定能夠推測出為什麼會形成對立平衡、相輔相成的宇宙基本法則。在此基礎上,您也一定能夠用此法則去衡量愛氏質能公式的正確與否?也可以以此法則去慢慢思考、推理「大爆炸說」和「黑洞說」的正確與否。

極性對應學,是追根溯源的終極物理學。您只要順著這條道路走幾步,您就會發現前後左右、上天入地都是通衢大道,可以在短時間裡一掃您眼前的所有迷茫。關鍵是不要執著於已經學過的東西。


相關焦點

  • 與大自然較量:三峽面對地質災害 出路何在?
    這才讓我們又問三峽,面對地質災害,出路何在。鳳凰衛視6月9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陳曉楠:2008年的一場汶川大地震,人們至今記憶猶新,而災難過去之後也有人開始提問,我們舉國之力修建的這座三峽水庫究竟是不是為自己平白增加了一處巨大的地質隱患。三峽大壩和汶川地震到底有沒有聯繫。
  • 2020大限逼近 發電企業完成15%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出路何在?
    那麼,發電企業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出路究竟何在呢?尋找生機 發電企業完成非水指標的出路有哪些?綜合來看,能幫助電企們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綠證交易。綠證交易制度的實施可以為發電企業提供了一個可再生能源的交易平臺。企業可以通過綠證交易來獲得可再生能源的份額。但是僅憑綠證交易,無疑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 敘利亞危機出路何在?專家:政治和解是唯一現實途徑
    當地時間13~14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共同舉辦了主題為「敘利亞問題的出路與前景」的研討會。中國政府敘利亞問題特使解曉巖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我們始終認為,政治解決是敘問題的唯一現實出路。敘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維護和尊重,敘國家的未來應由敘人民自主決定,聯合國應在敘問題上發揮斡旋主渠道作用。
  • 什麼是「上帝粒子」 找它意義何在
    ■背景資料什麼是「上帝粒子」 找它意義何在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2日宣布,該實驗室最新數據「強烈表明」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不過這些數據只是接近證明它的存在。有專家稱,如果真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直接證據,有關發現將獲得諾貝爾獎。那麼,到底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尋找它的意義何在?
  • 網友問:同樣的物體,在赤道和兩極的重量相等嗎?
    同樣的物體,在赤道和兩極所受重力是不相等的,因為兩極的重力加速度,大約比赤道高了0.5%。地球存在自轉,除兩極點外,地球各處的自轉角速度相同,自轉周期大約是24小時;地球表面物體的重量,是指物體所受重力,既質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積G=mg。
  • 華為受到美國制裁,3條出路,最終目的還是自己掌握技術
    由於制裁華為公司出路為何據國內外權威媒體報導,韓國三星正式拒絕了華為公司放出部分市場份額,換取三星為其晶片代加工的合作意向,三星這個決定,應該是不出我和絕大多數理智的法律人所料。自主研發擺脫依賴其實華為公司轉向三星是可預見的事情,畢竟能代工7nm以及5nm晶片的廠商,全球除了臺積電之外,也就只有三星了,在三星拒絕為華為公司晶片代加工之後,華為公司出路何在?我簡單地做一個較全面的分析。
  • 從多元視角看當代化學汙染問題的起因和出路,綠會國際部參加環境...
    從多元視角看當代化學汙染問題的起因和出路,綠會國際部參加環境危機的治本之道研討會 2020-11-30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球的兩極是冰天雪地嗎 月球的兩極是什麼樣的答案
    地球的南極、北極都是冰天雪地,那月球的兩極呢?這是螞蟻莊園10月11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0月11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今天的問題是:地球的南極、北極都是冰天雪地,那月球的兩極呢?當然也一樣很冷,但沒冰雪答案:很冷,但沒冰雪答案解析:月球上是真空世界,沒有液態水,也沒有氣態水,所以月球上一年四季沒有風霜雨雪,不可能出現冰天雪地的景象。
  • 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
    《山西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7月2日出版的《山西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文章說,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號召全省上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金光大道奮勇前進,強調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舍此別無他途。
  • 天文學家發現最圓天體:赤道與兩極方向半徑僅差3公裡
    通過對「克卜勒11145123」自轉特點的分析,天文學家取得了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這顆恆星的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之間僅相差3公裡,測量精度達到1公裡。恆星「克卜勒11145123」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體積大約是太陽的兩倍多。這是一顆近乎完美的圓球體,其赤道半徑與兩極方向半徑僅相差3公裡。
  • 創新物理學真的需要隔代才能被接受嗎?
    這就造成了一個十分可怕的現象,一個人如果年輕時學到的知識是錯誤的,就會影響到他一生的出路和成就。時至今日:我們的物理學不是去重新求證造成天體紅移、宇宙膨脹的實際原因;不是去研究造成光源移動與光速不能疊加的實際原因;不是去探索星球引力的產生與消亡機制。而是追隨著第一個人的走上的歧途而越走越遠,直至一百年找不到出路。
  • 鄭瓊《出路》每一種生命都在尋找自己的出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去參加城市讀書會組織的一個電影點映活動,所以有機會看到了鄭瓊導演的這部紀錄片《出路》——關於三個不同生長環境裡的小孩,在6年時間裡的變化和成長的記錄,影片結束後的第一感受就是心情比較複雜,同時也會有一絲慶幸。
  • 地球磁場出現崩塌現象 兩極反轉有可能有嚴重後果
    研究人員預測,地球兩極發生翻轉期間,每年將有10萬人死於宇宙輻射水平的提高。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馬拉德空間科學實驗室的科林-福西斯博士說:「輻射將比人造臭氧洞產生的多3到5倍。與此同時,這些臭氧洞還會變得比以前更大更長命。」  地球磁場出現崩塌現象 地球兩極反轉將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磁層是地球周圍一個很大的區域,由地球磁場產生。
  • 物理學之「道」:超級震撼的東方神秘主義與近代物理學的相互佐證
    《物理學之「道」》的主要特色有:《物理學之「道」》知識涉及面非常廣,闡釋相當權威、專業。《物理學之「道」》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探索近代物理學與東方哲學、宗教、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繫。現代物理學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跟實驗能夠證明東方神秘文化或者東方的哲學、宗教所揭示的世界本源理論或現象。用現代物理學解釋並佐證東方神秘主義的觀點、思想、方法與正確性、可能性,這是《物理學之「道」》的主旨。
  • 太極的兩極
    呂翊在關於如何把握太極股份未來方向的方法論上,用了「陰陽兩極」四個字。在他的解讀裡,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從灰色中脫穎而出,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內和諧,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方向,並取得發展。
  • 定量研究方法和質性研究方法的區別何在?
    那麼定量研究方法和質性研究方法的區別何在?表面上看,一個是用數學,一個不用數學。也就是說是研究形式上的區別:一個採取量化的手法,一個不採取量化的方法,而是用文字表述的方法。但二者的區別,根本原因在於社會本體論預設的不同。量化方法本體論預設:社會世界類似於自然世界。所以社會科學可以模仿物理學,採取類似於自然科學的方法,數量化是必不可少的特徵。
  • 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 圖1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年10 月 6 日,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女),獎勵他們在黑洞研究中做出的貢獻。
  • 出路在於科學教育
    可是,看了之後,我還是認為,出路在科學教育,在於通過科學教育來提升國民的思維品質。科學教育卻對不是僅僅為了提升受教育者的科學知識的水平,更重要的在於提高受教育者對科學精神的體會,典型地包含:批判性思維,對實驗事實以及測量的推崇,運用數學來構建和表達世界的理想模型。科學精神具有比科學知識更加一般的意義,但是,要通過學習具體的科學來學習體會。
  • 紀錄片《出路》帶給了父母怎樣的思考?父母不努力,孩子沒出路!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火了,它叫《出路》。該部紀錄片的震撼之處在於導演鄭瓊用6年時間記錄了3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孩子在社會中的掙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總會有不同階層,不同階層過著不同的生活,都在為自己尋找著出路。影片直白地向我們展示著一種社會現實,一種可以刺痛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的沉重。再來看一看影片的結局。
  • 看完《出路》後才知道,孩子的出路其實在父母手裡,逆襲談何容易
    《出路》是國內的一檔紀錄片,由陳為軍執導,這檔節目在去年非常的受歡迎,與《變形計》不一樣的是,它是深入到農村孩子和貧困生生活中的一部紀實片。總拍攝歷經六年,分別記錄了中國不同階級小人物心裡的矛盾,在節目播出後,引發了巨大的反響,不少網友說,看完《出路》後才知道,孩子真正的出路其實是掌握在父母手裡,逆襲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字眼。一、農民工家庭的孩子我國除了老齡化問題外,留守兒童的數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對比80年代生活條件已經好多了,因為袁老發明的高產量雜交水稻,溫飽問題大部分已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