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人名反應——Gabriel胺合成(Gabriel Synthesis)

2020-11-22 網易新聞

2020-11-22 09:31:14 來源: 書蘭娛樂廳

舉報

  

  Gabriel胺合成(Gabriel Synthesis)

  Gabriel胺合成,是使用酞醯亞胺鉀(琥珀醯亞胺,鄰苯二甲醯亞胺)將滷代烷轉換成一級胺的反應。名稱取自德國化學家Siegmund Gabriel。

  

  Gabriel胺合成法是合成伯胺的重要方法之一。經典的Gabriel胺合成是用滷代烴與鄰苯二甲醯亞胺鹽作用,形成相應的中間體N-烷基化產物,接著水解得到伯胺。

  一般來說,該反應的速度較慢,但可以通過使用極性非質子性溶劑,如DMF或使用冠醚加速反應。N-取代鄰苯二甲醯亞胺的水解可以用酸或鹼溶液,更多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

  反應機理

  鄰苯二甲醯亞胺與氫氧化鉀的乙醇溶液作用轉變為鄰苯二甲醯亞胺鹽後,第一步是氨基鉀鹽對於滷代烴的烷基化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SN2反應。

  

  第二步,是N-烷基化合物的肼解反應:首先是肼對於羰基的親核加成,然後是開環和質子轉移,接著是分子內的SNAc反應和質子轉移,最後是斷開了四面體中間態而最終形成的伯胺以及副產物-鄰苯二甲醯肼。

  

  鄰苯二甲醯亞胺負離子不能發生氮原子上的二次烷基化反應,因此經典的Gabriel合成法只能合成伯胺,如欲合成仲胺,則要使用其它類型的Gabriel試劑,比如亞氨基二碳酸酯,不僅可以合成伯胺,還可以用於合成仲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Robinson–Gabriel反應
    2-醯基胺基酮環化脫水得到2,5-二或2,4,5-三烷基,芳基或雜芳基惡唑的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Chaykovsky反應
    id=20200813162045Corey-Chaykovsky反應是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應的簡稱,可以縮寫為CCR,是一個用來合成如環氧化合物、氮雜環丙烷和環丙烷這類含三元環結構的有機化合物的有機化學反應。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Cope消除
    -二取代羥胺,是合成烯烴的方法之一。氮氧化物可通過胺的氧化(H2O2或MCPBA)得到。反應表現出顯著的溶劑效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對反應速率的提高可達到百萬倍。Cope消除反應近幾年來逐漸發展出固相合成的條件。
  • 人名反應小課堂
    當時他們並沒有繼續對其反應活性進行研究,只了解烯胺較不穩定,在濃度較低的酸性水溶液中即可發生水解。時隔兩年,該課題組又發現,烯胺同樣可作為親核試劑與丙烯腈、丙烯酸酯、乙烯基酮等α,β-不飽和化合物發生類Michael加成反應。
  • Strecker反應,合成胺基酸第一彈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名反應可以追溯至1850年,德國化學家Adolph Strecker先生想要設計一種製備乳酸的方法。
  • 有機人名反應——De Kimpe氮雜環丙烷的合成
    Synthesis)反應機理連結: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氰基或格氏試劑)反應製備氮雜環丙烷類化合物的反應。De Kimpe氮雜環丙烷的合成機理親核試劑先對亞胺進行加成,接著生成的胺又進行一次分子內的親核加成得到產物:
  • 有機合成大牛woodward,E.J.Corey,Baran的博士論文
    有機合成大牛woodward和Corey關於這兩個人,不用多說,一個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 一個1990諾貝爾化學獎,影響整個有機合成界分析策略
  • 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烷基化反應)
    傅克反應是傅克烷基化反應(Friedel-Crafts alkylation)和傅克醯基化反應(Friede-Crafts acylation)的統稱,簡稱傅克反應或FC反應。(Charles Friedel, 1832-1889)通常意義的傅克反應指的是傅克醯基化反應,主要用於製備芳香酮,再以芳香酮為過渡,製備芳香胺、芳香肟、芳香醇、烷基香芳環等,是有機化學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也是最常用的人名反應之一
  • 八本從事有機化學合成反應工作者必讀的書
    《有機人名反應戰略性應用》3、 《精細有機單元反應合成技術手冊》張大國編著【推薦星級:★★★★】《精細有機單元反應合成技術手冊》一書詳細闡述了氧化、醯化、烴化、氨化、醚化、硝化、磺化、滷化、氰化、酯化、羥基化、還原、重氮化偶合、縮合、環合15個精細有機單元反應的合成技術,並精選了2300餘個合成實例。
  • 有機人名反應——1,3-偶極環加成反應(Huisgen 反應)
    1,3-偶極環加成反應(Huisgen 反應)1,3-偶極加成,或被稱為Huisgen反應,Huisgen環加成反應,是發生在1,3-偶極體和烯烴、炔烴或相應衍生物之間的環加成反應,產物是一個五元雜環化合物。烯烴類化合物在反應中稱親偶極體。德國化學家Rolf Huisgen首先廣泛應用此類反應製取五元雜環化合物,這類反應是合成單環及多環化合物的一種重要方法。
  • 【人名反應】Nazaki-Hiyama-Kishi反應
    Cr-Ni雙金屬催化劑促進的烯基滷代烴對醛的氧化還原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Arndt-Eistert 反應
    點擊播放 GIF 0.0MArndt-Eistert 反應Arndt-Eistert反應是羧酸的同系化(增加一個CH2)反應,醯氯與重氮甲烷反應,然後在氧化銀催化下與水共熱得到增加一個碳的羧酸。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增長羧酸碳鏈的合成方法。該反應適用範圍較廣,可耐受廣泛的非質子化官能團,例如烷基、芳基和雙鍵等。質子化的官能團能和重氮甲烷或重氮酮反應因而不適用於該反應。Arndt-Eistert 反應機理反應第一步是使酸轉化為相應的醯氯,醯氯與重氮甲烷作用生成重氮酮。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以發現者奧古斯特·喬治·達金(1867-1954)命名。產物α,β-環氧羧酸酯也稱作「縮水甘油酸酯」,經水解可以得到醛和酮。
  • 胺中N-H鍵在內烯烴上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
    Hartwig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找到了將胺中N-H鍵不對稱加成到內烯烴上的催化體系,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1月3日的《自然》雜誌上。 該課題組人員報導了一個陽離子含銥體系,用於催化包括環內和直鏈烯烴在內的一系列未活化內烯烴發生分子間加氫胺化反應,產生高光學選擇性的手性胺。
  • 有機人名反應——Hiyama-Denmark偶聯
    Hiyama-Denmark偶聯(Hiyama-Denmark Coupling)Hiyama-Denmark偶聯反應是Hiyama偶聯反應的改進,在這種偶聯反應中,鈀催化的脫質子化矽醇與乙烯基和芳基滷化物偶聯生成交叉偶聯產物。
  • 有機人名反應——Henry 反應(Henry Reaction)
    Henry反應指含α-H的硝基化合物與醛的親核加成反應,產物為鄰硝基醇。因類似於Aldol反應,又稱Nitro Aldol反應。反應通常在鹼催化下進行。 Henry 反應是一類非常重要的有機反應,產物 β-硝基醇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可以進一步轉化為許多重要的產物,如還原得到 β-氨基醇、脫水得到硝基的烯烴化合物、氧化得到硝基的羰基化合物,因而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類醫藥中間體和天然產物的合成。
  • 【人名反應】Bartoli吲哚合成
    1989年,G.Bartoli等發表了關於由硝基芳烴和過量的乙烯基格氏試劑在低溫下反應水解得吲哚得反應。
  • 【有機】二級胺催化的芳基及乙烯基硼酸的甲醯化反應
    ‍‍‍‍芳香醛和烯醛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合成藥物、精細化工產品、材料的基本原料。
  • 有機人名反應——Cope消除反應 (Cope Elimination)
    用於烯烴合成以及在化合物中除掉氮。反應表現出顯著的溶劑效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對反應速率的提高可達到百萬倍。Cope消除反應機理該反應是E2順式消除反應,反應過程中形成一個平面的五元環過度態,氧化叔胺的氧作為進攻的鹼。
  • 有機人名反應——Cope消除反應 (Cope Elimination)
    Cope消除(Cope Elimination)Cope消除反應,是指β-碳上有氫的氧化胺加熱到150~200℃時發生熱分解,生成羥胺和烯烴。由亞瑟·科普(Arthur C. Cope)發現。用於烯烴合成以及在化合物中除掉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