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中N-H鍵在內烯烴上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

2020-11-30 科學網

胺中N-H鍵在內烯烴上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7:07:49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ohn F. Hartwig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找到了將胺中N-H鍵不對稱加成到內烯烴上的催化體系,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1月3日的《自然》雜誌上。

該課題組人員報導了一個陽離子含銥體系,用於催化包括環內和直鏈烯烴在內的一系列未活化內烯烴發生分子間加氫胺化反應,產生高光學選擇性的手性胺。這種催化劑包含一種新的配體和三氟甲磺酸胺反離子,並在反應設計中加入了2-氨基-6-甲基吡啶,作為氨替代物的同時在催化循環中促進多個步驟的反應速率。這些設計原理為在未活化內烯烴上加成N-H、O-H或C-H鍵指明了道路,大大簡化了從基本化學原料合成功能分子的過程。

加氫胺化反應,即胺中N-H鍵在烯烴上的加成反應,是一個基礎但有挑戰性的有機反應,該反應可在100%原子經濟性下,利用兩種來源充足的化學原料——烯烴和胺——生成烷基胺。這個反應尤為重要,因為胺(尤其是手性胺)是許多天然產物和藥物中常見的基團。雖然已有許多發展加氫胺化反應催化劑的努力,絕大多數發生分子間加氫胺化反應的烯烴還局限於共軛、具有環張力的或末端的烯烴;只有少數幾個案例中胺上的N-H鍵可以直接加成在未活化內烯烴上,包括最近報導的光催化加氫胺化,但發生在未活化內烯烴上的分子間手性加成尚未見諸報導。

事實上,在這篇報導之前,所有不使用導向基團、在任何未活化烯烴上直接發生的分子間手性加氫胺化反應,只能獲得很一般的光學選擇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Catalytic asymmetric addition of an amine N–H bond across internal alkenes

Author: Yumeng Xi, Senjie Ma, John F. Hartwig

Issue&Volume: 2020-11-03

Abstract: Hydroamination of alkenes, the addition of the N–H bond of an amine across an alkene, is a fundamental, yet challenging, organic transformation that creates an alkylamine from two abundant chemical feedstocks, alkenes and amines, with full atom economy. The rea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ecause amines, especially chiral amines, are prevalent substructures in a wide range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drugs. Although extensive efforts have been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catalysts for hydroamination,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alkenes that undergo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have been limited to conjugated, strained, or terminal alkenes;only a few examples occur by the direct addition of the N–H bond of amines across unactivated internal alkenes, including recent photocatalytic hydroamination, and enanti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additions to such alkenes are not known. In fact, current examples of direct, enanti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of any type of unactivated alkene lacking a directing group occur with only moderate enantioselectivity. Here we report a cationic iridium system that catalyses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 of a range of unactivated, internal alkenes, including those in both acyclic and cyclic alkenes, to afford chiral amines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The catalyst contains a new ligand and triflimide counteranion, and the reaction design includes 2-amino-6-methylpyridine as the amine to enhance the rates of multiple steps within the catalytic cycle while serving as an ammonia surrogate. These design principles point the way to the additions of N–H bonds of other reagents, as well as O–H and C–H bonds, across unactivated internal alkenes to streamline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molecules from basic feedstocks.

DOI: 10.1038/s41586-020-2919-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19-z

相關焦點

  • 光介導的手性磷酸鹽催化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
    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該反應以手性磷酸鋰作為催化劑,在存在或不存在光氧化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均可以實現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得到多種高度官能化的手性胺衍生物。背景介紹烯烴的不對稱雙官能化是構建複雜手性分子的一種重要手段,廣泛應用於許多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的全合成中,而其中自由基參與的烯烴雙官能化反應在近年來發展迅猛。
  • 成都生物所銅/鈀共催化烯烴不對稱硼碳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銅/鈀共催化烯烴不對稱硼碳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2015-11-23 成都生物研究所   手性有機硼試劑是一類重要的構建碳碳鍵和碳雜鍵的合成子,廣泛應用於天然產物、生物活性小分子及功能材料的合成中。
  • 崔歆教授:基於鐵催化的簡單烯烴化合物的胺烷基化多取代反應研究
    縱觀傳統的加成反應到現代的催化氫化反應和烯烴官能團化反應,大量合成方法都建立在對烯烴雙鍵的加成上,實現飽和烷烴的構建。不同的是,另一類型的反應通過對環繞雙鍵的C–H鍵進行取代從而保持烯烴的不飽和度,為進一步的官能團化提供了可能。一般烯烴取代反應可以有如下的策略: ene,Prins和Heck偶聯等基礎有機人名反應,以及烯丙基或乙烯基C–H鍵催化官能團化。
  • 清華羅三中課題組Angew:第一例催化不對稱烯胺-苯炔的偶聯反應
    由於苯炔是高反應活性和非極性的中間體,基於苯炔中間體的不對稱催化是挑戰性難題。近日,清華大學羅三中教授課題組在Angew發表論文,報導了一種電化學氧化生成苯炔和環己炔中間體的方法,並成功與手性伯胺催化相結合,從而實現第一例催化不對稱烯胺-苯炔(環己炔)的偶聯反應。研究發現乙酸鈷可穩定原位生成的芳炔中間體並促進其與烯胺的偶聯。此外,該催化體系可用於構建具有季碳手性中心的α-芳基或環己烯衍生物。
  • 廉價FeCl3作為催化劑實現芳香烴間位C-H鍵胺化
    實現芳基C-N鍵偶聯的方法很多,其中過渡金屬催化芳香烴C-H鍵的直接胺化反應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相比於其他手段,C-H鍵胺化無需對芳香烴底物進行預官能化,原子及步驟經濟性更加理想,但由於芳香烴不同位點的C-H鍵常常具有相似的反應活性,如何實現區域選擇性C-H鍵官能化便成為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CCS Chemistry | 南開大學周其林&肖力軍:綠色、高效鎳催化不對稱...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課題組使用本組發展的手性螺環胺基膦配體SpiroAP成功實現了鎳催化芳基硼酸對芳基烯烴和1,3-共軛二烯的不對稱氫芳化反應,為手性1,1-二芳基烷烴和手性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 ...Chemistry | 南開大學周其林&肖力軍:綠色、高效鎳催化不對稱氫...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課題組使用本組發展的手性螺環胺基膦配體SpiroAP成功實現了鎳催化芳基硼酸對芳基烯烴和1,3-共軛二烯的不對稱氫芳化反應,為手性1,1-二芳基烷烴和手性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 《科學》:手性離子對新玩法,不對稱遠程C-H鍵活化出新招
    Dolling博士研究團隊首次將手性金雞納鹼陽離子衍生物作為相轉移催化劑用於研究不對稱催化烷基化反應。茚酮底物形成的烯醇式陰離子活性物種與手性陽離子之間存在緊密離子對相互作用,由此產生有效的手性環境,進一步誘導羰基α位不對稱烷基化反應發生。
  • Angew:鎳催化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基化反應
    Angew:鎳催化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基化反應近日,南京大學朱少林教授課題組與上海大學龔和貴教授課題組共同合作在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論文,報導了NiH催化的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遷移性加氫烯基化反應(hydroalkenylation),以高收率和優異的化學選擇性獲得苄位烯基衍生物。
  • 蘇州大學萬小兵教授團隊Angew:可見光催化的烯烴雙氯化反應
    目前,合成雙氯化反應的方法有:a)經歷鎓離子中間體的親電加成反應,得到反式雙氯化合物;b) 以二苯基二硒醚為催化劑,經歷硒正離子中間體的親電加成反應,得到順式雙氯化產物;c) 採用電催化模式,經歷自由基中間體得到雙氯化合物。 以上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諸如反應條件苛刻、產率低、底物範圍窄,需要有毒、有害、重汙染的氯源以及昂貴的催化劑等。
  • 利用催化Curtius重排反應實現C-N鍵的高效構建
    背景介紹A 經典C-N偶聯反應由於有機含氮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有機材料和農醫藥產品中,因此C—N鍵的構築在有機化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990年以來,過渡金屬催化C—N偶聯反應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如Ullmann偶聯、Buchwald-Hartwig胺化和Chan-Lam偶聯等反應已被廣泛報導,然而這些反應依舊不能完全滿足化學工作者對於C—N鍵構築的需求。
  • Angew:通過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構建四取代手性聯烯類化合物
    香港科技大學孫建偉課題組報導了手性磷酸催化吲哚取代的炔丙醇與3-苯基吲哚或1-萘酚的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能以良好至優秀的收率及對映選擇性得到一系列四取代聯烯化合物。同時,對照實驗的結果表明遠程控制的1,8-共軛加成反應中涉及的原位生成的吲哚亞甲基亞胺(indole imine methide)類化合物是通過雙功能過渡態轉化而來的。該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 C-N鍵活化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因此,1,3-二胺的高效合成一直是有機合成領域中具有挑戰的課題之一。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漢民帶領的研究小組在1,3-二胺的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先前發展的胺縮醛對Pd(0)氧化加成生成「Pd-CH2NR2」親核試劑的基元反應,通過「Pd-CH2NR2」對聯烯的遷移插入形成烯丙基鈀,再與胺縮醛發生烯丙基胺化反應,以100%的原子經濟性實現了聯烯的雙官能化反應,一步合成了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藥物中間體1,3-二胺。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 成都生物所β-氨基硝基烯烴的不對稱還原研究取得突破
    理論上講,對β-胺基硝基烯烴進行不對稱催化還原是合成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烴化合物最簡便直接的一種方法。然而,由於硝基官能團的存在,致使該類烯胺的不對稱還原極具挑戰性,到目前為止,文獻上尚無任何實現該方法的報導。
  • β-氨基硝基烯烴的不對稱還原研究獲進展
    理論上講,對β-胺基硝基烯烴進行不對稱催化還原是合成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烴化合物最簡便直接的一種方法。然而,由於硝基官能團的存在,致使該類烯胺的不對稱還原極具挑戰性,到目前為止,文獻上尚無任何實現該方法的報導。
  • 南工大:鈀催化惰性烷基自由基與非活化烯烴的極性不匹配加成
    目前活化的烯烴與一系列滷代烴的加成均有人實現,而惰性烷基滷代烴和惰性烯烴由於其反應的活性低以及極性的不匹配仍具有極高挑戰。、機理研究以及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目前重點研究鈀催化下的新型自由基反應和惰性雙鍵的官能團化反應;同時開發綠色環保型非金屬催化的烯烴官能團化反應,並將開發的合成策略應用到醫藥中間體和精細化工品的工藝開發中去。
  • ...德國《應用化學》報導我校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最新...
    手性胺衍生物是有機化學中最普遍和最有價值的骨架之一,其中含兩個連續手性中心的手性胺高效構築尤其重要。近年來,過渡金屬催化的烯烴不對稱碳胺化反應成為手性胺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該策略通常適用於端烯;對於更為普遍且更為惰性的內烯而言,反應的區域選擇性和非對映選擇性控制變得尤為困難(Scheme 1a)。
  • 鎳催化烯基溴化物與烯烴的區域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苄基烯基化反應
    該反應以容易獲得的烯烴為原料,可在較遠的位置選擇性地實現C(sp3)-H官能團化。由於低價位容易獲得多種氧化態,以及交叉偶聯化學,最近已證明鎳氫催化烯烴的遠程加氫官能化可以實現一系列的官能化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在遠端或近端C(sp3)-H位置的芳基化,烷基化,硫醇化和胺化反應(圖1a)。
  • 跟著Nature來探索SN1反應在對映體選擇催化中的奧秘
    他指導了一個由20名研究生和博士後組成的團隊致力於發現有用的催化反應,並應用最先進的設備和計算技術來分析這些反應。他的實驗室開發的幾種催化劑已在工業和學術界得到廣泛應用。Eric對這些進行了系統的機理分析有助於揭示催化劑設計的一般原則,包括選擇性的電子調整、氫鍵供體不對稱催化和陰離子結合催化等,為催化及有機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自然》子刊?炔烴多步轉化,一次串聯搞定
    大學本科時我們便知道炔烴發生親電加成比烯烴更加困難。烯烴的C=C雙鍵由一組C-C σ鍵與一組C-C π鍵構成,兩個中心C原子均呈sp2雜化;炔烴的C≡C叄鍵則由一組C-C σ鍵與兩組C-C π鍵構成,儘管比烯烴多一組π鍵,但兩個中心C原子呈sp雜化,電負性比前者大,因而與電子結合更為緊密,不易給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