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確定韓國食物官方外語翻譯 「泡菜」一詞保留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5月14日報導,針對韓國料理在中英日三國語言中出現的翻譯錯誤,韓國國立國語院14日發布了200多種主要韓國飲食的三種語言的標準譯名。此前韓國餐館曾因菜品的翻譯鬧笑話,部分餐館的菜單上「??」(生拌牛肉)直接被翻譯成「six times」。
韓國國立國語院從2013年起,聯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農林畜產食品部,以翻譯專家的意見為基礎,廣泛收集市民意見後,制定了這份標準譯名。翻譯標準中羅列了包括飯、粥、湯、蒸炒和煎炸等20個類別的食物,均是外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韓國料理。
為使譯名達到最大程度上的準確,韓國料理在各國的翻譯也遵循了不同的規則。比如「???」一詞,雖然在英語表達中均被翻譯為「Bibimbap」,但在習慣使用表音文字的日本,韓國官方選擇了羅馬音標註的方法,將其翻譯為「ビビンバ」,以求達到展現該詞原始發音的效果;而在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國,則將其翻譯為「拌飯」,將「拌制而成的飯」之意表現了出來。
但在韓國的代表食品「??」中文譯法上,韓國官方採取了保守態度。「??」在中國一直被譯為「泡菜」,但韓國通過對比研究後表示,「??」與「泡菜」的含義不同。之前韓國農林部曾公布了「辛奇」一詞,並將其作為 在中國的商標名稱。但在此次翻譯標準的製作過程中,韓國官方考慮到「辛奇」一詞在中國的傳播度尚未得到確認,因此決定暫時將「泡菜」一詞保留。
韓國國立國語院一名相關人士表示:「由於不遵循羅馬音標規則,經常會出現一些很荒誕的翻譯。在社交網絡中這些錯誤翻譯也曾成為人們的笑料。因此,有必要制定出一套官方的翻譯標準以供參考。」(實習編輯:王瑋欣 審稿:李小飛)
來源:環球網
編輯:謝淑榮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