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翻譯的認知觀和翻譯策略

2021-01-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隱喻翻譯的認知觀和翻譯策略

2017年09月30日 10:32 來源:《社會科學戰線》 作者:陳雪 趙巖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認知方式;隱喻認知觀;隱喻翻譯;翻譯策略

作者簡介:

  摘  要:隱喻作為人類認知方式,具有文化同質性和差異性特徵,是人類最普遍的認知活動。隱喻的認知共性為隱喻翻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其差異性也使隱喻翻譯研究受到制約。從認知角度出發,根據隱喻翻譯的認知本質和不同認知結果,採取不同的隱喻翻譯策略,才能有效地傳譯源語和目的語譯文信息,完成隱喻和翻譯這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

  【作  者】陳雪[1] 趙巖[1,2]

  【作者單位】[1]吉林師範大學外語部,吉林四平136000 [2]吉林大學文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關 鍵 詞】認知方式 隱喻認知觀 隱喻翻譯 翻譯策略

  【基金項目】吉林師範大學教育基金重點項目(JSJK201403).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趙珊)

相關焦點

  • 翻譯中回譯和隱喻的處理
    該譯題涉及一種新興現象「帕客」,帕客倡導「少用紙巾,重拾手帕」的理念,了解這一背景有利於翻譯「鮮明的旗幟」一語。在中國,旗幟容易和政治運動相聯繫,在英譯時可以淡化這一個概念,這裡旗幟就是帕客的標記,所以可以譯為a staring badge。兩個「帶領」形成對照,所以使用while一詞連接。
  • 譯見||文旭:認知翻譯學:翻譯研究的新範式
    3.2 思維是富有想像力的 思維是富有想像力的,因為一些非直接來源於經驗的概念往往是運用隱喻、轉喻和心理意象的結果,所有這些概念都超越了對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或表徵。正是這種想像力才產生了「抽象」思維,並使心智超越了我們所看到和感知到的一切。這種想像力也是不能脫離身體的,因為隱喻、轉喻和意象都是以經驗(通常是體驗)為基礎。
  • 隱喻研究:從語義走向認知
    萊考夫和詹森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在體驗哲學基礎上提出隱喻映射理論,強調思維和概念系統基本上是隱喻的,隱喻是人類認識和表達世界的一種方式,隱喻是認知的本質,開啟了隱喻研究的認知時代。以上在語言學視域下對於隱喻進行的研究,突破了之前僅僅把隱喻作為一種表情達意的修辭手段的局限性,對隱喻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即隱喻是人的認知和思維工具。
  • 中國傳統戲曲的隱喻翻譯——以許譯崑曲《牡丹亭》為例
    在這些譯本中,西方翻譯家和中國翻譯家的作品風格迥異,特別是在對原文一些修辭手法的翻譯處理上差別很大。許淵衝與許明合譯的Dream in Peony Pavilion是《牡丹亭》的第四個英文譯本,其翻譯手法細膩,譯文極大程度上呈現了「音美、形美、意美」的結合。隱喻在傳統的語言學研究中被視為一種修辭方法。
  • 理解複雜轉喻現象 提高唐詩翻譯質量
    從認知觀談轉喻研究轉喻現在被普遍認為是認知主體概念化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研究經歷了修辭、語義和認知三個不斷深入的階段。認知觀照下的轉喻,可按照源域到目標域間的映射頻率而分為兩類:簡單轉喻和複雜轉喻。 對詩歌譯者提出挑戰譯詩之難體現在很多方面,複雜轉喻的翻譯就是其中之一。釐清制約翻譯這些現象的因素頗為重要。首先,譯者對複雜轉喻的敏感度影響著這些轉喻現象的處理方式和結果。譯者複雜轉喻的敏感度是其複雜轉喻翻譯能力的重要參數,這與譯者的百科知識、詩歌背景知識以及修辭知識等有關。
  • 商務英語及物性隱喻句及其翻譯研究
    運用及物性隱喻理論,探討英語隱喻式存在句「there+be」的功能及表達類型,並從英漢對比和語義結構分析的角度提出商務英語隱喻式存在句「there+be」的理解和翻譯方法。  【作  者】常虹[1]  【作者單位】[1]湖州師範學院求真學院,浙江湖州313000  【期  刊】《湖州師範學院學報》 2020年第5期  【關 鍵 詞】及物性隱喻 商務英語 存在句 翻譯
  • 解讀譯者行為批評視域下的翻譯忠實觀
    「忠實」僅限於語碼轉換和意義再現層面,即翻譯的基本層;是單維的對靜態文本的比較,旨在證明譯文和原文的相似度,堪稱對原文靜態意義的解讀策略,屬文本批評視域。譯者行為批評中的「求真」與「務實」互相制約,是對意志體人的行為之動態描寫,是多維、立體的,處於翻譯之高級層,是「怎樣譯」的翻譯策略,屬人本批評視域。
  • 略論翻譯風格與翻譯目的論
    這裡說的有些抽象,解釋一下就是說這裡並非需要過多考慮原文的形式功能,但翻譯時也不能忽略其中的expressive和appellative功能,expressive功能具體表現在隱喻的使用上,而appellative則表現在作者對大學生就業的關注態度中。雖然如此,翻譯最終又必須具有整體觀,所以這又給經驗型譯者提供了良機。下面著重談一談其中的幾個隱喻所涉及的翻譯問題。
  • 基於筆譯員勝任力的職業翻譯人才培養
    到了20世紀90年代,Deslie在Bausch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翻譯能力的構成要素:語言能力、譯者能力、方法能力、專業領域能力和技術能力(轉引自Echu&Dasse,2010)。貝爾(Bell,1991)認為, 翻譯能力是多種能力的整合, 即包括由目標語知識、源語知識、文本類型知識、對比知識、現實世界知識以及編碼和解碼技能綜合而成的一種交際能力。
  • 黃忠廉:翻譯思想≠翻譯理論
    多數研究者將其定位於「思想」,常冠以「論」「觀」「說」等標記,即便如此,論及其翻譯思想時也有不一致之處,如例(1)中「論」「觀」並用, 還出現了「『神似' 論翻譯觀」疊用。又如例(5)中「理念」與「理論」同指。與傅雷不同,嚴復的翻譯思考則是另一種待遇。他的「信達雅」三字說,歷經百年, 因眾多名家推崇, 儼然成了「翻譯理論」, 嚴復自然成了翻 譯理論家。
  • 科技英語文章的準確翻譯策略
    翻譯是一個理解與表達的過程,科技英語翻譯也是如此。翻譯科技英語文章時,需要根據科技英語的特點,透徹理解原文意思,並能夠準確地用譯文語言表達出來。下面,藍譯編譯從科技詞彙、名詞化結構、非謂語動詞、數詞、被動語態、長句子等的方面探討科技文體的翻譯策略。
  • 目的論視角下的英語科技論文翻譯策略
    由於英文科技論文內容的表述要求比較理性和客觀,沒有摻雜過多主觀感情色彩,所以在對其進行翻譯時,在語言形式和文章體裁的選擇上要能夠與之契合,使其表述實際事實與客觀現象的這一功能能夠得到更好地體現,切不可過於抒情。
  • 範式與翻譯
    最後說一下battle cries,它原本是指軍隊作戰時的吶喊聲,這裡借用為球隊的戰鬥口號,實際上,足球就是戰爭的隱喻和延續的道理全世界人都懂,所以這裡翻譯時完全可以借用軍事用語直譯。但對於翻譯研究和實踐而言,對文言文的使用是英譯漢遵循漢語規範、是翻譯順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嚴復「信、達、雅」理論中對「雅」這一標準的實踐。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翻譯時適度的使用文言句式和詞彙可以為翻譯添色,這是不爭的事實。整體的文言翻譯大多數時候是沒有必要的,那樣就違背翻譯即交流的原則,用了古文可能造成的結果是,英文原文本來能看懂的,結果譯成中文看不懂了。
  • 基因的轉錄和翻譯
    通過視頻了解這個精巧的動態過程吧。基因的轉錄和翻譯這個視頻可以看出每一個生命活動都是十分精巧的,我們來分析一下「基因表達」的精巧之處在哪裡呢?「精」——準確性1、轉錄過程中嚴格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DNA中A、T、C、G對應RNA中的U、A、G、C,保證信息能準確從DNA傳到信使RNA中,為後面的翻譯打造正確模板。
  • 王岫廬:翻譯中的涵化之反思
    涵化理論主要研究移民思維、情感以及交流方式適應新文化的轉型過程,近年來關於這一適應過程的描述和理解,出現了從單向線性到互動多維的轉變和發展。翻譯作為一項跨文化交際行為,直接見證了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觸、交流、融合乃至創新的過程。目前翻譯研究將涵化等同於歸化策略的觀點,沒有擺脫以單向線性的思維看待文化適應的陳舊模式。
  • 石油翻譯_譯邦達翻譯信得過的品牌
    石油翻譯,譯邦達翻譯信得過的品牌,成立以來,我們先後成功地為國內外企業、國家政府機關、海外駐華機構及各大金融機構、使領館提供了數以萬計的翻譯項目及語言本地化解決方案,深受中外客戶的讚譽和好評。石油翻譯, 這樣才能使讀者真正了解術語的含義。
  • 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範式
    教化功能使「忠實」屈居次席書中通過理論反思、個案研究和譯本比較,探討了兒童文學的雙重功能、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突破性的方法,以及譯本「風格的可接受性」和「對話式翻譯」策略等問題。兒童文學具有娛樂和教育雙重功能,在文學多元系統內部處於邊緣地位。由於譯本目標是小讀者,他們對譯本接受具有特殊性,因此譯本傾向於「融入」目標語言現有的文化系統。
  • 隱喻,「英語思維」的入口
    有時它是車,有時它是船(觸礁),有時它是火車(脫軌),有時它是飛機。……受這個被分手女生的啟發(後來這個女生讀了博士,嫁了很好的人,還成為了萊考夫的同事),萊考夫深入研究了日常語言中的種種比喻表達,在兩年後和馬克·詹森合作寫出一本《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震驚學界。
  • 「翻譯」與「救贖」:劉宇昆的語言科幻
    雖然這部作品從其所帶來的效果來看是很具有衝擊性的,但是正如日本思想家中澤新一所說,其語言觀基本可以說是一個「擴張版薩丕爾-沃夫假說」,亦即「語言決定了人的認知結構」這一觀念體系,譬如奧威爾《一九八四》中的「Newspeak」採用的語言觀也是建立在這一假說之上的,從這一點來說,特德姜的語言觀其實是完全在語言科幻傳統的內部的。
  • 字幕翻譯的流程和方法有哪些?
    下面小編分享一篇有關字幕翻譯的流程和方法的文章,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流程字幕翻譯流程一般為:任務分工→視頻源下載→聽錄原音字幕或下載源語言字幕→字幕翻譯→校對。大多數情況下還需要後期製作。如提供的源語言視頻已帶有字幕,可根據字幕文件確認字幕內容,並將其準備成易於翻譯的格式(通常存儲在Word文件或其他文件格式)。得到翻譯、校對的字幕後,應根據源語言視頻中字幕顯示字體、效果和顏色及目標語言種類,選擇可支持的軟體添加對應的目標語言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