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工作的時候,我的能力、學歷都得不到老闆的認可,每一件事都做不到讓人滿意。
老闆說的話總是毫不留情:「你看看你會什麼,能做好什麼」。
我知道自己真的不行,但不否定自己,就沒有人能否定我。
我只在心裡告訴我自己,「能力可以提高,不會的東西可以自學,只要給我時間一定能做好」。
正是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堅持了下來,並最終得到別人的肯定,「是的,我確實行」。
那時我不知道這屬於什麼思維,又是從哪裡獲得這樣的思維。直到我閱讀《終身成長》這本書,我才了解到〖成長型思維〗這一具有前瞻性的理念。
全球獎金最高的教育獎項「一丹獎」獲得者——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把人的思維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認為人的天賦和才能從出生那天起就被決定了,是不能改變的。成長型思維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培養得到提高的。固定型思維的人通常不喜歡接受挑戰,常常向困難妥協投降成長型思維的人通常將樂於接受挑戰,並積極地去擴展自己的能力固定型思維的人常常固步自封,不接受變化成長型思維的人擁抱變化,從變化中尋找機會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常常會面對失敗、困苦、瓶頸,了解成長型思維對我們來說很有幫助。
不會的知識積極主動學習,會成為不可貌相之人
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這種思維會讓你終身受益。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今天你學過的知識可能解決不了明天出現的問題。
這個時候積極主動學習的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
曾經有記者採訪李嘉誠,」如果您想要去開展一項新的業務,您會怎麼做。」
我會從相關書籍中學習。
我們對於李嘉誠先生終生學習的習慣都有所耳聞,他幾乎每天都會看報紙、讀書,他一直保持著學習的興趣和激情。
今天,我們處在網際網路的世界,學習的成本大大降低,學習的效率大大的提高。唾手可得的書籍、海量的網絡資源可以供給我們學習。
如果我們還說我們沒有東西可以學,沒有機會學習,那麼只能證明我們在為我們的懶惰尋找藉口。我相信,一個終生學習的人才不會被這個社會淘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次失敗,你應該看到的是下一次的成功,而不是這一次的得失
一次失敗,有的人會想到失去掌聲和鮮花的痛苦;有的人會積攢失敗的經驗和心得,為下一次成功鋪平道路。
思維的不同決定著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
就像我一樣,當我面對老闆無比刺耳的批評時,可以說我是一個失敗的人。我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每一件事做的都不是盡善盡美。
這時候我也可以甩手不做,離開這個老闆,到一個充滿讚美聲、欣賞自己的老闆身邊。這種想法或許沒有錯,但對於自己的成長來說沒有好處。
高能力、豐富的知識這是得到讚揚和成功的保證,沒有這一點作為保證,讚美和欣賞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力不足會暴露,知識的匱乏會顯現,失敗會捲土重來。
從失敗的第一次開始,就反思自己的錯誤,從失敗中積累經驗,這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
「牛仔大王」李維斯的西部發跡史中曾有這樣一段傳奇:當年他像許多年輕人一樣,帶著夢想前往西部追趕淘金熱潮。
一日,突然間他發現有一條大河擋住了他前往西去的路。苦等數日,被阻隔的行人越來越多,但都無法過河。於是陸續有人向上遊、下遊繞道而行,也有人打道回府,更多的則是怨聲一片。
而心情慢慢平靜下來的李維斯想起了曾有人傳授給他的一個「思考致勝"的法寶,是一段話:「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個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
再次回到大河邊,一個點子突然湧現。他想:"如果自己製造一條小船,幫其他的人擺渡過河,會不會很成功「。
靠著擺渡他賺的了第一桶金,從失敗中尋找經驗,人生的第一筆財富就這樣獲得了。
如何獲得成長型思維
如何獲得成長型思維,曾經的我沒有接受過什麼系統性的教育。只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母親時常告訴我,人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任何事你都可以嘗試。只要能肯努力,你可以成為任何人。」
或許正是努力、奮鬥價值觀的薰陶讓我獲得了成長型思維。
如今投入教育事業的我,對於讓孩子獲得成長性思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最好停止喋喋不休的評價孩子或學生的智力和天賦,這樣會讓孩子更執著於展現自己的智力和天賦,損害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表現。
成年人經常喜歡說某一個孩子聰明有天賦,為了維護聰明和天賦的標籤,很多孩子會懼怕挑戰。
因為學生做對一道題,老師就誇她聰明;為了維護自己聰明的標籤,當遇到他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時,就會急於隱藏。害怕被人得出自己不聰明的結論。回憶自己上學那時,事實的確如此。
作為成年人,首先要有信心,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無限的潛力,他們一定會成長。我們不能幫助他們努力,但是我們可以挖掘他們努力的潛能。表揚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怎樣的表揚才能讓孩子獲得成長型思維?
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努力本身、採取的策略、集中精力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這種表揚會讓孩子們明白他們努力的過程可以帶給他們成長和知識,而並不是憑藉他們天生的能力獲得的。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告訴我們,其實每一個人同時具備成長型思維和固定性思維,是特定的事件和情景觸發了其中一種思維方式。我們不能完全消滅固定型思維,但是我們可以培養自己擁有更多的成長型思維,用成長型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