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前沿,目前,在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王任直教授、馮銘教授團隊的努力下,神經外科臨床應用AI技術(人工智慧),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水中月、鏡中花」,而是已經「落地開花」。在某些病種上,AI技術能夠實實在在地服務臨床,以最終造福更多患者。
以基層神經外科最常見的高血壓腦出血手術為例,其病死率高達35%-40%,存活的患者往往也會遺留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嚴重地威脅著國民的健康。
高血壓腦出血是否手術幹預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血腫量,而目前常規採用的多田公式只能測算圓形或橢圓形的血腫體積,但對不規則形狀或根本就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的血腫,目前根本無法準確測算,只能是大體預測。
對此,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王任直教授、馮銘教授團隊合作研發的AI技術已經能夠一鍵計算出所有類型的血腫體積,並且這項技術正在產品化。
近期,王任直教授在北京協和醫院接受了神外前沿新媒體專訪,談話內容如下(文字為要點提煉,全文請瀏覽視頻):
神外前沿:為何關注人工智慧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應用?
王任直:醫智融合將開啟神經外科循證醫學的新時代。目前的醫學處在發展中的瓶頸期,如果把先進的科技應用到醫學中,一定會對醫學發展有所幫助,同時會顛覆現在很多人對疾病的認識及診療模式。
以垂體腺瘤為例,現在有很多問題,醫生是無法給患者以滿意答覆的。比如,對患者的狀態沒有準確的評價,對疾病的進展沒有精準的預測,大部分情況下只能憑藉醫生的經驗來判斷。智慧醫療或者叫人工智慧技術引進以來,就有可能幫助醫生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神外前沿:是否有具體的應用案例?
王任直:舉個例子,高血壓腦出血是最常見的疾病,對國人健康產生巨大威脅,其致殘率致死率都是最高的。我們目前只能根據病人狀態分成輕、中、重三種類型。如果利用影像分析等技術,就可以快速診斷患者是否是腦出血,是否是高血壓腦出血,出血部位和出血時間,是否會繼續出血,出血周圍有沒有水腫,水腫對顱內壓有什麼影響,中線有沒有移位等。
再比如,高血壓腦出血的穿刺抽吸,要等到血塊變成血液狀態時才有效,但是目前醫生無法根據經驗和肉眼判斷,而AI技術現在就可準確判斷出來。
一句話,大家不再只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治療,而是有準確依據的治療,進而能夠提高整體療效。
神外前沿:高血壓腦出血中的AI技術,目前最有可能產品化落地的是哪一項?
王任直:腦出血的血腫體積,目前臨床上常規使用多田公式來計算,只能計算圓形或橢圓形的血腫,但對不規則形狀或根本就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的血腫,我們根本無法了解血腫的體積,只能是大體預測一下。
但血腫體積對決定是否手術非常關鍵,我們現在通過合作研究,已經研發出相關技術,只要輸入CT等相關數據,點擊一個按鍵,幾秒鐘就能計算出血腫體積和所處部位。這些技術目前正在產品化,解決了血腫測量難題,也希望基層醫生都能享受到這項技術成果。
神外前沿:還有哪些技術?
王任直:我們還研發了「透明腦」技術,能夠像透視眼一樣看到顱內病變所在的位置,而且不用帶VR眼鏡。
王任直 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教研室主任、 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常委兼秘書長,多種國家和省市基金項目評委。擔任《中華醫學雜誌》、《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現代神經疾病》、《國外醫學腦血管病分冊》、《Brain Research》等國內、外多家醫學專業雜誌編委和論文評閱人。從事神經外科工作20餘年,尤其擅長於垂體腺瘤、顱咽管瘤、顱底腫瘤、腦幹腫瘤、腦血管病、脊髓髓內腫瘤等疾病的治療。在垂體性疾病、顱咽管瘤及腦血管病等方面有獨到之處,開展了內鏡輔助擴大經蝶竇入路治療垂體腺瘤及其他鞍區腫瘤切除術的解剖研究和臨床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在神經幹細胞移植及VEGF基因的臨床前期研究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垂體腺瘤的基礎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863」項目2項、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研究1項等,此外還承擔衛生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市的多項科研課題。已經在《Clinical Hemorheological Microcirculation》、《brain research》、《Neurological Research》、《Journal Neurosurgery》、《Neurosurgery》、《中華醫學雜誌》等發表論著100餘篇,主編及參與編寫醫學論著8部。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發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馮銘 副教授,北京協和醫院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任中國醫師協會醫療大數據學組副組長,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神經科學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智慧醫療分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智能開發和應用學組委員、中國垂體腺瘤協作組委員、中國卒中學會複合介入神經外科分會委員、中國神經學會委員。對神經外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掌握全面,熟悉神經外科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垂體腺瘤、顱咽管瘤、腦膜瘤、生殖細胞腫瘤的疾病的顯微外科手術及神經內鏡手術、術後個體化管理及規範隨訪。2015年組織協調撰寫了我國第一個庫欣病診治專家共識。
神外前沿-科技推動學科進步,投稿郵箱 shenwaiqiany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