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論與人的自由作何選擇?讓命運與自我聯袂演出! | 思維課堂

2021-02-19 知無知

如果把這個故事當作一個思想實驗,我們可以論證一下接受宿命論是否合理。

宿命論則認為,不管我們做什麼,都不能影響預定事件的發生。

其實更準確地說,宿命論也相信有原因,只不過不是物理的自然的原因,而是冥冥之中的神秘因素。這些超自然的原因是無法用人的理性和因果規律加以解釋的,所以在宿命論看來,命運既是偶然無常的,又是必然註定的。

對宿命論的反對主要基於兩個理由,一是經驗論證,二是邏輯論證。

似乎缺乏對宿命論有利的經驗證據。在日常經驗中,並不是「無論我做什麼,都絲毫不影響未來事件」。相反,有數不清的情況表明,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可以影響接下來發生的事件的。

許多人雖然相信命運不可改變,但又偏偏愛去算命。算命其實是一種矛盾的心態,在知道未來如何以後,算命者並不是消極接受,而總想在當下做出某些行動以改變那些不好的未來。

可見,沒有人能成為一以貫之的宿命論者,就如同沒有人在生活中能成為真正的懷疑論者一樣。

即便一切都已註定,也從來不會有人拒絕做任何舉手之勞的小事來幫助自己。

所以,宿命論者最終還是會用「人在做,天在看」;「算得了命,算不了運」等託詞來為自己不甘命運安排而做出積極行動而辯護。

真正必然的真理只包括矛盾律(A一定不是非A)、同一律(A一定是A)和排中律(A或非A必有一個為真)。

而對於「你未來將會如何」的陳述,其實只是偶然的真理。

比如,即便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所有人都會死亡,也不意味著「你未來將會死亡」這個命題是必然的真理,它只是事實上的歸納,在邏輯上仍然是可能為假的陳述。

未來就是尚未到來。只要未來沒有發生,你就不能說它是必然的。

看來,支持宿命論觀點的論證失敗了。

所謂的本質主義思維,是指用本質的單一取代現象或生活本身的多樣性,用結果的不可改變的確定性掩蓋了過程的豐富性和可能性。

人生於土,歸於土,並不意味著人就是土;一切最終都是虛無,並不意味著人們在虛無背景下的行動和選擇全然是無意義的。

因此可以說,宿命論犯了範疇混淆的錯誤。宿命屬於「是什麼」(what)的範疇,而行動屬於「如何是」(how)的範疇。

人們之所以做事,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改變結果,而是為了改變自己,彰顯自由,並最終證成自己。

相關焦點

  • 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世界的無限可能
    我們必須相信自由意志,我們別無選擇。——艾薩克·辛格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康威和西蒙·柯辰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這個定理如下:如果存在有自由意志的實驗者,那麼基本粒子也有自由意志。那麼,真的有所謂自由意志麼?如果未來可以預測,那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一切已定在在皆定,一切都是時間中事的宿命論!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追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造!一切現象都是心中幻象!外在一切都是內心的投射!盡人事聽天命!什麼是定數,什麼是變數?找到那循去的一?
  • 淺談諾蘭《星際穿越》:自由與宿命,超脫時空
    因此,即使庫珀不斷告訴自己與子女,人必須接受命運的巨輪,順應時代的洪流來學習適應,但心中那份執著卻從未熄滅。以此來說,庫珀的希望之火雖然飄逸,卻堅毅地長存在心中,而這也讓庫珀面對NASA的現身表態時,即使有所猶豫,還是受到內在熱情而驅動,最終選擇踏上可能一去無返的冒險旅程。
  • 科學解讀:宿命論
    宿命論最早源自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以及東方文化,當時的人類感受冥冥中蒼天與人世的變化,而覺得其中有一些必然的定數。認為在人類諸多的神秘變化的命運現象中存有一些定數,這些必然法則的定數即是組合世間諸法相的基本力量。北周無名氏《步虛辭》:「宿命積福應,聞經若玉親」。
  • 人的思維方式中內容的自由能在
    我們所討論的人的思維方式中,內容事物,即質料性質事物的自由能在的自由定義,絕不是西方疫情不戴口罩的自由,也不是不允許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戴口罩的自由。人的思維方式中,內容物的自由能在,是思維方式的思維內容的自由能在的人的主觀自由選擇,是人們選擇思維內容事物的自由。
  • 我們的命運早就被決定好了嗎?——對宿命論的一些思考
    更有甚者,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被決定好了的,無法改變,但我們的命運真的是早就被決定好了嗎?這樣一種宿命論真的對嗎?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自然界的許多事物間都存在相互聯繫,甚至是因果關係。如果就自然界有因果關係的那些事件來看,這樣的決定論似乎是對的,即在前的事件作為因必然引出在後的事件作為果。
  • 量子力學可以證明「宿命論」是錯的?
    最近幾期內容我主要圍繞「多重宇宙論」講解,其中可以用多重宇宙論可以解釋「薛丁格的貓」,也就是可以解釋微觀粒子的「疊加態」,但是目前這個理論還沒辦法通過實驗來證實,所以大部分物理學家對這個理論不感興趣,但是今天我要談談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到底對我們人生有啥意義?
  • 三二 | 自由只是幻覺?決定論的世界
    「真的有命運嗎?」「這輩子難道就是這樣?」…… 其中,關於世界、命運、未來是否註定,亦即決定論,是科幻鍾愛的母題。當決定論發展到極致,人就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人們自認為出於自由意志所做的選擇,實則也在一系列精準而機械的「因果鏈」中。腦科學研究者們,曾做過許多實驗,結論出乎意料——人在意識到自己做出某個決定前,大腦已經發出了某種相應指令。從這個意義上,人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反而更像是大腦的傀儡。
  • 宿命論!你的命運在你剛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
    原生家庭——宿命論還是向前看提起原生家庭,很多人會用「痛點」、「遺憾」、「逃避」來形容。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有沒有可能,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呢?有沒有可能,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呢?因果論你沒得選或者是你以為你有的選,但是其實你不是真的在選。因為你就是這麼一個人,而這件事情很早就已經被決定了。
  • 俄狄浦斯悲劇與自由意志的彰顯
    古希臘斯多葛學派與伊壁鳩魯學派之間曾發生過一場著名爭論:如果宇宙中充滿了由必然命運決定的因果鏈條,那麼人們還能自由地選擇嗎?斯多葛學派認為,並沒有偶然性這樣一種東西,自然的過程是嚴格地為自然律所決定的;在必然的因果律支配下,人類談不上有自由意志。
  • 星座的真正含義,古典和現代佔星的不同,宿命論與自由意志
    我們總是會在網上看到關於每種星座人的性格介紹,各種五花八門的排名,愛情配對,運勢分析,從每周到每日不計其數。好玩的是居然還有搞笑指度的pk比賽,不禁令小夥伴直呼有趣。這些內容含有很多的娛樂成分,所以嘞,有時候也招來了一些爭議。
  • 論定域實在表象性與宿命論終結的必然性
    人們經常糾結的一個問題是,宿命論是否成立?有人可能好奇,這和物理學定域實在與非定域實在矛盾有關聯嗎?答案是肯定的。昨天發表文章中,我曾提到著名的拉普拉斯決定論。根據拉普拉斯決定論不難看出,其實質就是所謂的宿命論。顯然,人自出生一刻起就是宇宙全部原子衍生出來的。既然所有原子的確切位置和動量原本都是確定的,那這些原子構成的每個人的一生就成為完全註定的了。那人還需要努力嗎?人的主觀能動性就不可能發揮任何作用了。另一方面,結合物理學定域實在本質分析可知,拉普拉斯決定論本質就是非定域實在的終極推論。
  • 哲學中的預先決定論與自由意志的矛盾
    人類的行為反映了我們的欲望,每個動作、欲望、思想皆源自遺傳或是環境,人的行為都是可以預測或推論的,自由意志不在適用。然而,無論是從文化中自由或是從過去學習經驗自由,都無法支持為什麼人的行為不會完全統一,即使是動物也是有各式各樣的行為。另外有兩種比較不具說服力的說法就是宿命論以及前定論。
  • 自由意識與宿命論的對決
    決定論(宿命)與非決定論的討論挺有意思的。可預測,指準確預測,與決定論確實是可以分開的。比如,希特勒決定進攻蘇聯,史達林未能預見。只要觀察是有限的,可測不可測不能說明決定非決定。  自由意志就使事情更複雜了。有自由意志使(假設)具有全局觀測能力的人(神?),也失去準確預測能力,並使決定論(宿命論)失去立足之地。  在討論決定論問題時……講的預測只討論準確預計。
  • 想要真的擁有自由意志,還是要學習佛法!
    首先,佛教的因果觀與宿命論的因果觀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世界的運行邏輯是你上述的那種宿命論必然因果,那麼肯定沒有自由存在的空間。   古印度六師外道之中有一位末伽梨拘舍梨,就是宿命論之自然論者,他與他的門徒主張人生的一切際遇都是自然產生,命中注定,所以就不需要再努力的修行。
  • 人類在任何時候都享有自由的意志,卻總是甘願成為《思維的囚徒》
    「當代人所面臨的威脅是生活沒有意義,或者可以稱其為『空虛的生活』」——維克多.弗蘭克爾很多人迫於生存,做著不喜歡的工作,與討厭的人交往;好像總是在妥協,感覺夢想永遠無法實現……生存的壓力使人焦慮、不安、煩躁和空虛。這是當代大多數人的狀態,像宿命,又好像被困在了無形的牢籠之中,無法掙脫。
  • 宿命論和自由意志的矛盾,關於唯物論的幾個問題
    (2)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甚至,若心智、思考的行為只是所謂的附帶現象,那麼是不是代表著人並沒有「自由意志」?舉例來說:我今天該吃蘋果還是橘子好呢?在斟酌考慮之後,我決定要吃蘋果。在這樣的例子裡,我似乎是有自由做決定的意志,然而以唯物論者的觀點,我的選擇仍然受制於物理的定律。反唯物論者質疑:人類有自律的行為,也就是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們具有心智、思考的能力。不過我們可以發現,反唯物論者已先預設有心靈的存在了,才有這樣的推論,因此並不合乎邏輯。
  • ——葛四友《哲學思維導論》通識課
    二、課程內容:整個課程將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課堂的講解(學生要求提前預習相應內容),內容會從三個基本層面來展現哲學思維的獨特性,第一個層面是闡述與介紹哲學思維與方法的基本特點;第二個層面是從個人同一性、自由與理性等增強對人的認識;第三個層面則是從人性角度來考慮國家
  • 所謂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識,到底存不存在,有何意義
    還有我們人類的親兄弟,尼安德特人,我們和他們的基因相差不到1%,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早走出非洲,更早佔領歐亞大陸,可是為什麼卻滅絕了呢?很多人認為是我們人類學會了社會協作,如果論團隊協作,我們可能比不上蜜蜂,蜜蜂通過八字舞,幾分鐘之內就能夠決定集體搬家,並且井然有序,行動統一。上萬隻蜜蜂不需要任何設計圖紙,能夠建造出嚴絲合縫的六角形蜂巢。
  • 斯芬克斯之謎與人的自我覺醒
    怪獸斯芬克斯用這個謎語難住了很多人,禍害一時。年輕的俄狄浦斯猜出了謎語:謎底是「人」,於是殺死了斯芬克斯,並因而被擁戴為埃及國王,並娶了埃及皇后——也就是俄狄浦斯自己的生母——為妻,最終鑄成大錯。俄狄浦斯王的悲劇構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型,它表達了人與自身的宿命抗爭而終究不得逃脫宿命桎梏的悲愴。
  • 美劇知識點:《西部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以及混沌理論和決定論
    自由意志的桎梏——宿命論在討論自由意志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個哲學派系——宿命論。宿命論古已有之,由於落後的生產力無法對抗強大的自然,人類自然而然的發展出了這樣一套理論,再往後隨著宗教的產生,人類的命運就被「交到」了神明的手中,人類自身是沒有選擇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