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二線的二線城市,廈門的房價在全國排名第四。 廈門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一直引起人們的關注。
廈門發布了《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公告稿)。 該文件屬於廈門市「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內容。 結果,廈門成為了全國較早發布「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的城市。 根據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廈門將新增約38萬套新住房,面積為2950萬平方米。
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和國家計劃明確指定的城市,廈門的GDP總量僅次於福建省泉州和福州,位居全國33位,城市人口規模最大。 排名全國第27位,與武漢,杭州和成都等強大的二線城市相距甚遠。
然而,就房價而言,根據中國住房市場平臺的數據,廈門十月份的平均單價達到每平方米48,169元,僅次於深圳,北京和上海這三個一線城市,在廈門排名第四。 全國,超過了廣州的一線城市。
公開徵求意見稿指出,廈門的房價水平與經濟增長水平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一致。 房地產市場風險仍然存在,高質量的開發要求之間仍然存在差距。
廈門俊和房地產土地評估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當地房地產行業內幕人士王崎分析。 一方面,廈門憑藉其在教育和城市建設方面的優勢,在鄰近的泉州,漳州等地吸引了大量的購買力。但另一方面,廈門的住房供應量在過去幾年中明顯低於人口和住房需求的增長速度,而且債務缺口相對較大。 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廈門的一些房屋被房地產投機者買了,一些高檔地塊被推遲,這也拉大了實際的差距。
根據數據,在``十三五''期間,廈門共提供了502公頃住宅用地,建築面積為1,570萬平方米,其中商品房,社會用房和安置房佔比 分別約為40%,40%和20%。 換句話說,廈門的年房屋供應量僅為300萬平方米。 在中國的主要城市,這種數量的股票是小盤股。
根據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廈門將新增約38萬套新住房,面積為2950萬平方米。 其中,商品房供應量約為12萬套,佔地1300萬平方米,約佔45%; 經濟適用房供應量約100,000套,佔地600萬平方米,約佔20%; 以市場為基礎的租賃房屋供應數量約為100,000套(房間),面積為450萬平方米,約佔15%; 新建安置房供應約6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約佔20%。
換句話說,在「十四五」期間,廈門的新住房供應面積將達到「十三五」期間的1.88倍。 根據王崎的分析,就交易量而言,廈門屬於「小行業」。 一旦供應增加,顯然將抑制高房價,使更多人購買房屋,價格將更加合理。
增加供應並使房價保持在合理水平對廈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王琦說,現在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吸引力不足。 它不僅吸引了外部人才,還面臨著巨大的競爭,而且其原始人才,特別是許多「第二代」人選擇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房價大大增加了吸引企業和人員的難度。 因此,廈門能否將房價維持在合理的水平對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 2019全國50個城市住房價格收入比報告》顯示,2019年,這50個城市的平均住房價格收入比為13.3,其中廈門為 22.8,排名第五。
廈門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丁長發指出,廈門目前吸引投資的最大挑戰是房價收入比過高。「高端人才可能並不重要,但低端人才無法保留。因此,只有通過增加住房供應和穩定房價,才能招募和保留人才。」
計劃公示草案提到,要加大對「三高企業」骨幹,各類人才和新公民的住房保障,解決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從業人員的住房困難。 保持房價總體穩定,並逐步使房價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 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年均增長不超過5%,房屋租賃價格年均增長不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 促進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的平衡發展。
此外,就空間布局而言,根據規劃,城市更新主要集中在島嶼上,而島外的新城市建設則應如此。 因此,「十四五」期間,廈門的新增住房供應將主要來自島外。 但是,為了加速島外的發展,還需要教育和醫療資源以加速資源從島內向島外的傳播。
王崎說,要加快島外發展,就要加快公共資源等方面的部署。
溫馨提示:理財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