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底,抓馬寶貝資深培訓師Coco前往中國兒童中心,與老師們開展為期一周的抓馬.創造力課程《不是你的錯》教育戲劇觀摩課。觀摩了老師們的課程後,培訓師Coco再與老師們開會研討課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與點評。
每一次教育戲劇的培訓都是一場頭腦風暴,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汲取與消化的過程。在這次培訓中,老師們又有些什麼體會呢?
今年的教育戲劇觀摩課由我帶領,但是今年的體會和經驗又是不一樣的,從抗拒到享受,從不明白到清晰,都給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
今年最大的改變是老師培訓後,我可以用到我的課堂中,並不是簡單的記錄。我需要做的是創造更深入的課程,我很喜歡別人說出我需要改正以及寶貴意見。抓住孩子的回答對於我來說,還是有點難,回答背後的價值觀與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後期我會針對這個點繼續研究。——解俊婷
找出故事和孩子們連接的角度,有助於我們去聽懂孩子們的話,去理解這些話背後的意義。從而幫助我們去儘量準確的翻譯孩子們的話,然後給出相應的有意義的回應。而我們有意義的回應,便是指圍繞或靠近中心的進一步引導或提問。這個過程首先需要我們敏銳的覺察力,讀懂孩子的話,並意識到下一步我們要幹什麼。進而快速找出精準的語言去進行有效追問和引導。現階段我們感覺比較困難的便是用精準的語言進行有效的追問,這可能需要大量的練習。——耿佳佳
初次接觸教育戲劇課程,初步參加公開課時是一種很迷茫的狀態,只是知道教育戲劇的大致意義是用行動表達內在的畫面、情感,是幼兒扮演劇中事物的體現,參加培訓後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
焦點,中心,故事是需要搭建的。我們需要做的是重新翻譯孩子的話,並且和孩子確認清楚是不是這個意思,將所有孩子的全部表達搭建成故事,以孩子的狀態表情等判斷孩子是否入戲,若沒有入戲就將孩子從狀態中拉出來,後在重新進入戲劇中。
教育戲劇是一個能夠培養幼兒全面素質和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希望我能在一步步的接觸融入探究的過程中,讓孩子們也能因為教育戲劇學會控制、獨立思考,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各種挑戰。——馬熠曈
引導者需要一雙可以聆聽幼兒說話聲音的耳朵,了解孩子內心真實想法與感受,關注到孩子回答問題,從而有所反饋,並可以深入問題中去探索。
老師語言準確性,所提出問題要有目的性有針對性與幼兒一起探索故事。對孩子進行保護,建立一個"他者"和很重要。——王珊
通過教育戲劇課程的學習,讓我對教育戲劇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每次上課總覺得進入故事很難,孩子們雖然能夠輸出一些東西,可是總是有點容易出戲,這次聽Coco老師講了,戲劇中老師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課程是有很多留白和縫隙的,需要老師去用自己的方法去填充,使戲劇更加有厚度,不過一定要與孩子有連接角度,聚焦中心,尤其是提問式回應,一定要界限清晰,故事內和故事外都可以討論,但一定要說清楚,運用具象語言。
比如張巖讓孩子們進入故事,擺放玩具,孩子們就很機械的去做,根本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而Coco老師卻讓孩子去思考,這個玩具的意義,他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普通玩具。而是代表了一種情感的支持。還有讓我非常感興趣的是,老師能夠幫助孩子去重新建立故事,用創造性思維去引導孩子,一起去達到更富有價值的思想境界。——張俊俊
學習了Coco老師給我們做了教育戲劇觀摩課程的分析點評,再一次用戲劇的視角去看待故事,使我學習到了如何保護入戲。
讓孩子相信,老師要用大量的時間去做好鋪墊,知道我是誰,到做些什麼要明確,要求題出具體界線清晰,如果有必要還要講敘孩子們創造的故事,有了準備與銜接,才能不會出現跳戲,出戲,鬨笑的現象。——唐麗新
從前觀摩課的記錄我只是記著一些老師上課的流程、我的一些感受、老師的部分問題。現在我知道了,觀摩課的記錄更多的是記孩子說的話以及老師提的問題、老師與孩子的相互回應,在保護建立一個他者,連接角度、敘述性語言、焦點到中心、從你覺得到他覺得、到如何保護入戲。
孩子每次的繪畫,都有著不同的意義,每幅畫的背後,都有著孩子自己內心的故事與說法。老師提問時一定要問題精準,孩子的經驗與故事才會相互串聯。——王珊珊
通過觀摩和研討,學到了很多教學中的提問技巧和如何回應幼兒,首先保護幼兒入戲是很重要的,而且老師自己也要進入到故事裡,孩子才能夠更快地進入和相信故事!
帶領者首先要清楚地梳理,知道要做什麼,思路要清晰!給幼兒的任務要明確,而且在這次觀摩學習中,我又知道了另一種的入戲方式就是:教師可以去進行敘述,讓幼兒去進入故事,給我的感受就是這樣會使幼兒更加有興趣,更加吸引幼兒。——周燁
在今天的教育戲劇研討中,我們重點去探討了上課過程中的「提問與回應」,使我受益匪淺,也進行了反思。要想對孩子們提出一個有效的問題,一定要找好連接角度,圍繞著課程的中心,問題要具體。包括對於孩子們的回應,一定要進行有效追問,從而有新的理解。這也是我一直所欠缺的,提問時不夠具體,導致了孩子們在回應時也五花八門,會偏離中心,以後在課程上我也要注意我的提問,要聚焦於中心。不斷進步,為孩子們帶來更加豐富的教育戲劇課程。——李守文
這次觀摩與教研讓我收穫多多。Coco老師設計的孩子說了什麼我們該如何回應這個環節我很喜歡,這樣很直觀地幫助老師來練習如何回應孩子,讓我知道了回應可以從感受、結果、這個行為背後的意義等方面回應孩子,從而引領孩子更深入的思考。雖然這個環節很燒腦,但是很能鍛鍊和提升老師的能力。
其次在入戲環節也收穫多多,通過Coco老師帶領孩子入戲的環節,我看到了老師要在孩子入戲前明確孩子們進入到故事裡要做什麼,以及入戲的一些要求,同時老師可以通過講述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入戲、表演,在孩子笑場時教師冷靜應對,教師首先自己在故事裡用故事裡的語言引導孩子從新回到故事中。——滕春雪
教育戲劇工作者也是在每一次學習中反思,既是教育者也永遠是學習者。感謝大家,讓教育戲劇的隊伍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