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6月1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山巒形成和地震活動都是地球巨大板塊邊界相互作用的結果。現在,超級計算機模型或可能挑戰這些長久存在的觀念。
加拿大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古代板塊交界可能仍然深藏在地下深處。儘管已經有幾百萬年歷史,它們仍然能夠影響上方的結構和特性。研究員菲利普•海倫(Philip Heron)稱「這是對板塊基本理論的潛在最重大的改變,」。
在這項研究裡,科研人員創造了地球地殼和上層地幔的模型,基於此他們提出了一張「長久的板塊構造地圖」,展示這些古代傷疤可能影響現代的過程。「這是基於我們熟悉的全球板塊地圖,後者被用在小學教科書本上。」 普斯科維克這樣說道。「我們的模型重新定義和展示的是休眠的、隱藏的古代板塊邊界,後者可能是過去活躍板塊活動地點。」研究人員利用了加拿大最強大的電腦創造了一個進化的「視覺地球」。這主要是通過創造地殼和上層地幔的數字模型然後添加「類似傷疤」的異常現象來實現的。「我們建模的範圍為1500千米寬和600千米深,但這些結構的某些部分可能只有兩三千米寬。」
這些模型解釋了地幔可能是壓力下形成山巒和地震活動的主要原因。這與早期觀念背道而馳。相反,他們認為地殼裡較淺的結構被地幔結構所壓倒。「地幔就像地球的熱力發動機,而地殼是上方的蛋殼。」 普斯科維克說。
「我們關注地球上兩大板塊相遇處未被開拓的疆域,大多數大板塊活動發生在板塊邊界,例如大西洋將北美與歐洲分開,」海倫說。「但還有很多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地震活動和成山過程。」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計算機仿真展示了地幔異常現象是由古代過程所控制的 。這些異常現象將一直隱藏在板塊交界下方,直到它們被再次激活。「對地殼下方地幔的未來探索或將導致進一步的新發現,了解地球是如何運轉的,從而更好的理解過去如何影響我們的地質的。」 海倫說。「板塊活動是所有地質科學的基礎,最終,這些信息將幫助更好的預測地震。」(艾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