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轉染的最全知識介紹,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2021-01-15 細胞之邦



定義:細胞轉染是指將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導入真核細胞的技術。

應用:在研究基因功能、調控基因表達、突變分析和蛋白質生產等生物學試驗中。

簡介:轉染,是將外源性基因導入細胞內的一種專門技術。隨著基因與蛋白功能研究的深入,轉染目前已成為實驗室工作中經常涉及的基本方法。


一、轉染的途徑大致可分為物理介導化學介導生物介導三類:

1.物理介導:電穿孔法、顯微注射和基因槍屬於通過物理方法將基因導入細胞的範例。

2.化學介導:方法很多,如經典的磷酸鈣共沉澱法、脂質體轉染方法、和多種陽離子物質介導的技術。

3.生物介導:方法有較為原始的原生質體轉染,和現在比較多見的各種病毒介導的轉染技術。

理想細胞轉染方法,應該具有轉染效率高、細胞毒性小等優點。病毒介導的轉染技術,是目前轉染效率最高的方法,同時具有細胞毒性很低的優勢。但是,病毒轉染方法的準備程序複雜,常常對細胞類型有很強的選擇性,在一般實驗室中很難普及。其它物理和化學介導的轉染方法,則各有其特點。

需要指出的一點,無論採用哪種轉染技術,要獲得最優的轉染結果,可能都需要對轉染條件進行優化。影響轉染效率的因素很多,從細胞類型、細胞培養條件和細胞生長狀態,到轉染方法的操作細節,都需要考慮。


二、常規轉染技術:

1.瞬時轉染(transient transfection):外源DNA/RNA不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中,因此一個宿主細胞中可存在多個拷貝數,產生高水平表達,但通常只持續幾天,多用於啟動子和其他調控元件的分析。一般來說,超螺旋質粒DNA轉染效率較高,在轉染後24~72h小時內(依賴於各種不同的構建)分析結果,常常用到一些報告系統和螢光蛋白,β半乳糖苷酶等來幫助檢測。

2.穩定轉染(Stable transfected):外源DNA既可以整合到宿主細胞中,也可能作為一種游離體(episome)存在。儘管線性DNA比超螺旋DNA轉入量低但整合率高。外源DNA整合到染色體中概率很小,大約1/104轉染細胞能整合,通常需要通過一些選擇性標記。如來氨丙基轉移酶(APH;新黴素抗性基因),潮黴素磷酸轉移酶(HPH),胸苷激酶(TK)等反覆篩選,得到穩定轉染的同源細胞系。

和穩的比較

瞬轉

穩轉

導入的DNA沒有整合到基因組中,而是保留在細胞核上

導入的DNA整合到基因組中

導入的遺傳物質不傳遞到子代, 遺傳改變只是暫時的

導入的遺傳物質能夠代代相傳;遺傳改變是永久的

不需要選擇性篩選

需要選擇性篩選出穩定轉染的細胞

DNA載體和RNA都可用於瞬時轉染

只有DNA載體可用於穩定轉染,RNA本身不能穩定地導入細胞中

導入的遺傳物質的高拷貝數導致高水平的蛋白質表達。

單拷貝數或低拷貝數的穩定整合的DNA導致較低水平的蛋白質表達。

通常在轉染後24-96小時內收穫細胞。

需要2-3周的時間篩選出穩定轉染的細胞克隆。

通常不適合使用具有誘導型啟動子的載體的研究。

適用於使用帶有誘導型啟動子的載體的研究。


三、轉染方式

細胞由帶負電荷的磷脂雙分子層構成,這對大分子物質來說是個不可透過的屏障,比如DNA和RNA的磷酸骨架,其也帶負電荷。為了使核酸穿過細胞膜,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技術,大致分為三類:化學方法---利用載體分子包被核酸使其呈現中性電荷或正電荷。生物方法---利用基因工程病毒轉染非病毒基因到細胞中。物理方法---在細胞膜表面產生一個瞬時的孔從而導入DNA。然而,沒有一種方法適用於所有的細胞和實驗,理想的方法應根據您的細胞類型和實驗需要進行選擇,理想的方法應具有高轉染效率,低細胞毒性和對正常生理學的影響最小,並且易於使用和可重複性等特點。

化學轉染方法

技術

優點

缺點

陽離子脂質體

1.操作快速簡單。

2.結果可重複。

3.轉染效率高。

4.可轉染DNA,RNA和蛋白質。

5.適用於生產瞬時和穩定的蛋白質。

6.可用於體內轉染。

 

1.需進行條件優化(一些細胞系對陽離子脂質體較敏感)。

2.有些細胞系不容易轉染。

3.血清的存在幹擾複合物的形成,導致低轉染效率。

4.培養基中血清的缺失會增加細胞毒性。

 

磷酸鈣共沉澱

1.便宜且容易獲得。

2.適用於生產瞬時和穩定的蛋白質。

3.轉染效率高(不限制細胞系)。

 

 

1.需要仔細製備試劑 – CaPO4溶液對pH,溫度和緩衝鹽濃度的變化敏感。2.可重複性較差。

3.有細胞毒性,尤其對原代細胞。

4.不能採用RPMI培養基,由於其含高濃度的磷酸鹽。

5.不適用於動物體內轉染。

 

葡聚糖

1.操作簡單。

2.結果可重複。

3.便宜。

 

1.對某些細胞有化學毒性。

2.只限於瞬時轉染。

3.轉染效率低,尤其在原代細胞中。

 

其他陽離子聚合物

1.在血清中穩定,對溫度不敏感。

2.高轉染效率(限制細胞系)。

3.結果可重複。

 

1.對某些細胞有毒性。

2.不能生物降解(樹枝狀大分子)。

3.只限於瞬時轉染。

 

 

生物轉染方法

病毒轉染

1.高轉染效率(對原代細胞有80-90%)。

2.適用於較難轉染的細胞系。

3.可用於體內轉染。

4.可用於構建穩定表達或瞬時表達的細胞系。

 

1.被轉染的細胞系必須含有病毒受體。

2.基因插入大小受限(病毒載體~10 kb,非病毒載體~100 kb)。

3.技術難度高,且構建重組蛋白很費時。

4.存在生物安全問題(激活潛在疾病,免疫原性反應,細胞毒性,插入突變,使細胞惡性轉化)。

物理轉染方法

電轉

1.原理簡單。

2.條件優化後可產生重複性的結果。

3.不需要載體。

4.不限制細胞類型和條件。

5.條件優化後可以快速轉染大量細胞。

 

1.需要特殊的設備。

2.需要優化電轉脈衝和電壓參數。

3.對細胞傷害很大。

4.細胞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大量細胞

會不可逆轉地損壞細胞膜,溶解細胞。

 

生物傳遞粒子傳遞(粒子轟擊)

1.不限制細胞類型和條件。

2.可用於動物體內轉染。

3.方法直接,結果可靠。

4.不限制導入基因的大小和數量。

5.主要用於基因疫苗和農業應用。

 

1.需要昂貴的設備

2.會對樣品產生物理損傷

3.細胞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大量細胞

4.需要準備微粒

5.轉染效率相對較低

6.對於研究應用成本較昂貴

 

顯微注射

1.不限制細胞類型和條件。

2.可以單細胞轉染。

3.方法直接,結果可靠。

4.不限制導入基因的大小和數量

5.不需要載體。

 

1.需要昂貴的設備。

2.有技術要求,且是勞動密集型(一次只能轉染一個細胞)。

3.常引起細胞死亡。

 

雷射介導的轉染(光轉染)

1.可用於轉染DNA,RNA,蛋白質,離子,葡聚糖,小分子和半導體納米晶體。

2.可用於非常小的細胞。

3.允許單細胞轉染或同時轉染大量細胞。

4.不需要載體。

5.轉染效率高。

6.適用於多種細胞系。

 

1.需要昂貴的雷射顯微鏡系統。

2.需要貼壁細胞。

3.有技術要求。



四、部分轉染方法的原理及步驟:

1、陽離子脂質體介導的轉染

原理:陽離子脂質體介導的轉染是目前最常用的轉染方式之一。陽離子脂質的基本結構由帶正電荷的頭基和一個或兩個烴鏈組成,帶正電荷的頭基與帶負電荷的核酸通過靜電作用形成複合物,經細胞的內吞作用進入細胞。


實驗步驟:將DNA,RNA,siRNA或寡核苷酸和轉染試劑分別在不同的管中稀釋→將兩者混合形成混合物→將形成的混合物加入細胞中,脂質體的正電荷有助於幫助複合物粘附到細胞膜上→複合物經細胞內吞作用進入細胞→檢測基因表達或沉默情況。


2、磷酸鈣共沉澱

原理:將DNA與氯化鈣在磷酸緩衝鹽水中混合形成磷酸鈣-DNA沉澱物,然後將其分散在培養的細胞上,磷酸鈣促進共沉澱物中的縮合DNA與細胞表面的結合,DNA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

實驗步驟:將氯化鈣和DNA混合,以可控的方式加入磷酸緩衝液。→在室溫下孵育,以形成極細,可溶的共沉澱微粒→將磷酸鈣-DNA沉澱物加入細胞中,後者能黏附到細胞膜表面→共沉澱物經細胞內吞作用進入細胞→檢測基因表達或沉默情況。


3、病毒轉染

原理:對於用脂質體不能實現轉染的細胞,可以採用病毒轉染。腺病毒,逆轉錄病毒和慢病毒載體已廣泛用於哺乳動物細胞體內外的基因轉染。


實驗步驟:通過基因克隆方法獲得重組病毒表達載體→轉染包裝細胞系,擴增並分離得到重組病毒顆粒→純化並滴定病毒液→轉導目的細胞(含有病毒特異性的受體)→從培養基中移除病毒→檢測基因表達或沉默情況。


4、電轉

原理:利用電脈衝在細胞膜上形成暫時的孔使核酸物質能穿過孔進入細胞。


實驗步驟:利用電轉緩衝液重懸細胞→對含有核酸,緩衝液,細胞的混合物給予合適的電脈衝→電脈衝在細胞膜上形成電勢差,誘導產生暫時的孔使核酸進入細胞→將細胞返回到生長培養基中,使其慢慢恢復→檢測基因表達或沉默情況。


五、影響轉染試驗的因素

1.轉染試劑

      不同細胞系轉染效率通常不同,但細胞系的選擇通常是根據實驗的需要,因此在轉染實驗前應根據實驗要求和細胞特性選擇適合的轉染試劑。每種轉染試劑都會提供一些已經成功轉染的細胞株列表和文獻,通過這些資料可選擇最適合實驗設計的轉染試劑。當然,最適合的是高效、低毒、方便、廉價的轉染試劑。

2.細胞狀態
      一般低的細胞代數(<50)能確保基因型不變。最適合轉染的細胞是經過幾次傳代後達到指數生長期的細胞,細胞生長旺盛,最容易轉染。細胞培養在實驗室中保存數月和數年後會經歷突變,總染色體重組或基因調控變化等而演化。這會導致和轉染相關的細胞行為的變化。也就是說同一種系的細胞株,在各實驗室不同培養條件下,其生物學性狀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導致其轉染特性也發生變化。因此,如果發現轉染效率降低,可以試著轉染新鮮培養的細胞以恢復最佳結果。

3.轉染方法
      不同轉染試劑有不同的轉染方法,但大多大同小異。轉染時應跟據具體轉染試劑推薦的方法,但也要注意,因不同實驗室培養的細胞性質不同,質粒定量差異,操作手法上的差異等,其轉染效果可能不同,應根據實驗室的具體條件來確定最佳轉染條件。
(1)細胞培養物
      健康的細胞培養物是成功轉染的基礎。不同細胞有不同的培養基,血清和添加物。高的轉染效率需要一定的細胞密度,一般的轉染試劑都會有專門的說明。推薦在轉染前24小時分細胞,這將提供正常細胞代謝,增加對外源DNA攝入的可能。一定要避免細菌,支原體或真菌的汙染。

(2)細胞密度
      細胞密度對轉染效率有一定的影響。不同的轉染試劑,要求轉染時的最適細胞密度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種試劑,也會因不同的細胞類型或應用而異。轉染時過高或者過低的細胞密度會導致轉染效率降低,乃至表達水平偏低。因此如果選用新的細胞系或者新的轉染試劑,最好能夠進行優化實驗並為以後的實驗建立一個穩定方法,包括適當的接種量和培養時間等等。陽離子脂質體具有微量的細胞毒性而往往需要更高的鋪板密度或者更多的懸浮細胞數,有的要求細胞90%匯片;而有些多胺或者非脂質體的配方則要求在40%-80%之間,總之是儘量在細胞最適的生理狀態下轉染,以求最佳的轉染效果。不同的實驗目的也會影響轉染時的鋪板密度,比如研究細胞周期相關基因等表達周期長的基因,就需要較低的鋪板密度,所以需要選擇能夠在較低鋪板密度下進行轉染的試劑。一般轉染時貼壁細胞密度為50%-90%,但這個需要參考所選轉染試劑的說明書。
(3)血清
      血清一度曾被認為會降低轉染效率,老一代的轉染方法往往要求轉染前後洗細胞或者在無血清培養基條件下轉染,但有些對此敏感的細胞如原代細胞會受到損傷,甚至死亡導致轉染效率極低。不過轉染產品配方幾經革新後的今天,對於主流的轉染試劑來說,血清的存在已經不會影響轉染效率,甚至還有助於提高轉染效率,如陽離子聚合物等,血清的存在會影響DNA—轉染複合物的形成,但只要在DNA-轉染複合物形成時用無血清培養基或PBS來稀釋DNA和轉染試劑就可以了,在轉染過程中是可以使用血清的。不過要特別注意:對於RNA轉染,如何消除血清中潛在的RNase汙染是值得關注的。胎牛血清(FCS)經常用到,便宜一點的有馬或牛血清。通常的,血清是一種包含生長因子及其它輔助因子的不確切成分的添加物,對不同細胞的生長作用有很大的差別。血清質量的變化直接影響細胞生長,因此也會影響轉染效率。新加培養基的預熱對細胞轉染很有幫助。
(4)抗生素
      細胞培養過程中往往會添加抗生素來防止汙染,但是這些添加劑可能對轉染造成麻煩。比如青黴素和鏈黴素,就是影響轉染的培養基添加物。這些抗生素一般對於真核細胞無毒,但有些轉染試劑增加了細胞的通透性,使抗生素可以進入細胞。這可能間接導致細胞死亡,造成轉染效率低。目前轉染試劑因為全程都可以用有血清和抗生素等添加劑的完全培養基來操作,非常方便,省去了汙染等麻煩。
(5)氮磷(N/P)比
      N/P比是轉染效率的關鍵(為了換算方便,一般以DNA/轉染試劑質量比表示),在一定比例範圍內轉染效率隨N/P比成比例增高,之後達到平值,但毒性也隨之而增加,因此在實驗之前應根據推薦比例,確定本實驗的最佳轉染比例。
(6)DNA質量
      DNA質量對轉染效率影響非常大。一般的轉染技術(如脂質體等)基於電荷吸引原理,如果DNA不純,如帶少量的鹽離子,蛋白,代謝物汙染都會顯著影響轉染複合物的有效形成及轉染的進行,但對GenEscort系列轉染試劑影響不大。核酸純化世界第一品牌德國QIAGEN公司提供的超純質粒抽提試劑盒,能達到兩倍2×CsCl梯度離心以上的純度效果,使您不必為DNA質量操心。此外,對一些內毒素敏感的細胞(如原代細胞,懸浮細胞和造血細胞),QIAGEN還提供可去除內毒素汙染的質粒抽提試劑盒,在質粒抽提過程中有效去除脂多糖分子,保證理想的轉染效果。但如果使用GenEscort轉染試劑,一般不需要這麼高的DNA質量要求。當使用GenEscort轉染試劑時,即使採用傳統的酚-氯仿沉澱方法純化質粒,仍然可達到非常好的轉染效果,但所用的質粒量比試劑盒純化方法的DNA用量大一些。

4.載體構建
      轉染載體的構建(病毒載體,質粒DNA,RNA,PCR產物,寡核苷酸等)也影響轉染結果。病毒載體對特定宿主細胞感染效率較高,但不同病毒載體有其特定的宿主,有的還要求特定的細胞周期,如逆轉錄病毒需侵染分裂期的宿主細胞,此外還需考慮一些安全問題(如基因汙染)。除載體構建外,載體的形態及大小對轉染效率也有不同的影響,如前面提到的超螺旋及線性DNA對瞬時和穩定轉染的影響。如果基因產物對細胞有毒性作用,轉染也很難進行,因此選擇組成或可調控,強度合適的啟動子也很重要,同時做空載體及其它基因的相同載體構建的轉染正對照可排除毒性影響的幹擾。


文章參考來源:CellMax胎牛血清

(聲明:「細胞之邦」微信平臺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資訊,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細胞之邦——剖析細胞、分子、免疫學實驗

及分享實驗培訓、講座、科研工具的平臺 

相關焦點

  • 知識分享:細胞轉染
    理想細胞轉染方法,應該具有轉染效率高、細胞毒性小等優點。病毒介導的轉染技術,是目前轉染效率最高的方法,同時具有細胞毒性很低的優勢。但是,病毒轉染方法的準備程序複雜,常常對細胞類型有很強的選擇性,在一般實驗室中很難普及。其它物理和化學介導的轉染方法,則各有其特點。
  • 史上最全無線網橋知識,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不少朋友問關於無線網橋相關的知識,今天為大家整理一篇無線網橋知識的文章,內容都是來自網際網路,小編整理編輯了一下,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註明出處即可。無線網橋知識導讀:1,什麼是無線網絡;2,什麼是無線網橋;3,無線網橋2.4G和5.8G的含義;4,無線網橋的工作原理;5,如何選擇無線網橋;6,無線網橋的安裝要求;7,無線網橋的架設方式。
  • 細胞轉染的注意事項
    哺乳動物細胞系合成可溶的,翻譯後修飾的蛋白,比細菌,真菌或昆蟲細胞中表達的蛋白更有可能有生物活性。穩定轉染的細胞可以合成大量的重組蛋白,而瞬時轉染細胞可以快速表達,迅速地合成小量蛋白。常用的細胞系包括CHO,293和COS-7。Invitrogen提供克隆的293-F,293-H,COS-7和CHO-S細胞,來源於經篩選轉染效率更高的亞細胞系。
  • 細胞轉染技術大比拼!
    細胞轉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脂質體法、磷酸鈣法、DEAE-右旋糖苷法、電穿孔法、病毒轉導法等,上期詳解了細胞轉染常用的方法-脂質體轉染的原理和步驟 等,今天做個細胞轉染技術大比拼,了解各種細胞轉染的方法優缺點,再根據自己的實驗要求選擇理想的方法,獲得漂亮的實驗結果。
  • 胚胎幹細胞轉染
    如何將一段螢光標記的寡核苷酸轉染入小鼠胚胎幹細胞中?實驗中該寡核苷酸有24個鹼基,沒有編碼蛋白質的功能,僅僅是起到誘導基因甲基化的作用。幹細胞纏繞方法有有三種,電穿孔法、脂質體轉染辦法、核轉染辦法,其中電穿孔法和脂質體轉染率僅為20%左右,核轉染法轉染率達到80%左右。
  • 淺談胚胎幹細胞轉染方法
    #胚胎幹細胞#幹細胞#科普國際上比較認可的轉染方法:核酸轉染儀是將傳統的電穿孔技術和專用的轉染試劑結合起來的產物 ,針對不同的細胞類型,採用一套最理想的轉染試劑和轉染程序,以達到最理想的轉染效率。核酸轉染儀特別適用於轉染原代細胞和難以轉染的細胞系,如T細胞及PC-12細胞系等。
  • 細胞轉染技術原理及應用
    ,DNA通過膜上形成的小孔導入 穩定轉染 瞬時性轉染所有細胞 適用性廣但細胞致死率高,DNA和細胞用量大, 需根據不同細胞類型優化電穿孔實驗條件 病毒介導法通過侵染宿主細胞將外源基因整合到染色體中 穩定轉染 可用於難轉染的細胞、原代細胞,體內細胞等 逆轉錄病毒
  • 轉染產品知多少:轉染試劑選擇工具
    轉染是將核酸導入真核細胞中的過程,是細胞生物學、基因表達和基因抑制實驗中的關鍵步驟。不同的實驗方案和技術差別巨大,我們可以利用化學方法或脂質體將核酸(DNA或RNA)高效輸送到細胞內,也可以使用電穿孔方法利用電流在細胞膜上開孔,使核酸進入細胞內。賽默飛提供了多種高質量的轉染產品,適用於各種細胞類型的轉染。如何選擇最受信賴的可用於轉染的系統,是實驗結果的重要影響因素。
  • 磷酸鈣法細胞轉染試劑盒的應用
    一、背景 磷酸鈣法細胞轉染試劑盒用於磷酸鈣法轉染細胞,適合於大多數貼壁細胞的轉染。磷酸鈣法細胞轉染試劑盒在傳統的磷酸鈣細胞轉染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提高了轉染效率,並降低了毒性。用磷酸鈣法轉染細胞,不僅可以瞬時表達,也可以篩選穩定株。
  • 細胞轉染技術集結及注意事項
    本文將從多方面來深度解讀細胞轉染技術及一系列注意事項!細胞轉染是指將外源分子導入真核細胞內以改變其基因型或表型能力的一種技術。轉染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基因的功能或基因產物,通過增強或抑制特定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並在哺乳細胞中產生重組蛋白。
  • 細胞&體內轉染新攻略
    轉染實驗方法:                    利用其自身的內吞機制:          轉染會損傷細胞
  • 磷酸鈣-DNA共沉澱法-基因轉染介紹
    磷酸鈣-DNA共沉澱法-基因轉染介紹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2015/7/28 9:00:33
  • 細胞轉染效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2.質粒DNA和轉染試劑的比率不是最優 對策:對大多數細胞而言,質粒DNA和轉染試劑的比例為1:2-1:3,一般要做優化實驗,比例從1:0.5-1:5 逐一檢測。3.質粒DNA 已部分降解或質量不夠好 對策:用好的質粒純化試劑確保質粒DNA質量,正確保存,確保質粒DNA不被降解。4.轉染試劑選擇不當。
  • 乾貨| 手把手教你做細胞轉染(含操作指南)
    那麼為了平安度過這道坎兒,選擇一個適合的細胞轉染方法才是至關重要的。轉染方法大比拼眾所周知,細胞轉染技術主要分為三大類:化學法、物理法及生物學法。但是沒有一種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即沒有任何方法適用於所有細胞和所有實驗。因而只有依據自己的實驗要求選擇理想的方法,才能獲得漂亮的實驗結果。
  • HEK293細胞在轉染實驗中的作用
    慢病毒可以感染分裂細胞和非分裂細胞,如有絲分裂後的細胞。 一、概述我們都知道,病毒缺乏複製機制,所以需要細胞來「存活」。慢病毒載體傳遞系統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慢病毒載體的生產,通常在HEK293細胞(或一些變種)。 例如,慢病毒傳遞系統的一個常見用途是插入短的髮夾RNAs (shRNA),用於RNAi介導的基因敲除。
  • 轉染產品知多少(三)——siRNA轉染試劑
    一般而言,大多數研究人員會選擇siRNA來進行RNAi實驗,因為它們可以快速上手,除了基本的細胞培養技術以外,無需特殊準備,是最常用的RNAi實驗方法。siRNA脫靶效應會導致細胞死亡,並引起分析問題。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尋找更好的siRNA轉染試劑。為了幫助大家獲得更好的實驗結果,Thermo Fisher專門開發了2類轉染試劑,用於siRNA轉染。
  • 各種轉染試劑的中文轉染方法
    或者在4-5小時後更換培養生長基也不會降低轉染活性。8.在細胞中加入複合物24-72小時後,分析細胞抽提物或進行原位細胞染色,檢測報告基因活性。這依賴於細胞類型和啟動子活性。對穩定表達,在開始轉染一天後將細胞傳代至新鮮培養基中,兩天後加入篩選抗生素。進行穩定表達需要數天或數周。貼壁細胞的穩定轉染:轉染後24小時,將細胞以≥1:10的比例傳代至新鮮培養基中,次日加入選擇性培養基。
  • 所見即所得——分享兩款超好用的轉染試劑,拯救你的細胞
    轉染是將外源核酸導入真核細胞的過程,是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大部分的生物和分子生物領域的科研黨們繞不開的話題。然而常常聽到的抱怨是"轉染效率太低""轉染完細胞全漂了""轉染後忘記給細胞換液了",真所謂辛辛苦苦實驗N多回,一夜回到解放前……眾所周知,影響轉染成功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細胞質量、核酸質量、微生物汙染、轉染試劑等。各種細胞使用的轉染條件都可能不同,現實中也並沒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案。十全十美難,十全九美卻可以通過選擇一款好的轉染試劑來實現。
  • 轉染詳細步驟大攻略
    用移液槍吸取100ul吹打後的細胞懸液於EP管中,加入900ul培養基與之混合,混合均勻後取10ul沿蓋玻片的邊緣滴加到細胞計數板上,置於顯微鏡下觀察並計算細胞接種密度。鋪板後置於顯微鏡下觀察,輕輕晃動培養板使之細胞分散均勻,室溫放置片刻放入培養箱中培養。3) 細胞轉染以下轉染操作以12孔板為例。轉染全過程於細胞間嚴格無菌操作。
  • LONZA 4D-Nucleofector LV大規模流式細胞核轉染,高效轉染T細胞
    動物細胞轉染技術多樣,包括化學法、病毒轉導、傳統電穿孔法等。化學轉染磷酸鈣沉澱法、DEAE-葡聚糖、脂質體轉染等,操作簡單快捷,但大部分原代細胞、幹細胞、細胞系轉染效率低下,僅有少數貼壁細胞系轉染較高效,批次間重複性差。使用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的病毒轉導技術,雖然轉染效率高,但轉染底物有局限,轉染的基因片段大小需<1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