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手把手教你做細胞轉染(含操作指南)

2020-11-26 生物谷


導語


上周小魚細述了影響細胞轉染效率的三大重要因素(可查看《細胞轉染率低?小心花樣式「做死」!》的文章),然而仍有不少研究僧曾在這個坑中跌爬滾打,被摔的鼻青臉腫。說到底轉染方法太過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那麼為了平安度過這道坎兒,選擇一個適合的細胞轉染方法才是至關重要的。


轉染方法大比拼


眾所周知,細胞轉染技術主要分為三大類:化學法、物理法及生物學法。但是沒有一種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即沒有任何方法適用於所有細胞和所有實驗。因而只有依據自己的實驗要求選擇理想的方法,才能獲得漂亮的實驗結果。



接下來,就對其中幾種經典轉染方法進行一一介紹。


1、DEAE-右旋糖苷法


常言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因而,當帶正電的DEAE-右旋糖苷與核酸中帶負電的磷酸骨架相遇,妥妥的火花四射,而後會被細胞膜抱團相擁並通過細胞內吞作用迎客到家。該法可用於瞬時轉染,操作相對簡單、結果可重複,但是對細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轉染時需要血清。



2、磷酸鈣法


通常穿了「隱身衣」核酸分子在「照妖鏡」磷酸鈣的作用下可形成「肉眼可見」的磷酸鈣-DNA共沉澱,可使共沉澱中濃縮DNA分子與細胞表面結合併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該法可用於瞬時或穩定轉染。然而因其對pH、溫度和緩衝液鹽濃度的微小變化十分敏感,所得結果容易出現差異,且對許多類型的細胞培養物(尤其是原代細胞)具有細胞毒性,轉染效率較差。



3、人工脂質體法


帶正電的脂質體與核酸帶負電的磷酸基團形成複合物,進而可被細胞內吞穩定轉染/瞬時性轉染。這種方法幾乎適用於所有細胞,轉染效率高、重複型好,但轉染時需要去除血清,轉染效果隨細胞類型變化大。



4、電穿孔法


有時,細胞有些「油鹽不進」,就是不開放門戶給核酸放行,此時各位小夥伴可採用一些強硬手段—電穿孔法。此法利用高脈衝電壓破壞細胞膜電位,使得DNA 通過膜上形成的小孔導入穩定/瞬時性轉染,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細胞,但細胞致死率高,DNA和細胞用量大,且需根據不同細胞類型優化電穿孔實驗條件。


其他物理基因輸送法還包括基因槍、直接顯微注射等方式。前者又稱為粒子轟擊,可將包裹著核酸的顯微重金屬顆粒告訴射入受體細胞內,適用於瞬時性轉染。該技術可需要昂貴的設備,且細胞死亡率較高。而後者則是通過精細的注射針將核酸送入胞漿中,一次只能輸送一個細胞中,適用於構建

轉基因動物

或輸送人工染色體。



5、病毒轉導法


一般,病毒介導的轉染也稱之為轉導,它為難以轉染的細胞類型提供了一種方法,可用於蛋白質過表達或抑制,是臨床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它通過侵染宿主細胞將外源基因整合到染色體中,可用於難轉染細胞、原代細胞的穩定性轉染。



細胞轉染操作指南:以脂質體為例


1.轉染前


首先,準備細胞、質粒和實驗所需試劑。細胞最好取實驗室裡已經驗證的易轉染

細胞株

,如COS-1/Hela/CHO-K1細胞,同時實驗前要重新復甦一株低傳代細胞來確保該

細胞株

未被其他細胞和微生物汙染。


選擇表達質粒

載體

如β-gal

載體

,GFP

載體

等時,要先確保該質粒能在所選的細胞系中表達良好。同時質粒純化時要注意純化過程中勿使雙鏈斷裂以及無核酸酶和內毒素汙染。


同時準備新鮮的培養基,使用前用0.22um濾膜過濾培養基來確保培養基無汙染。細胞培養過程中勿加

抗生素

,且需要不斷監測細胞的生長情況。當細胞密度達到50-80%時,可用於細胞轉染。


2.轉染中


首先,由於不同質粒和脂質體的最佳搭配比例不同,轉染前應該做預實驗來摸索一個最佳配比。作預實驗時,按照質粒:脂質體=1:1、1:2、1:3、1:4的梯度來檢測最佳轉染比例,如下表所示。



同時也需要設立對照實驗,如試劑對照:僅加入轉染試劑,可確定轉染試劑對細胞毒性。DNA對照:僅加入DNA,確定製備DNA的質量是否對細胞存在影響。空白對照:用空載體製備轉染試劑複合物(建議3:1的比例),確定轉染後細胞生理或功能的變化是源於目標基因,還是源於轉染過程本身。


其次,在正式實驗中,需要小心輕柔將lipo2000加到培養基中並輕輕混勻,避免暴力吹打,使得脂質體失效。轉染時各種培養皿添加的質粒和脂質體參考量見下表:



3.轉染後


首先,轉染24h後需要觀察轉染過程對細胞毒性情況,如果毒性較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初期細胞接種濃度太低


*轉染複合物加入量過高,因為不同細胞對轉染的敏感度不同


*轉染後6小時需更換培養基,一是lipo2000具有一定毒性,二是培養基需要更換成有血清培養基。


其次,轉染後需要對轉染效率進行檢測,比如觀察轉染後細胞螢光情況、qPCR驗證或WB檢測敲減或者過表達蛋白。


*對於β-gal表達載體:可用β-gal染色試劑盒進行細胞染色並觀察細胞。轉染效率高的細胞在染色孵育後3-4h即可觀察到,轉染效率低的細胞則需要更長的孵育時間。


*對於GFP表達載體:螢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如果細胞能在顯微鏡下被觀察到,至少需要有104-105拷貝的GFP蛋白表達,表達太弱的細胞無法鏡檢。GFP表達情況也能使用流式細胞儀進行檢測,同時可加入PI進行染色以監測死細胞情況。


最後,若是轉染後發現轉染效率不高,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增強轉染效率。


(1)復轉染,即轉染後12-24小時再次進行轉染,前提是該細胞對脂質體的耐受性較好,轉染後細胞死亡數較少。


(2)通過藥篩來殺死未轉入成功的細胞。前提是該質粒帶有

抗生素

抗性的基因。(

生物谷

Bioon.com)


附錄:轉染中可參考的數據



相關焦點

  • 實驗專欄丨手把手教你質粒轉染
    細胞轉染是指將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導入真核細胞的技術。常規轉染技術可分為瞬時轉染和穩定轉染(永久轉染)兩大類。本實驗室主要是質粒轉染、miRcroRNA轉染、慢病毒轉染、藥物轉染、多肽轉染等。六孔板、CO2培養箱、EP管、酒精燈等;無血清培養基、MEM-α或DMEM、CO2培養箱、EP管、質粒、細胞等1當六孔板中細胞密度達90%時,準備轉染,將無血清培養基、MEM-α或DMEM取出復溫並注意平衡好(以六孔板為例,其他孔板都可以按照說明書進行);2取出細胞,將培養基換成無血清培養基,放回孵箱培養;3取滅菌的EP管
  • 知識分享:細胞轉染
    需要指出的一點,無論採用哪種轉染技術,要獲得最優的轉染結果,可能都需要對轉染條件進行優化。影響轉染效率的因素很多,從細胞類型、細胞培養條件和細胞生長狀態,到轉染方法的操作細節,都需要考慮。這種聚陽離子能將各種報告基因轉入各種種屬細胞,其效果好於脂質聚醯胺,經進一步的改性後,其轉染性能好於樹枝狀聚合物,而且它的細胞毒性低。大量實驗證明,PEI是非常有希望的基因治療載體。目前在設計更複雜的基因載體時,PEI經常做為核心組成成分。
  • 細胞轉染的注意事項
    哺乳動物細胞系合成可溶的,翻譯後修飾的蛋白,比細菌,真菌或昆蟲細胞中表達的蛋白更有可能有生物活性。穩定轉染的細胞可以合成大量的重組蛋白,而瞬時轉染細胞可以快速表達,迅速地合成小量蛋白。常用的細胞系包括CHO,293和COS-7。Invitrogen提供克隆的293-F,293-H,COS-7和CHO-S細胞,來源於經篩選轉染效率更高的亞細胞系。
  • 細胞轉染效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細胞轉染效率低的原因可從以下幾方面找:1.質粒DNA或混和液中含有血清。 對策:用無血清培養基或Opti-MEM培養基。2.質粒DNA和轉染試劑的比率不是最優 對策:對大多數細胞而言,質粒DNA和轉染試劑的比例為1:2-1:3,一般要做優化實驗,比例從1:0.5-1:5 逐一檢測。3.質粒DNA 已部分降解或質量不夠好 對策:用好的質粒純化試劑確保質粒DNA質量,正確保存,確保質粒DNA不被降解。4.轉染試劑選擇不當。
  • 細胞轉染技術原理及應用
    不適用於原代細胞操作簡便但重複性差有些細胞不適用 DEAE-右旋糖苷法帶正電的DEAE-右旋糖苷與核酸帶負電的磷酸骨架相互作用形成的複合物被細胞內吞 瞬時性轉染 相對簡便、結果可重複 但對細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轉染時需除血清 電穿孔法高脈衝電壓破壞細胞膜電位
  • HEK293細胞在轉染實驗中的作用
    shRNA首先被包裝成慢病毒載體,然後轉染HEK293細胞。轉染的細胞孵育約3天,此間慢病毒複製和產生慢病毒顆粒,然後收穫,評價滴度,再轉化目標細胞。 二、關於轉染HEK293細胞維持細胞的良好狀態是必要的。HEK293細胞生長迅速,胰蛋白酶化速度快,所以不要在胰蛋白酶中長時間孵育,否則可能會有大量細胞死亡。解凍後的細胞應至少傳代兩次,然後接種進行轉導實驗。
  • 細胞轉染技術大比拼!
    細胞轉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脂質體法、磷酸鈣法、DEAE-右旋糖苷法、電穿孔法、病毒轉導法等,上期詳解了細胞轉染常用的方法-脂質體轉染的原理和步驟 等,今天做個細胞轉染技術大比拼,了解各種細胞轉染的方法優缺點,再根據自己的實驗要求選擇理想的方法,獲得漂亮的實驗結果。
  • 轉染詳細步驟大攻略
    用移液槍吸取100ul吹打後的細胞懸液於EP管中,加入900ul培養基與之混合,混合均勻後取10ul沿蓋玻片的邊緣滴加到細胞計數板上,置於顯微鏡下觀察並計算細胞接種密度。鋪板後置於顯微鏡下觀察,輕輕晃動培養板使之細胞分散均勻,室溫放置片刻放入培養箱中培養。3) 細胞轉染以下轉染操作以12孔板為例。轉染全過程於細胞間嚴格無菌操作。
  • 細胞&體內轉染新攻略
    轉染實驗方法:                    利用其自身的內吞機制:          轉染會損傷細胞
  • 淺談胚胎幹細胞轉染方法
    #胚胎幹細胞#幹細胞#科普國際上比較認可的轉染方法:核酸轉染儀是將傳統的電穿孔技術和專用的轉染試劑結合起來的產物 ,針對不同的細胞類型,採用一套最理想的轉染試劑和轉染程序,以達到最理想的轉染效率。核酸轉染儀特別適用於轉染原代細胞和難以轉染的細胞系,如T細胞及PC-12細胞系等。
  • 明年1月到手工資或能變多,手把手教你操作
    怎麼操作?記者手把手來教你。按照規定,每年12月份要對次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進行確認,確認後,才可在扣除年度生效。 打工人注意了,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了。怎麼操作?記者手把手來教你。按照規定,每年12月份要對次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進行確認,確認後,才可在扣除年度生效。
  • 技術整理 - 如何選擇轉染方法及試劑
    在現代生命可持續研究中,大部分的工作是利用基因功能研究來探索生命過程,如何將目的基因導入細胞內是科學實驗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實驗技術,而細胞轉染是完成這一過程的必需步驟。本期我們就為大家總結一下如何選擇轉染方法並推薦轉染過程中的幾款好評試劑。
  • 手把手教你做一顆氫彈
    氫彈今天小編手把手教你做一顆氫彈,來看具體操作。首先,你最好住在海邊,因為海水裡可以提煉出大量的氘和氚 ,它們都是氫元素的同位素。(氘有兩個中子,氚有三個中子,還有一個中子的氕,自然界中最多的就是氕,水分子裡的氫元素絕大部分都是氕,含有較多氘或氚元素組成的水叫做重水,極其稀少)然後把上一集教大家做好的原子彈拿過來,要是你沒看上集,沒做好原子彈就沒辦法了,趕快回去補課把原子彈做出來。
  • 細胞轉染技術集結及注意事項
    本文將從多方面來深度解讀細胞轉染技術及一系列注意事項!細胞轉染是指將外源分子導入真核細胞內以改變其基因型或表型能力的一種技術。轉染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基因的功能或基因產物,通過增強或抑制特定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並在哺乳細胞中產生重組蛋白。
  • 胚胎幹細胞轉染
    如何將一段螢光標記的寡核苷酸轉染入小鼠胚胎幹細胞中?實驗中該寡核苷酸有24個鹼基,沒有編碼蛋白質的功能,僅僅是起到誘導基因甲基化的作用。幹細胞纏繞方法有有三種,電穿孔法、脂質體轉染辦法、核轉染辦法,其中電穿孔法和脂質體轉染率僅為20%左右,核轉染法轉染率達到80%左右。
  • 「轉染」 可以不是一件讓你頭痛的事
    對於轉染,想必大家在實操上有不少困惑今天我就給大家對轉染做一個基礎的疑問解答。
  • 轉染竟可以如此簡單
    轉染實驗是我們經常做的,可時常讓我們遇到心塞的情況:轉染效果不明顯,起不到轉染作用;用力過猛,毒性太大使細胞死掉。
  • 各種轉染試劑的中文轉染方法
    5.將6孔板中的舊營養液吸出,加入約1 ml不含血清和雙抗的營養液洗滌一次,再加入2 ml不含血清和雙抗的營養液。6.將轉染複合物加入細胞,混勻使之均勻分布。7.3-8小時後,加入血清或換成含血清的營養液。 Lipofectamine 2000(Invitrogen)轉染試劑轉染步驟(6孔板):1.轉染前一天,胰酶消化細胞並計數,細胞鋪板,使其在轉染日密度為90-95%。
  • 手把手教你學ELISA、PCR、免疫組化
    1.手把手教你學ELISAELISA的基礎是抗原或抗體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體的酶標記。結合在固相載體 表面的抗原或抗體仍保持其免疫學活性,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既保留其免疫學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2.手把手教你學PCR實時螢光定量PCR,簡稱RT-QPCR,屬於Q-PCR的一種,目前該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如:擴增特異性分析、基因定量分析、基因分型、SNP分析等。
  • LONZA 4D-Nucleofector LV大規模流式細胞核轉染,高效轉染T細胞
    動物細胞轉染技術多樣,包括化學法、病毒轉導、傳統電穿孔法等。化學轉染磷酸鈣沉澱法、DEAE-葡聚糖、脂質體轉染等,操作簡單快捷,但大部分原代細胞、幹細胞、細胞系轉染效率低下,僅有少數貼壁細胞系轉染較高效,批次間重複性差。使用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的病毒轉導技術,雖然轉染效率高,但轉染底物有局限,轉染的基因片段大小需<1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