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抗原誘發餐後腹痛的潛在機制

2021-01-20 科學網

食物抗原誘發餐後腹痛的潛在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0:10

比利時魯汶大學Guy E. Boeckxstaens課題組取得最新進展。他們提出對食物抗原的局部免疫反應導致進餐引起的腹痛。相關論文發表在2021年1月1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他們表明細菌感染和細菌毒素可以觸發免疫反應,導致小鼠中飲食抗原特異性IgE抗體的產生,而這種抗體僅限於腸道。在隨後口服各自的飲食抗原後,IgE和肥大細胞依賴性機制引起內臟疼痛加劇。這種異常的疼痛信號是由組胺受體H1介導的內臟傳入敏化引起的。此外,向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直腸乙狀結腸黏膜注射食物抗原(麵筋、小麥、大豆和牛奶)會引起局部水腫和肥大細胞活化。

他們的研究結果確定並表徵了食物誘發性腹痛的基礎周圍機制,從而為腸易激症候群和相關的腹痛疾病的治療創造了新的可能性。

據悉,全世界多達20%的人飯後會出現胃腸道症狀,從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高發病率和高昂的醫療費用。儘管近年來,科學界和外行群體對這一問題的興趣明顯增加,但隨著世界範圍內引入無麩質飲食和其他飲食,食物引起的腹部不適的潛在機制仍然未知。

附:英文原文

Title: Local immune response to food antigens drives meal-induced abdominal pain

Author: Javier Aguilera-Lizarraga, Morgane V. Florens, Maria Francesca Viola, Piyush Jain, Lisse Decraecker, Iris Appeltans, Maria Cuende-Estevez, Naomi Fabre, Kim Van Beek, Eluisa Perna, Dafne Balemans, Nathalie Stakenborg, Stavroula Theofanous, Goele Bosmans, Stphanie U. Mondelaers, Gianluca Matteoli, Sales Ibiza Martnez, Cintya Lopez-Lopez, Josue Jaramillo-Polanco, Karel Talavera, Yeranddy A. Alpizar, Thorsten B. Feyerabend, Hans-Reimer Rodewald, Ricard Farre, Frank A. Redegeld, Jiyeon Si, Jeroen Raes, Christine Breynaert, Rik Schrijvers, Cdric Bosteels, Bart N. Lambrecht, Scott D. Boyd, Ramona A. Hoh, Deirdre Cabooter, Maxim Nelis, Patrick Augustijns, Sven Hendrix, Jessica Strid, Raf Bisschops, David E. Reed, Stephen J. Vanner, Alexandre Denadai-Souza, Mira M. Wouters, Guy E. Boeckxstaens

Issue&Volume: 2021-01-13

Abstract: Up to 20% of people worldwide develop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following a meal1, leading to decreased quality of life, substantial morbidity and high medical costs. Although the interest of both the scientific and lay communities in this issue has increased marked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worldwide introduction of gluten-free and other diet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food-induced abdominal complaint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show that a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bacterial toxins can trigger an immune response that leads to the production of dietary-antigen-specific IgE antibodies in mice, which are limited to the intestine. Following subsequent oral ingestion of the respective dietary antigen, an IgE- and mast-cell-dependent mechanism induced increased visceral pain. This aberrant pain signalling resulted from histamine receptor H1-mediated sensitization of visceral afferents. Moreover, injection of food antigens (gluten, wheat, soy and milk) into the rectosigmoid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duced local oedema and mast cell activation. Our results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a peripheral mechanism that underlies food-induced abdominal pain, thereby creating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related abdominal pain disorders. In mice, oral tolerance to food antigens can break down after enteric infection, and this leads to food-induced pain resembl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humans.

DOI: 10.1038/s41586-020-03118-2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118-2

相關焦點

  • Nature|進餐後誘發腹痛反應的機制
    撰文 | Qi全球高達20%的人會在飯後出現胃腸道症狀,但潛在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為人所知。黏膜免疫系統通過口服免疫耐受性(oral tolerance),即對口服抗原的細胞和體液反應的積極抑制,從而對病原體和無害的共生菌或食物抗原提供一個平衡的反應,以限制不必要的炎症和伴隨的組織損傷發生【1, 2】。
  • 老年人餐後頭暈、犯困,甚至暈厥!咋回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中國人「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很大一部分人會有餐後犯困的現象,大家通俗地理解為餐後血液集中到胃裡忙著消化食物去了
  • 二者的腹痛有何特點?如何區別?
    5、服用一些胃黏膜保護劑、抑酸劑後,患者的腹痛症狀可以緩解,因此導致患者認為是胃病引起的腹痛。潰瘍腹痛,全年都可發作,但以春、秋季多見。(3)節律性:潰瘍疼痛與飲食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一天中,凌晨3點至早餐的一段時間,胃酸分泌水平最低,所以,在此時間段內很少發生腹痛。十二指腸潰瘍的腹痛多在兩餐之間發生,程度持續不減,直至下一餐進食或服用抑酸藥物後方能緩解。
  • 什麼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 它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肝炎,顧名思義就是肝臟發炎了,可是為什麼還會有B肝和A肝的區別呢,你知道什麼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嗎,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誘發原因有哪些呢,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正常值是多少呢,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看文章內容吧。什麼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B肝表面抗原(HBsAg)是B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B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B肝病毒的標誌。它可存在於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淚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在感染B肝病毒後2~6個月,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
  • 食物過敏很兇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
    免疫機制誤認食物是「敵人」「食物過敏是指正常進食引起的身體異常免疫反應。」劉瑞玲解釋,當非身體的「異物」闖入的時候,人體的免疫機制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消滅」入侵者。大多數人吃下各種食物的時候,人體會把它消化、吸收,不會當作「敵人」。
  • ACEI誘發的血管性水腫,這種症狀你可能想不到
    ACEI誘發的血管性水腫見於0.1%-0.7%的用藥者,患者最常出現唇、舌或面部腫脹,但也存在其他表現,如由腸道血管性水腫導致的陣發性腹痛。在很多報導中,由於臨床醫生沒有意識到這種潛在的臨床表現,血管性水腫的診斷可能會延遲數月甚至數年。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病例介紹一名44歲的男性既往有高血壓、哮喘和肥胖病史,否認過敏症。
  • 食物過敏症狀是什麼?英國一女子竟對所有食物過敏?盤點10種易致敏...
    英國一女子竟對所有食物過敏?盤點10種易致敏食物】因進食某種正常狀態的食物引起的不正常反應,如享麻疹、溼疹、哮喘、過敏性鼻炎、血管性水腫、皮炎、腹脹、腹瀉或腹痛、偏頭痛等,而且這些反應只在一部分敏感人群發生,稱為食物過敏。
  • 2019-nCoV潛在的T細胞與B細胞抗原表位
    撰文 | 珊今責編 | 雪月
  • 孕期為什麼會發生腹痛現象?孕期常見的腹痛問題
    孕期之所以腹痛,可能的原因很多,但是這些腹部的疼痛現象,簡單可區分為:較危險的腹痛,以及常態性的一般腹痛。因此,此處就懷孕三期,將腹痛是否就醫,扼要分述如後:孕程初期,危險腹痛,必就醫!*自然流產在懷孕初期,正是胚胎是否順利著床的關鍵期。因此,這一階段的孕婦如果腹痛,必須特別留意疼痛是否有加劇的情形。
  • 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 兩者區別在哪?
    食用某種食物後,突然出現噁心、腹痛和嘔吐等表現,全身或局部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丘疹,紅癢腫脹,鼻、咽或眼睛發癢,哮喘,心慌,甚至昏厥、休克,嚴重時危及生命,這可能是食物過敏惹的禍。如果下次攝入同種食物後再次出現以上不適症狀,就是食物過敏的典型特徵。  據估計,全球近30%的人一生中會經歷一次或多次食物過敏,成人和兒童的患病率分別為1%~3%和4%~6%。
  • 健康|男子突發腹痛、嘔吐,原來是酮症酸中毒「報警」
    專家門診:周四上午原來32歲年輕健壯的李鋼從事餐飲服務行業,高強度的工作加上倒班熬夜,辛勞常常轉化成食慾化解,特別今年4月恢復正常營業後,除了每天4頓正餐,零食加餐不斷,他還喜吃紅燒肉、糖醋排骨等甜食、油炸食品,1.25升的碳酸飲料當水喝。如此暴飲暴食數月,反而瘦了20餘斤,讓長胖了的室友羨慕不已。
  • 彭珂課/肖庚富/劉瑋合作揭示新型蜱傳布尼亞病毒的潛在致病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中心彭珂課題組、肖庚富課題組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劉瑋團隊合作,運用臨床病人樣本轉錄組和定量蛋白質組的多維組學研究方法來揭示SFTSV感染的潛在致病機制。多維組學聯合分析發現,炎症反應與疾病進程、致死結局高度相關,SFTSV感染誘發的線粒體損傷可能與炎症反應的發生有關。
  • 科學家發現認知彈性損傷的潛在機制
    應激,尤其是發生在生命早期的應激會影響腦的發育過程,顯著增加個體成年後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這種早期環境因素導致的長期效應,其具體機制目前尚未明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臨床及基礎研究指出,早期應激往往會導致表觀遺傳指標發生持久性變化,進而改變基因的表達,這種機制很可能介導了成年後持續性的腦與行為的功能性變化。
  • 揭秘輪狀病毒誘發嚴重胃腸道疾病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3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題為「Rotavirus induces intercellular calcium waves through ADP signal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輪狀病毒誘發嚴重胃腸疾病的分子機制;輪狀病毒是引起腹瀉和嘔吐的主要原因
  • Nature:揭示腸道杯狀細胞新功能---護送抗原到樹突細胞
    杯狀細胞可能是治療炎性腸道疾病、乳糜瀉和食物過敏的一個潛在靶標。圖中,小鼠攝取的糖類抗原經由腸道杯狀細胞(紅色)運送到樹突細胞(綠色)。樹突細胞利用抗原教會免疫系統認識到食物抗原是無害的抗原,而不是傳染原。
  • 對機體腸道的連環出擊或會誘發多發性硬化症
    ;然而存在多種非相互排斥的可能性,包括:1)微生物和中樞神經系統抗原之間交叉反應的分子模擬或會擴張自身反應性的T細胞;2)對先天性免疫系統的佐劑樣效應或會使得T細胞極化為Th1/Th17細胞表型;3)分泌的代謝產物會影響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
  • 懂了餐酒搭配,學學餐後酒搭配吧
    Which Shot Should You Have After Dinner 摘要: 餐後酒是一種在就餐後飲用的
  • 肝炎吃什麼食物好 多吃這七種食物
    如果不幸患上肝炎這種疾病,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是最重要的,但這還遠遠不夠,患者需要做好疾病的相關護理措施,比如飲食上就要合理調整,那麼肝炎吃什麼食物好?推薦大家多吃以下這些食物。患A肝時造成肝細胞損害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如發熱、全身不適、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尿黃或腹痛等。第2、B型肝炎簡稱B肝,在我國流行是非常廣泛的。患B肝後的症狀輕重不一。有的患者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只是通過體檢和化驗才被發現。典型的症狀有易疲勞,乏力,進食量減少,噁心,厭油膩食物,腹脹氣,兩肋下疼痛不適等。
  • 闌尾炎吃什麼食物好 吃這些食物有效緩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得過闌尾炎的,闌尾炎低非常痛苦的一種疾病,那闌尾炎患者吃什麼食物才好呢,您知道闌尾炎是怎麼引起的嗎,在平時我們又該怎樣去及時的預防闌尾炎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