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微信文章《美國女博士揭秘免疫系統驚人真相》火遍了朋友圈,文中很多觀點乍一看很有道理,實則經不起推敲。
小編在搜索這篇文章時發現這實際上是一篇舊文!此文在2014年的時候就曾火爆過朋友圈和各大網絡,並且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風浪!不知道為何最近又被人拎出來「炒冷飯」,但是十分可疑的是這篇文章根本就找不到正規的出處!
在搜索所謂的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營養免疫學」的創始人陳昭妃博士時,小編更是吃驚的發現了這個:
方舟子起底陳昭妃:
陳昭妃1962年出生於臺灣,1988年獲得美國猶他州楊伯翰大學微生物學的博士學位。1987年陳昭妃和她的家人在猶他州創辦保健品傳銷公司「丞燕國際」。2000年8月,因其產品做虛假宣傳,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警告,命令其立即停止虛假宣傳。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對陳昭妃保健品虛假宣傳警告信
據方舟子了解:陳昭妃沒有發表過任何營養免疫學方面的學術論文。事實上,陳昭妃沒有發表過任何學術論文,檢索pubmed的結果是零。陳昭妃畢竟在美國一所正規大學拿過博士學位,寫過博士論文,然而其博士論文工作竟然沒有發表,一篇論文都沒有。畢業後她留校任教,只是教書,並不做研究。之後她就全職經商去了。她從未發表過論文,科學界誰知道有這號人?所以陳昭妃連科學家都算不上,更不要說「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了。
那麼,這篇文章到底是怎麼吸引大家注意的呢?文中主要觀點是反覆強調自身免疫系統的重要性,甚至把它上升到了一個「包治百病」、「無所不能」的高度:
「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我曾經做過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許多被醫生宣布只有兩三個星期可以活的病人,過了幾年以後,又回來找我們,這種藥物無法治癒的疾病,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卻會將其治癒」
並且一再強調化學藥品的「無用論」:
「正是由於化學藥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下降」、「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學藥品要強的」
在癌症高發、藥物治癒率低的狀況之下,這樣的說法極具誘惑力,吸引了很多人圍觀、轉發、點讚。可是這樣的說法卻經不起回想與推敲!目前這篇文章也被第三方機構認定為謠言,但是這篇文章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為此小編採訪了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科學普及委員會委員王月丹,王教授坦言這篇文章中關於營養免疫學的內容應該屬於市井老百姓之間的談話內容,姑且可以把營養免疫學看作是一種民間文化,而不應該給予其科學的屬性。
下面,咱們就文章中提出的幾個觀點與王教授進行一些具體的探討:
1、文章中提到「自身免疫系統可以治癒癌症」,您是否同意這一觀點?提高自身免疫力對癌症的預防和治療具體會起到哪些作用呢?
答:機體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突變的細胞確實可以發揮免疫監視作用,並且清除這些異常的細胞,這是機體避免發生癌症的安全保證。但通常機體發生惡性腫瘤的症狀,特別是癌症晚期的患者,機體的免疫系統已經無法控制和清除體內的腫瘤細胞了,所以對癌症患者,特別是中晚期患者來說,單純依靠自身免疫系統的抗腫瘤作用,一般無法治癒癌症。
正確恰當的提高機體抗腫瘤的免疫力,對於治療,甚至預防腫瘤的發生,可能是會有一定的效果的,例如使用一些單抗藥物或者腫瘤疫苗,等等。但是,不恰當的提升機體的免疫應答狀態,特別是無針對性的提升,往往收效甚微,甚至無效。
2、文章中提到「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您怎麼看待這句話?是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提高自身免疫力得到預防和治療?
答: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又沒什麼意義。舉個例子吧,人類發生疾病,基本都會出現自己感覺不適的症狀,而感覺不適就是神經系統的功能了,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幾乎100%(或者99.9%)的疾病都和神經系統有關」呢?是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神經系統的功能得到預防和治療呢?這顯然是不靠譜的。所以,臨床實踐中,也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靠提高免疫力進行預防和治療的,還是要針對疾病的病因和症狀,進行對因和對症治療的。
3、文章中反覆強調化學藥品的副作用。那麼,疾病的發生多大程度上是由於化學藥品的使用?化學藥品存在是否合理?不靠任何化學藥品而只是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真的可以治癒疾病?
化學藥品只是由化學方法合成和製造出的藥品,其作用主要與其成分有關,而化學藥物的成分又是千差萬別的。有些化學藥品,例如左旋咪唑等,不僅不會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相反還能促進T細胞的增殖,提升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所以,籠統的談化學藥物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沒什麼價值,自身免疫力與化學藥品到底誰強,也沒有可比性。
化學藥品真正出現一般是從日本人秦佐三郎發明606(一種含砷的化學物質)治療梅毒算起,頂多也就100年左右吧。這100年中,出現了很多化學藥物,用於人類的疾病治療,但這100年也是人類壽命大為延長的100年,很多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都延長了1倍多,當然這也有疫苗接種等其他醫療科技進步的貢獻,但是化學藥品的貢獻是不能被忽視的。所以,化學藥品存在是促進人類健康的正能量。不靠任何化學藥品,只依靠個人的免疫力,就如同退回100年前的時代,人類的壽命將大大縮短,健康狀況也遠遠不及現在。
所以,化學藥物是有副作用,可能會影響人類的健康,不靠任何化學藥品而只依靠人類自身的免疫功能也真的可以治癒疾病(例如感冒發燒等等),但這應該是100年前人類無奈的選擇,而不是現在這個時代人類的健康選擇,如果這樣選擇,就意味著倒退。
4、文章中「營養來自於完整的食物」以及關於牛奶、維生素的觀點,您是否同意呢?
答:我個人的教育經歷和知識範圍,無法理解「完整的食物中某種營養成分的效果會比單純純化得到的這種成分更有效果」這樣的命題的價值所在,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至少不能從科學的角度回答,換句話說,就是一個非科學的問題吧。
5、在您看來營養免疫療法是什麼樣的? 它具體會起到哪些作用呢?
答:我個人認為,免疫是人體生理功能的一部分,是需要機體提供資源的,當然需要營養,所以營養對維持免疫功能很重要。但我國大多數正常人每天攝取的營養,足夠保證其機體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功能的需要了,不需要通過額外的營養攝取而提高免疫力。所以,除了針對非洲饑民或者個別營養不良者(包括極度營養不均衡者),談不上使用營養免疫療法。而對於非洲的饑民,由於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免疫系統缺乏生成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的必要原料,所以會造成免疫力低下,對這些人群補充缺乏的營養物質,可以促進免疫細胞與免疫分子的生成,也就可以提高免疫力了。
6、營養免疫學倡導多攝入植物性食物,而非多攝入動物性食物,這又是為什麼呢?
答:我個人對營養免疫學的基本理念並未掌握,所以,不能回答為什麼其鼓勵多吃植物性食物,而非攝入動物性食物。其實,動物的壽命與其攝入食物是否植物為主並無太大關係。例如,貓和狗以動物為主要食物的動物平均壽命在10年以上,而以植物為主要食物的兔子,平均壽命為5年左右,小鼠甚至只有2年左右。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