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呦呦就獲得諾貝爾獎發表獲獎感言
原標題:屠呦呦就獲得諾貝爾獎發表獲獎感言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記者王思北、吳晶)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對防治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維護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為什麼可以不是兩院院士?
屠呦呦這幾日有轟動效應的新聞,我國本土第一位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教授 於是有論者說,屠呦呦落選兩院院士評委給出的理由很奇葩,而第三條尤其讓人大跌眼鏡,屠呦呦入選「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似乎又打了讓屠呦落選兩院院士的評委們的臉。 而且據說,屠呦呦此次落選兩院院士,她自己並沒有申報。屠呦呦作為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還會稀罕那個兩院院士的頭銜麼?
-
周迅新劇演屠呦呦,諾貝爾獎得主怎樣做到如此了不起
20年12月31日,屠呦呦研究員工作室正式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揭牌,它的成立也是為了更好地弘揚「青蒿素精神」。值得紀念的是,在工作室揭牌的前一天,正是屠呦呦90歲的生日。近日,影后周迅在接受央視的採訪中透露自己在拍的新劇《功勳》中飾演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採訪中她表示二人的性格相似,都樂於鑽研。
-
屠呦呦之後,國人還有誰有望摘得諾貝爾獎?
在莫言之前,中國有著強烈的諾貝爾獎情結,一直苦苦盼著自己能夠拿一個諾貝爾獎,尤其是希望能夠拿到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算是暫時了卻了心願。能不能獲諾貝爾獎文學獎具有比較大的偶然性,在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前並沒有多少人看好他能夠獲獎。
-
「三無」科學家:89歲屠呦呦,斬獲諾貝爾獎,卻不是院士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雖然屠呦呦以高齡研究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但是她實際上只是一個「三無」科學家,既不是博士學位,也沒有院士頭銜和留洋學習背景。一般來說,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都是行業內的頂尖人才,那麼屠呦呦究竟為什麼不是院士呢?
-
直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現場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將上臺領獎。屠呦呦與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SatoshiOmura榮獲了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系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的中國人。屠呦呦是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第一發明人。
-
從三無科學家到諾貝爾獎,屠呦呦是如何在沉默中爆發的
屠呦呦,這個名字在2015年10月之前,少有人知道。但在這之後,卻名冠中外,譽享全球。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發現了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我國首個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是首個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本土科學家。
-
中國科學院院長致信祝賀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獎
中國科學院院長致信祝賀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獎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06 10:55 來源: 中科院網站10月5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致信祝賀屠呦呦先生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拿諾貝爾獎
屠呦呦簡介 屠呦呦,1930年生於浙江寧波。「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詩經·小雅》中的名句寄託了屠呦呦父母對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願。她認為生藥專業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藥領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
為什麼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卻沒被評上中科院院士?
為什麼屠呦呦沒當上中科院院士?當人們這麼問的時候,透露出來的其實是對院士頭銜等一系列榮譽的盲目迷信與崇拜。 大眾總有一種認知習慣,喜歡把諾貝爾獎,中科院院士等等都圈在一起,每當談起一位科學家,這些榮譽就應該長長一串的跟在名字後面
-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導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屠呦呦的獲獎理由是「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屠呦呦是諾貝爾醫學獎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
-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專家:這是中國的實力和中醫藥的勝利
【導讀】李克強總理致信祝賀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發表獲獎感言: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央廣財經評論》本期關注:中國的實力和中醫藥的勝利。 屠呦呦:國家需要就必須持之以恆的把它做出來,應該有這種信念和信心,其中過程確實是非常曲折。 在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看來,這次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將會帶動中醫藥的新一輪發展,還有很多植物藥值得進一步研究。 胡善聯:中醫藥的發展對全球有著很大的貢獻,現在中藥材也是全球比較重要的一種藥物,青蒿是一種,當然還有很多植物藥也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
-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獲諾貝爾獎,如今卻不是院士
而發現這青蒿特性的正是我國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屠呦呦。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曾被媒體報導稱為「三無科學家」。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原來答案就在她的名字中。原來在不久前,屠呦呦以中醫為本在植物青蒿裡提取出了全新的抗瘧藥——青蒿素,而屠呦呦因為這一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了中國醫學領域第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因為傳統的氯喹對瘧疾產生的作用逐漸失效瘧疾成為了人類最頭疼的疾病之一,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根治這一疾病。
-
諾貝爾獎各國排名,中國讓人痛心,只有2人獲得:莫言、屠呦呦
諾貝爾獎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獎項。你知道獲得諾貝爾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嗎?各國諾貝爾獎人數是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世界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十個國家:1.美國(352人)2.英國(116人)3.德國(83人)4.法國(69人)5.瑞典(30人)6.瑞士(30人)7.日本(27人)8.俄羅斯(20人)9.荷蘭(17人)10.加拿大(15人)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國家
-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和中醫沒關係?
屠呦呦如何發現青蒿素?——受中醫啟發整理歷代中醫醫籍1967年5月23日,我國緊急啟動「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作」項目,代號為「523」。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醫研究院科研組長的身份,參加了523項目。此前,國內其他科研人員已經篩選了4萬多種抗瘧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藥,沒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
莫言和屠呦呦獲諾貝爾獎時,為何很多人還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
莫言和屠呦呦,這是國內培養出來的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得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得的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獲獎的消息傳來時,有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到他們的名字。這是他的作品能夠走出國門被諾貝爾獎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之前,曾獲得過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這也是國際同行對其成就的一項肯定。莫言、屠呦呦獲獎後,他們的名字在國內變得幾乎家喻戶曉,這是好事,起碼能夠體現出對作家、科學家的尊敬。在他們獲獎之前,他們的名字在公眾中其實也應該更響亮一些。
-
屠呦呦獲頒諾貝爾醫學獎 瑞典國王為其頒獎
北京時間昨晚11點30分左右,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隆重舉行。今天凌晨零點12分,屠呦呦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證書。當天,包括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內的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經濟學獎得主共10人獲頒各自獎項。 ■解讀·諾貝爾獎為何授予屠呦呦? 諾獎評委:她的經歷獨一無二 為何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
-
文靜女屠呦呦:「三無」科學家,三次失利,85歲贏得諾貝爾獎
屠呦呦說:「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想諾貝爾獎太難了。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一起競爭,世界頂級的科學發現一起參與評估。然而,由「三無」科學家獲得的獎勵比由升天獲得的獎勵更難。屠呦呦,1930年出生。當她得到諾貝爾獎的時候,她已經85歲了,而且她還不累,所以她不得不推遲一些在瑞典安排的活動。
-
曾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為何評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
大多數人會把這些概念混為一談,比如:「中科院的院士是諾貝爾獎的有力競爭者。」或者「諾貝爾獎得主成為院士理所當然、綽綽有餘。」實則不然,因為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科學家屠呦呦女士,今年增選院士再次「落選」,此事引起了廣泛討論。大多數民眾都不明白,為何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如此艱難?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每周一練答案: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啟示
【練習題】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每周一練: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啟示 屠喲喲這次獲得諾貝爾獎,在社會上有一次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由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你想到了什麼? 【參考答案】 在多數中國人內心深處,有一個揮之不去的諾獎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