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精準檢測在肺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
特邀嘉賓:廈門市海滄醫院 陳毅德教授
特邀嘉賓:廈門市海滄醫院 馮水土教授
特邀嘉賓: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吳輝塔教授
Q
NGS檢測對於您的臨床工作有哪些幫助?你認為NGS檢測將來的發展方向有哪些(伴隨診斷、肺癌早診等)?您更看重檢測公司的哪些資質?(CAP、CLIA以及NNMPA、室間質評通過能力、生物信息學的解讀能力或者其他方面)
陳毅德教授:精準檢測是精準治療的前提。NGS是基因檢測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作為一種液體活檢技術,NGS是無創的,對於腫瘤組織不易獲取或後續復發、轉移、出現耐藥後,不想接受組織檢測的患者,可以推薦使用NGS檢測。
現階段,在指南專家共識之後,我們仍認為組織活檢是金標準,但NGS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補充手段。我相信隨著NGS技術的不斷發展,其靈敏度也會不斷提高,將來有可能替代傳統手段進行檢測。
此外,NGS在早期篩查、指導用藥及療效預測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特別是血液的活檢能夠從ctDNA水平上對腫瘤復發進行預測,為臨床醫生提供幫助。
當然,現階段NGS還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國內進行的NGS檢測,只是停留在DNA水平上,而國外進行的檢測更加全面,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全面、更準確的信息。此外,NGS檢測標準將越來越統一,趨近國際標準。但是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狀況不一樣,不可一概而論。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國家層面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出臺相關共識、指南,對中國NGS檢測更具指導意義。
期待今後檢測公司與臨床醫生進行更多的溝通交流,使檢測產品更貼近臨床,臨床醫生能夠更了解檢測機制,共同為患者服務。
Q
與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的優勢在哪裡?以您的臨床經驗,目前液體活檢在肺癌診療中的應用現狀如何?
馮水土教授:精準檢測是精準治療的前提。目前肺癌的檢測手段主要包含組織檢測和液體活檢,二者各有優劣。液體活檢是無創的,組織活檢具有一定創傷,對於年紀較大或沒辦法耐受的患者,可以推薦使用液體活檢。通過液體活檢進行TMB的檢測,也能夠對免疫治療效果起到一定的預測作用。此外,液體活檢能夠進行一些少見突變的檢測,以預測治療效果。針對靶向治療後發生耐藥突變的患者,液體活檢更方便,可以反覆抽血檢測。
通過血液反覆的隨訪過程中,如果發現一些耐藥基因的突變,提示患者在治療後期可能短期內會出現復發,醫生則可以提前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而組織活檢無法取得這樣的效果。
當然液體活檢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價格較貴,患者經濟負擔重等。因此臨床中醫生應根據患者身體及經濟情況,為其進行合理的檢測手段推薦。
Q
NGS檢測對於您的臨床工作有哪些幫助?你認為NGS檢測將來的發展方向有哪些(伴隨診斷、肺癌早診等)?
吳輝塔教授:在精準治療時代,二代測序技術能夠提供靶向、免疫治療相關的信息,例如腫瘤突變負荷等情況。此外NGS能夠篩查出MSI-High的患者,幫助醫生篩選出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人群。
此外,隨著免疫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二代測序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一些免疫治療耐藥的相關基因,或比較容易發生超進展的相關基因,以指導免疫治療相關臨床試驗的設計。
二代測序注重的是診斷和治療,以及耐藥後的處理,事實上腫瘤篩查也是重要的一方面。NGS作為伴隨診斷的方式之一,能夠指導臨床診療。我們通常根據有沒有高危因素或低劑量螺旋CT檢查等,來篩查早期肺癌。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之上,結合二代測序的檢查結果,我們可能會獲得更精準的模型,以判斷患者的疾病情況。
目前,已有一些國產的NGS診斷試劑盒問世,但價格仍然相對較高,如果能夠把成本降低,將會使更多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