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PM2.5累計濃度和同比改善率均居城六區第一

2021-01-08 北京豐臺官方發布

2020年豐臺區大氣環境中PM2.5累計濃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3%,累計濃度和同比改善率均居城六區第一,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天數275天,同比增加40天,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目標,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

空氣品質改善實現「五個一」

主要汙染物SO2、NO2和PM10累計濃度分別為3、29和61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同比2015年增加100天,空氣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46天。2020年區域空氣品質改善實現了「五個一」。

PM2.5累計濃度同比上年改善14.3%,累計濃度和同比改善率均居城六區第一。PM2.5累計濃度同比「十二五」末年改善58.6%,累計濃度和改善率居城六區第一。PM10累計濃度61微克/立方米,第一次達到國家空氣品質標準(70微克/立方米)。

汙染治理全區實現「一盤棋」

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堅持統一領導、分工協作、聯防聯治、群防群治,汙染治理全區實現「一盤棋」。

通過月度點評會部署工作,通報21個街鄉鎮空氣品質排名,採取「四不兩直」方式,督促落實精細化管理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召開調度會22次,協調解決道路清掃保潔、復墾土地揚塵管控、大型機械路側停車佔道、汽修企業噴烤漆房改造等問題。區委區政府和區各級領導帶隊檢查1416次,全區上下形成監管合力。

汙染治理重點聚焦「三大攻堅戰」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大氣汙染治理,兩手抓兩不誤,任務不減、目標不變、標準不降,聚焦重型柴油車、VOCs和揚塵汙染治理,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

聚焦重型柴油車:入戶檢查23706輛,查處超標車1306輛;路檢夜查63049輛,查處超標車6759輛,上路行駛超標車明顯減少。聚焦VOCs:疏解一般製造業企業5家;開展北京印刷一廠等「一廠一策」深度治理,VOCs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聚焦揚塵:在12家混凝土攪拌站、241個工地安裝了879個視頻監控設備,查處違法行為153起,TSP同比改善超過13%。

科學精細管理聚焦「一微克」

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管理,利用科技手段,強化大氣汙染防治源頭治理和末端防控。莫以善小而不為,靠著一步一個腳印的韌勁,一微克一微克的執著,摳掉一個個汙染源,摳出了一個個藍天。

採取TSP監測、道路積塵監測、衛星遙感監測和VOCs走航監測等科學管理手段,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揚塵問題651個、VOCs高值點位119處,幫助空氣品質排名落後地區把脈問診,找「病根」,對症施策,共發布汙染應對精細化管理措施630餘條,指導相關單位因地制宜採取減排措施,消除汙染高值影響。

來源《豐臺報》

作者 劉四建

照片由《豐臺報》編輯部提供

編輯 趙智和

相關焦點

  • 上半年邯鄲空氣品質數項指數改善率河北第一
    六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同比下降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邯鄲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96,PM2.5年均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為106微克/立方米,O濃度為18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102天,增加36天,優良天比例56.0%。
  • 上半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一...
    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加大,好天氣明顯增多。7月1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上半年全國地表水和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數據顯示,1~6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0%,同比上升4.9個百分點。其中,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
  • 前5月北京PM2.5累計濃度45微克/立方米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6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前5月,北京市四項主要大氣汙染物濃度均為同期最優,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降6.2%;累計優良天數120天,同比增加18天。
  • 了解低濃度PM2.5之害
    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北京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51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數據也有改善。確實,北京的空氣不像前幾年那樣讓人喘不過氣,但汙染仍然存在。這不,2018年PM2.5年均值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46%。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5%
    一、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前11個月北京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20年1-11月,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連續3個月保持「30+」。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日訊 今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對外發布,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
    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 協同管控 快速實現空氣品質達標改善
    近年來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顯著,環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細顆粒物濃度明顯下降,重汙染天氣明顯減少。但臭氧汙染問題逐步顯現,濃度呈逐年上升態勢,成為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又一重要汙染物,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成為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的關鍵。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亟需監測科技力量的支持。
  • 河南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各降近三成
    (原標題:河南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各降近三成)
  • 穩中趨好 2017蘇州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
    原標題:環境繼續穩中趨好 去年蘇州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   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   全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為71.5%,各地達標率介於68.8%-74.0%之間,其中蘇州市區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為71.5%。
  • 環保立體聲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前10月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13%
    1-10月,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環境空氣PM10平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4微克/立方米,下降15.4%;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7微克/立方米,下降13.0%;優、良天數比例為69.8%,同比上升16.2個百分點。
  • 金華PM2.5濃度首達國家二級標準 藍天保衛戰接下來怎麼打?
    2018年4月,全省打贏藍天保衛戰現場會在金華召開,打響了全省藍天保衛戰第一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藍天保衛戰工作,圍繞「攻堅不怕苦,目標三十五,攻堅不怕難,為了天更藍」的總目標,組建市、縣兩級「藍天辦」,抽調人員集中辦公。通過實施「控煤、降塵、限車、治氣、禁菸」等系列組合拳,治理和解決了一大批涉氣環境問題,空氣品質顯著改善。8個月後,《金華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為2013年該數據有持續監測記錄以來最優,進一步趨近空氣品質國家標準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生態環境局4日召開新年例行發布會稱,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30+」,為2013
  • 賀信| PM₂.₅平均濃度絕對值全省第一!改善幅度全省第一!華麗...
    賀信  南京市委、市政府:  2020年,南京市PM2.5平均濃度31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率83.1%,PM2.5平均濃度全省最低且改善幅度最大,成為我省PM2.5平均濃度率先達到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的城市之一;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保持100%,入江支流水質全部實現Ⅲ類及以上水平。
  • 今年濟南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 PM2.5和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
    (張一 攝)在4月全省縣(市、區)PM2.5現狀排名中,鋼城區、濟南高新區入圍全省前20名,超過了一批沿海縣(市、區),其中鋼城區位居第5名;8個區縣入圍綜合指數改善率全省前20名,其中鋼城區、歷城區、槐蔭區包攬前3名,濟南高新區位居第6名,市中區、濟陽區、長清區、天橋區分列第12、13、17、20名;6個區縣入圍PM2.5改善率全省前20名,其中槐蔭區位居第
  •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9.9%全年重汙染日39天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攝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尹力)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仍超國家標準1.09倍;全年重汙染日39天,較2015年減少7天。這是記者3日從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的。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2016年北京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198天,佔全年天數的54%,較2015年增加12天。
  • 廣州PM2.5年均值連續三年達標,去年這三個區空氣最好
    從化空氣品質全市最佳 儘管PM2.5濃度連續三年達標,但去年由於受到下半年乾旱少雨、冷空氣較弱等不利消減、不利擴散天氣影響,全年空氣品質略有下降;全年空氣品質達標293天,同比減少19天;達標天數比例80.3%,同比減少5.2個百分點;綜合指數4.27,同比上升1.7%。
  • 喜聞北京PM2.5值在周邊城市中濃度最低
    9月18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8月份,全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上半年全省大氣六項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臭氧平均濃度為2015年以來歷史同期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其中,6月份,全省六項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PM2.5月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為今年連續第三個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8%、7.1%、7.1%、8.3%、4.3%。持續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夏季攻堅,臭氧汙染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進入夏季,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數佔比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