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快訊!新藥誕生

2020-11-26 健康界

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是遺傳變異現象,微衛星是存在於基因組中的簡單串聯重複序列,當錯配修復基因功能缺陷(dMMR)時,會影響DNA的修復機制,進而導致DNA鏈錯配的積累,從而會引起微衛星不穩定(MSI)。

2017年5月23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加速批准默沙東的腫瘤免疫療法KEYTRUDA用於在先前接受治療後疾病出現進展以及沒有可替代治療方案的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實體瘤成人及兒科患者。同時包括在先前接受氟嘧啶類化療藥物、伊立替康以及鉑化療後疾病進展的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結直腸癌患者。

這是FDA首次並非針對具體癌種而批准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KEYTRUDA這一獲批是基於一項納入149名MSI-H或dMMR癌症患者的5個不加約束的、多組、多中心、單臂臨床試驗數據。其中,有90名患者患有結直腸癌,另59名患者分別被診斷為其他14種癌症類型之一。受試患者以每3周一次、每次200mg或每2周一次、每次10mg/kg進行KEYTRUDA給藥。

圖:臨床試驗數據

結果表明,接受KEYTRUDA用藥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39.6%(95% CI: 31.7, 47.9),其中有11名患者完全緩解、48名患者部分緩解,並且有78%的患者緩解持續時間在半年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臨床試驗得出的客觀緩解率(ORR)在不同癌種之間並無顯著差異。在149名用藥患者中,不管是被診斷為結直腸癌或是其他不同的癌症類型,客觀緩解率都是相似的。

小編可以幫助腫瘤患者,和小編套近乎用WeChat:一柒三二壹零一柒扒貳扒(聰明的小夥伴把數字轉為阿拉伯數字就可以啦~)

這也是KEYTRUDA突破性不根據腫瘤原發部位,而根據腫瘤是否表現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等遺傳變異特徵判斷適應症的重要依據。由dMMR導致的MSI-H成為結直腸癌發生的一個重要機制,且普遍存在於其他癌症類型中。隨著KEYTRUDA這一適應症的獲批,但凡是檢測有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可使用這一療法在先前治療後疾病進展的情況下進行後續治療。

默沙東的腫瘤免疫療法KEYTRUDA近來可謂是碩果纍纍,兩周前在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這一適應症上批准與化療聯合用於一線治療,且無需考慮PD-L1的表達狀態。一周前獲批用於先前接受治療後疾病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以及不能接受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一線治療。如今,對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癌症患者再次帶來福音!

(文中圖片源自fda.gov)

參考文獻:

[1]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17/125514s014lbl.pdf

[2]www.fda.gov/drugs/informationondrugs/approveddrugs/ucm560040.htm

相關焦點

  • 恆瑞醫藥提交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為1類抗腫瘤藥物,呼吸...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恆瑞醫藥(600276.SH)於12月18日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1類新藥化學藥品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靶點c-Kit,PDGFRα,PDGFRβ,FLT3(CD135),VEGFR-1,VEGFR-2,VEGFR-3,PDGFR,該藥屬於抗腫瘤藥物,呼吸系統藥物
  • 2020 年這些新藥在國內獲批:抗腫瘤、罕見病藥物佔比近半
    據 Insight 資料庫不完全統計,2020 年 NMPA 共批准了 53 款新藥(詳見下表),其中進口新藥 32 個,國產新藥 21 個。 從數量上看,2020 年批准的新藥個數與 2019 年不差上下,似乎並未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也可能得益於藥審中心審評效率的不斷提高。
  • 亞盛醫藥抗腫瘤新藥管線深度解讀
    7月22日,用於TKI耐藥患者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新藥HQP1351獲得FDA臨床許可,可直接進入美國Ib期研究。藉此,我們對亞盛醫藥的腫瘤新藥管線做一深度解讀。亞盛醫藥2009年成立,也算是中國創新藥研發圈子的老江湖了。談及中國的創新藥,無論是研發,還是投資,真正在中國火起來也不過是近幾年的光景。
  • 嘉和生物提交Lerociclib片臨床申請,為1類抗腫瘤藥物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嘉和生物-B(06998.HK)控股子公司嘉和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於12月26日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1類進口化學藥品Lerociclib片臨床申請,靶點CDK4,CDK6,該藥屬於抗腫瘤藥物,目前國內競品最高進度是臨床申請中。
  • 默沙東提交MK-1308A注射液臨床申請 為1類抗腫瘤藥物
    原標題:默沙東提交MK-1308A注射液臨床申請,為1類抗腫瘤藥物   「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默沙東(NYSE:MRK)控股子公司默沙東研發
  • 強生公示抗腫瘤藥物Amivantamab 注射液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高進度...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強生(NYSE:JNJ)控股子公司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研藥物Amivantamab注射液於12月31日公示評價新一代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晚期不可切除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III期臨床試驗,適應症為EGFR突變晚期/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 君實生物-U公示抗腫瘤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臨床試驗 國內競品最...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君實生物-U(688180.SH)在研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於12月17日公示特瑞普利單抗新輔助治療用於NSCLC三期臨床試驗,適應症為非小細胞肺癌。該藥為抗腫瘤藥物,試驗狀態為進行中(招募中),目標入組人數國內:406。
  • 克洛維斯腫瘤新藥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5月20日訊,美國克洛維斯腫瘤公司周一公告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公司肺癌新藥CO-1686 「突破性療法」認定。受此消息刺激,公司當日股價在盤後上升6.46%至60.44美元/股。
  • 恆瑞醫藥提交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 為1類抗腫瘤藥物,呼吸...
    原標題:恆瑞醫藥提交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為1類抗腫瘤藥物,呼吸系統藥物   「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恆瑞醫藥(600276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一、靶向藥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靶向藥物特異性高、毒副作用較小,對多種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療效,近十年來已成為抗腫瘤新藥的主流。在FDA批准的90多個靶向藥中,僅有1/3在中國上市,中國腫瘤患者可選擇的抗腫瘤新藥仍然不多。但是隨著註冊審批速度提升,以及一系列鼓勵進口抗癌藥物在國內上市的政策實施,2018年審批速度明顯加快,新批准上市9個靶向抗癌藥。
  • 再新醫藥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進入臨床研究
    上海2016年12月19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再新醫藥」)宣布,公司研發的靶向抗腫瘤新藥CM118已進入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為著名肺癌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
  • 第一三共抗腫瘤新藥3期臨床達終點
    今日,第一三共株式會社(Daiichi Sankyo Company)宣布,其在研新藥pexidartinib在3期臨床試驗中顯著減少了患者的腫瘤尺寸,達到了主要臨床終點。這一臨床試驗的結果支持了其治療腱鞘巨細胞瘤(TGCT)的潛力。腱鞘巨細胞瘤是一類通常為良性的腫瘤,生長於關節內和軟組織中。
  • 科技人物|張冬梅教授: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記暨南大學藥學院張冬梅教授 本報記者莫文藝 張冬梅一直圍繞中藥和天然藥物來源抗腫瘤藥物先導物的藥理作用機制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新藥研發開展工作,先後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
  • 中國自主研發抗癌新藥吡咯替尼研究成果再次登頂《美國臨床腫瘤...
    21日,由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主持完成、獲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支持的國家1.1類抗腫瘤創新藥物吡咯替尼的II期臨床研究結果原文正式發表在《JCO》(美國臨床腫瘤雜誌)上,影響因子28.245 分。
  • 諾獎頒發前已造福長沙患者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已用於臨床
    諾獎頒發前已造福長沙患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腫瘤免疫治療新藥已用於臨床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歐狄沃)。 而這種療法的部分新藥近兩月已在國內上市,長沙已有患者用上了新藥。 10月1日晚,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唐三元主任醫師表示,簡單地說,T細胞是人體內的一種免疫細胞,它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禦各種外來病原體的侵擾,還能及時發現並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如癌變的細胞),而惡性腫瘤細胞往往能逃避體內T細胞的免疫監視,免疫療法能重新激活T細胞的免疫「殺傷」功能,發揮它原本的作用。
  • 中美冠科臺灣研討會:類器官技術與小鼠免疫模型在腫瘤新藥開發的應用研討會
    我們邀請到業內的專家們,他們將為我們帶來最具創新性的數據,同時中美冠科的科學家們也將探討我們的I/O平臺,主題包括人源靶向敲入模型和體外腫瘤類器官共培養,以及如何將它們應用於藥物開發和轉化研究領域。>15:40 單細胞衍生類器官細胞平臺及精準醫學的應用--中央研究院張瑛芝研究員16:10 人源腫瘤類器官在藥物研發和轉化醫學中的應用--中美冠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類器官平臺負責人徐小溪博士16:40 腫瘤類器官在體外免疫共培養中的應用--中美冠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腫瘤生物學與免疫學高級科學家張紅娟博士
  • 微芯生物:抗腫瘤原創新藥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表觀遺傳調控劑類口服...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抗腫瘤原創新藥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表觀遺傳調控劑類口服藥品,目前已獲批上市用於兩個適應症外周T細胞淋巴瘤和乳腺癌,並均被收錄指南獲專家I級推薦。西達本胺目前仍然在推進瀰漫大B細胞瘤的III期臨床,非小細胞肺癌的II/III期臨床及其他臨床應用探索,西達本胺具有針對腫瘤治療中面臨的復發,轉移和耐藥的獨特作用機制,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上海醫藥抗腫瘤新藥項目I期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入組
    日前,由上實集團下屬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藥項目「SPH4336片」,I期臨床試驗第一例受試者成功入組。SPH4336片屬化藥1類創新小分子藥物,由上海醫藥自主研發,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臨床前研究表明該項目具有更優的體內外抗腫瘤活性和更好的安全性。
  • ...抗腫瘤原創新藥西奧羅尼治療SCLC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申請(IND...
    2021年1月8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芯生物」,股票代碼:688321.SH)遞交的用於治療經過2線系統化療方案後疾病進展或復發的小細胞肺癌(SCLC)的國家1類原創新藥西奧羅尼(Chiauranib)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申請(IND)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受理號:CXHL2100009國)。
  • 珍寶島一類抗腫瘤新藥AKT獲受理 「五位一體」研發戰略構建
    目前公司在研化學原料藥18個、化學製劑產品30個,其中1類新藥3個。一個3類化藥項目(原料+製劑)獲得臨床批件,5個化藥項目正在開展BE實驗,1個4類化藥項目申報生產,中藥配方顆粒有50個品種獲得省內臨床研究使用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