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電影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霸王別姬只是喜歡的人更多一點。但是我就覺得無極搜索妖貓傳都很好而且我覺得陳凱歌一直都沒變,不管多少歲拍出來的電影都有一種固執到偏執的少年愛情我覺得陳凱歌是最適合那句「出走半生,歸來還是少年」的人。因為大部分時間,世界上大部分民眾都是沒有邏輯性的,或者邏輯推理性很弱,陳導是一個非常強調細節表演,以小見大的人。
而如果不是《演員請就位》陳導把為什麼要這麼表演的細節和原因說出來,相信包括演員在內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表演?該用什麼情緒?如何深挖角色?而拍成影片之後陳導內在的邏輯推理更不會像演員請就位一樣一句一句的去指導,去解釋!我不知道你們發現沒,陳導拍攝的電影人物,每一個都是鮮活的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會有幾句突顯的臺詞讓我們記住。
而不是像大多主角一樣主角就擁有主角光環,而其它人都是背景板,很難被記住;像白晝流星我會記住哥哥弟弟,也會記住李叔和航天員,也會記得他有一個大伯,甚至只是出場過的警察也記得,大致情節和場景也記得,雖然網絡風評不好,但其它導演確實很少有這樣讓人記住的能力!而陳導所具備的能力,就是把每一個人塑造成圓形人物,而大部分人,都只是塑造一大堆的扁平人物罷了,甚至市場上的影片電視劇,主角和所有人一樣,也只是扁平人物。
而平面化人物和圓形人物相於,圓形人物每個都包含了大量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好似未講完,都留有遺憾,所以我們在看陳導的電影時,時常會有意尤未盡語焉不詳之感,容易引起人情緒和情感上的缺失,而這恰恰是陳導追求的電影藝術和人生感照映,也是他導演的電影故事龐大架構所在,能理解的人也就少了!我覺得《搜索》挺好看的,個人不認為它是爛片。
《道士下山》我也挺喜歡的,有幾個畫面超美,印象深刻。而且我覺得我大概能看懂導演想講啥。《妖貓傳》當時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去看的,同行的幾個人從電影院出來都表示好看,值回票價,也都把它推薦給了身邊的人,不知道為啥網上一堆差評。《無極》現在口碑不是已經反轉了麼。總得來說,我覺得陳凱歌還是挺厲害的導演。看到他導的電影我是會去電影院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