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計劃本周初發射嫦娥五號對月球進行無人探測,以帶回月球巖石,這是自1970年代後世界上首個國家嘗試從月球中獲取樣本。
如果成功,該任務將使我國成為繼幾十年前的美國和蘇聯之後的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
這是我國太空探索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表:
1964年7月19日:我國邁出了正式進入太空的第一步,發射並回收了攜帶白老鼠的實驗性生物火箭。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在甘肅省酒泉發射中心發射。這使我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的第五個將衛星送入軌道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我國的第一顆可回收衛星成功發射並返回地球。
1999年11月20日:我國在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首架無人飛船神舟1號。在2001年和2002年又發射了三艘無人飛船,以準備載人飛船。
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使用自己的火箭將人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太空人楊立偉在神舟五號飛船上度過了大約21個小時的太空飛行。
2005年10月12日:我國派出兩名太空人乘坐神舟六號飛船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飛行。
2007年11月5日:我國的第一個月球軌道飛行器嫦娥1號在起飛12天後進入月球軌道。
2008年9月25日:我國的第三枚載人火箭「神舟七號」發射升空,太空人爬出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
2010年10月1日:我國的第二個探月探測器嫦娥二號發射升空。
2011年9月29日:我國發射了第一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以進行對接和軌道實驗。
2011年11月3日:我國成功進行了兩個無人飛船神舟8號飛船與天宮1號模塊之間的首次對接演習。
2013年12月14日:我國成為自1976年以後首次在月球上降落無人飛船的第3個國家。
2016年9月15日:我國啟動了第二個實驗空間實驗室「天宮2號」,這是一項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我國計劃在2022年左右啟用永久性載人空間站。
2019年1月3日: 我國12月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的另一端,以前從未有國家將其降落在月球背面。
2020年6月23日:我國成功將最後的北鬥衛星送入軌道,完成了數年的導航網絡建設,並為挑戰全球定位系統(GPS)奠定了基礎。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