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出南宋界?如何看經濟地區差異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本報評論員鄒衛國最近一張地圖廣泛傳播,題圖的內容是南宋地圖,認為中國當下投資最好的範圍就是南宋所轄區域。與之近乎同時,一張全國城市GDP排名的表格被廣泛關注,前十名中只有1個是北方城市——北京。

  在中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的背景下,全國區域間的差距問題正成為輿論的一個焦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無疑,民眾期待決策層關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的討論。

  首要的問題是:南北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現實,是不是正在成為趨勢?

  歷史數據業已表明,這是顯而易見的。有很多案例也表明,市場力量正在加劇這種差距。

  不久前,筆者聽過一個招標的故事:東北一個地方電力系統招標,其中一個產品,並沒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競爭者來自全國各地。不過當地政府要求招標能夠照顧本地企業。若嚴格按照招標條件,本地企業很可能無法拿到訂單,因為無論是企業的資金成本還是綜合效率,都不如江浙的企業。那裡的資金成本低,配套完整,效率更高。

  但是,如果拿不到訂單,當地企業就會面臨危局,這又涉及到就業及規模不小的財政收入。

  這個招標的故事,只是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的一個縮影。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國策之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凸顯。

  如何認知這一差異?

  首先要意識到,地區差異存在是客觀的。

  經濟體本身就存在核心和邊緣地帶。全球經濟的核心區域本身就只是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帶,不是平均分布的。美國的矽谷及東部的紐約、日本的大東京、英國的大倫敦、印度的大孟買等,都是該地區的經濟重心所在。

  對中國而言,則有發展較好的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它們經濟腹地寬闊、靠近全球貨物運輸通道,甚至本身就是重要的貿易節點,具備巨大的區位優勢。又如中國的大西北地區,這裡其實是一個久經開發的老區。如經濟地理學家陸卓明所言,之所以這裡至今經濟落後,並不是祖先沒有發現它的豐富資源,而是在開發這些資源時遭遇了自然條件的嚴格限制。

  既然地方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客觀的存在,那麼硬求地區之間的平均,就是一個錯誤。一定意義上,對落後區域的振興政策,如果不遵循經濟地理規律,不僅無法達成目的,反而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經濟破壞。

  如果區域經濟的平均主義並不正確,那麼平均主義的區域政策就應該要予以放棄。這種思路的啟發是,當下各地都在爭搶中心城市地位,但是,在自然條件、區位條件差的區域,不設置統御整個區域的中心城市,是更為合理的選項。

  其次,需要注意到,由於地區差異的客觀存在,企業基於效率的考慮,自然會因循地區資源的稟賦差異,展開自身的業務布局。根子上,產業集群的存在,就是企業基於效率的考慮,進而演化和積聚的結果。在上面的招標案例中,資金成本差異、產業配套差異等方面,形成了江浙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這是無法在別的地點複製的。

  由於有著經濟地理這個決定性因素,經濟核心地帶是演化出來的,並不是政策主觀所能規定的。同樣,對於經濟的核心帶,不遵循經濟地理規律,單純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也會適得其反。這樣的例子在北方多個中心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有太多的教訓。

  終究,區域經濟布局的立足點,不是要落在主政者的期待或者某些宏大的願望上,而應該落在針對具體的、單個的企業的行為上。

  總結起來:經濟地理的決定性作用,使得經濟的區域差異是客觀的,微觀體現為其對於具體企業業務布局的決定性影響——這就是「投資不出南宋界」的本質。而對於中國經濟的區域布局模式而言,其本質當是以單個企業為立足,著眼於提升單個企業的業務布局效率,進而引導出的全局模式。

  這當是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的底層本義。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探析戰後兩德經濟發展差異的歷史原因
    但受地理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各國之間均存在著明顯的經濟差異,形成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極分化。一般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決定性因素是由於各國社會發展道路的迥異。特別是兩德的統一,被看作是東西方對抗,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的標誌之一。
  • 投資人:除北京外,北方城市一概不投!地域「偏執」到底該不該破
    投資素有「不過山海關」之說,如今,從實際情況看,山海關都嫌遠了。逾90%的投資均不過淮河,甚至,有投資人紛紛調侃,「投資不過南宋版圖」。嶽飛北伐無果,南宋版圖收復拓展無力。900年後,社會資本集聚淮河以南,投資能否突破「南宋版圖」?淮河南北分冬夏北上廣浙蘇猛「吸金」數據是最好的說明。
  • 從投資的眼光看「黑色星期五」,有啥不一樣?
    差異一:誕生背景中國的「雙11」購物節原本只是光棍節,但經過多年的概念轉換,它已變為購物節的代名詞;而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原本就誕生於消費,可謂是如假包換的「促銷節」。差異二:渠道和成交量不同中國是一個人口消費大國,有著超14億的人口購買力。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興起,線上購物正在越來成為主流的消費形式,每一年的「雙11」購物節的成交量都在創新高。今年因為疫情影響,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給消費帶來了一種新模式,線上購物發展勢頭較猛。
  • 獨家丨國研中心丁一凡:「一帶一路」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
    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他在採訪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政府和市場共同參與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丁一凡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危機、中美關係等。
  • 泓德基金元老鄔傳雁深度刨析市場環境,給出投資思維
    02 泓德基金鄔傳雁如何看待投資中的風險和收益? 投資中的收益和風險是硬幣的兩面,由於國內的投資理財行業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大家過去會特別關注短期收益。對於短期收益的過度關注,強化了擇時為主的思維模式,卻導致結果出現了很多風險。所以投資中的收益和風險,是不應該割裂開的。
  • Night Light Earth(夜幕下的地球)| 夜光遙感解密區域經濟發展差異
    經濟發展差異(不均衡性)是指在國與國或者一個國家不同地區,一些區域比其他區域有更快的增長速度、更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更強的經濟實力,致使空間上呈現發達區域與不發達區域並存的格局。宏觀的經濟發展差異,直接影響到微觀的國民幸福度,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 光伏發電到底如何?經濟不經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媒體報導光伏發電成本超低前一段時間各大媒體報導了一篇新聞。光伏公司由於就近的工廠就消納了大部分的電,所以也不需要布置大規模的儲能設備,儲能設備也是非常的貴,這個大家看看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就知道了,因此沒有儲能的光伏成本更加的節省。所以工廠屋頂發電,真的經濟。
  • 從杭城飛雪想到12世紀,蟋蟀宰相要為南宋滅亡背鍋嗎
    杭州成為新的政治中心,也自然成了經濟文化中心,人才薈萃、外來人口激增,也帶來了財富和各地的習俗、文化,李清照、辛棄疾這兩個濟南人不也是都到南方來了嗎。我們現在能從史料中看到的有關南宋養鬥蟋蟀的記錄,基本上都和杭州有關。
  • 實體企業如何破界創新?
    我很贊成他的這番觀念,「活著就是做一次投資,拿你的時間去換點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但是,時間是有限的,能投資的東西很少,一投,五、六年、十年稍縱即逝。這個時代,很多事情無法掌控,我們不太能夠判斷未來甚至無法找到自處的方式。所以要面對人生的變化,自己必須先做出變化,不然原地踏步等著別人來顛覆你,為時已晚。」
  • 經濟發展特徵、住房不平等與生活機會
    另外,住房增值收益也表現出區域性。2003年前,雖然東部發達地區住房增值收入和家庭收入比值高於其他地區,但無論是東部發達地區還是其他地區,住房增值收入都低於家庭收入,勞動力市場代表著主要的生活機會結構。但2003-2010年間,東部發達地區住房增值收入遠高於勞動力市場收入,兩者比值為1.95,按人均算更是高達2.3。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住房市場所代表的生活機會結構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勞動力市場。
  •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這些強烈信號
    如何開好局、起好步?12月30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議透露出哪些新信號,如何指導明年經濟工作?信號一遂寧在成渝中部崛起的最佳歷史機遇期要緊抓機遇主動幹、快人一拍搶先幹12月30日,四川省政府網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在遂寧朋友圈中刷屏。
  • 南宋博物館開建,《南宋》組曲先來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丁言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以杭州為都城,稱臨安。臨安作為南宋的政治中心,存在了一百餘年。期間,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稱讚臨安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日前,杭州擬在中河高架東側,河坊街南側,建國南路西側,望江路北側建設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除汪宅)工程,並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杭州本土樂團——禾樂坊樂團近日原創了一部《南宋》的音樂組曲,音樂主要描寫和展現的就是南宋的興衰史。
  • 「 奢侈品界的亞馬遜 」 Farfetch值得投資嗎?
    在首次公開募股期間,該公司被稱為「奢侈品界的亞馬遜」,但在19年公布第二季度財報之後,Farfetch就失去投資者青睞了。但我們近期發現,這家公司並非不值得投資者考慮。Farfetch作為一個規模化的奢侈品電商平臺,擁有顯著的先發優勢,並受益於強大的網絡效應,將加速從實體轉向在線銷售模式,並獲取可觀的市場份額和運營利潤。
  • 南北經濟差距多大,北方是經濟黑洞嗎
    最典型的就是南宋。《神鵰俠侶》裡的郭大俠鎮守襄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襄陽。這裡已經是南宋最北邊的邊界了。從古代詩詞裡邊,我們也能看到北方衰落的路徑。比如長安曾經是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再到南宋的辛棄疾,只能寫: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辛棄疾已經看不到長安,和長安一起消失的還有北方繁榮的經濟和文化。很多人說北方經濟衰退是從唐宋開始的。這種說法不對。因為在唐宋之後,北方經濟至少還有兩輪繁榮的周期。
  • 同是亡國時,為何南宋士大夫殉國的較多?而明朝士紳投清的較多?
    是保證江山穩固的很重要的標準一個朝代的江山穩固與否,老百姓的態度很重要,但在古代,上層統治者,即皇族和門閥、士大夫的關係是否融洽,是更重要的衡量標準,南宋和明朝時期,門閥已經消失,因此,主要看皇族和士大夫(宋朝和明朝中晚期,武勳階層都被壓制)的配合是否正常。
  • 南北差異算什麼?這條線把中國分成兩個世界
    自這條線誕生以來,無論是人口布局、經濟繁榮、氣候變化等都沿著這條線劃分的比例發展。  不過,最令人唏噓的,無論中國領土發生如何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條線始終「巋然不動」。    更牛的是,不管歷史如何摔打,胡煥庸線總不倒。八十年來,中國經歷了無數變化,版圖形狀從海棠葉變成了雄雞,人口從4億多變成13億多,經濟規模增長了幾十倍,國家的區域發展規劃和人口移民政策更是不斷改變。
  • 在繁榮的南宋,江南的農業有何發展,古人的餐桌上究竟有什麼呢?
    一、南宋臨安地區的主食種類 江南地區如今被稱為魚米之鄉,而在南宋時,這裡就已經成為了中國稻米的主要生產地。不過為了防止在出現災害的年份出現災荒,南宋政府也鼓勵臨安附近的百姓在旱地種植小麥等作物,這讓南宋時期的江南地區呈現出以稻米為主,小麥、粟米為輔的主食結構。
  • 歷史上的兩個南宋實力相差不大,為何存活時間卻相差近百年?
    圖片:趙宋朝廷劇照1、劉宋劉宋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一個王朝,國土面積跟後來北宋時期的面積差不多,劉宋的主要領土以今天的南方為基本盤,還包括山東省地區以及越南北部地區。而趙匡胤的北宋皇朝在巔峰時期,其領土也不包括雲南和越南北部,綜合來看,劉宋和北宋的領土面積差不多,南宋時期,宋朝已經丟失了半壁江山,因此南宋的領土面積要比劉宋小很多。
  • 黃寬重:人際關係與南宋士人的生前身後名
    臺灣長庚大學宋史學者黃寬重先生「習史近五十年」,尤「眷戀南宋」,201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其新著《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這本書南宋時代士大夫的仕宦、文學交流、人際交往為議題,討論了他們的文學作品即人際關係中所反映出的士人的文化生活、南宋一朝之政治發展和社會文化。
  • 南北方差異如何解決?區域經濟一體化何以破題?聽聽三位大咖怎麼說
    來源:新浪財經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經濟停擺,經濟全球化陷入危機。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生活秩序迅速恢復,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經濟發展的「升級版」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