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著李蘭娟院士的一段話:總的想法是,疫情過後,我們希望國家能為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生活取向。
高薪是為醫學科研和軍事人員保留的,既有政治操守又有才華,控制娛樂業的所謂「明星」將花費數千萬和數億部電影,一些盲目的明星節目衛星電視臺將被控制,過度娛樂會使人喪失鬥志。
如果少年強是一個強國,我們必須為祖國的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人才,這場危機使我們意識到關鍵時刻仍然依賴於我們自己。
生物科學家,軍事科學家,教育科學家,農業科技,醫學科技,解放軍,醫生,警察,最好的明星是那些戰鬥在前線的人!
無法證實她是否說過,以及原話是什麼。
然而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深受人民的歡迎,而那些一夜暴富的明星們則深感憤慨和憤慨。
有仇富心理學,也反映了幾千年來心目中的「均貧富」概念。
我也明白那些話的傳播,但也要分析他是否可行,如何實施。
現在許多葵蒂託克花了太多時間觀看現場直播,快速握手,在年輕人上晃動和跟蹤星星。。數以百萬計的明星和網紅似乎觸手可及。從長遠來看,青少年的值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事實上明星薪酬更多由市場決定,但政策導向和社會認知也會決定明星薪酬。
科研人員的薪酬是另一個問題,涉及市場化和如何實現。
企業是市場化的,但是高校的科研人員、科研院所、醫院都是事業單位,都是國家事業單位。工資和獎金由國家支付,科研成果難以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科研人員在其中的貢獻也得不到合理的獎勵。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行系統的改革。
實際上,紐約、巴黎、倫敦都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年輕人也非常時尚,追逐最新的電子產品,追逐他們最喜歡的明星,尖叫著為他們買單。
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是真正改變方向和生活方式的人。娛樂既是生活的調味品,也是一種文化,我們不能把他全部消除,明星就是娛樂的誕生。
我們希望能有一個變革和一個優秀的教育體系來培養年輕一代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產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娛樂,當然不可或缺,但不是盲目追求明星。
我突然想到,西方戰略專家布熱津斯基曾經提出一個計劃:沒有人能改變未來「二八現象」,為了讓20%的精英感到安心,讓80%的人自食其力,他們不得不採取麻醉低成本、半滿意的方式,
消除「邊緣化」人群的不滿情緒,比如安撫嬰兒,把「奶頭」放到他們嘴裡。
「奶頭」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宣洩性的娛樂,比如開放性產業,鼓勵網路遊戲,鼓勵言語戰。
一種是令人滿意的遊戲,比如拍攝肥皂劇和偶像劇,報導明星醜聞,娛樂八卦,廣播真人秀和綜藝節目。
這樣,通過讓人們的生活充滿娛樂和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最終目的是讓公眾沉溺於享樂和安逸,不自覺地失去思考能力,不再有心挑戰現有的統治階級。
這就是邪惡的「陰謀」&「奶頭樂戰略」(tittytainment)。
毒手首先到達中國。
從上世紀代開始,逐漸中國大多數人的革命家、科學家偶像和「人生導師」悄然變成了天王、影后、歌手、小鮮肉、娘炮、網紅……
雖然李蘭娟的院士還沒有得到證實,但從歡呼的角度來看,是時候改變了。期待正能量的值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