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疑因基因突變頭大如臉盆 病後很少和人交流渴望能變回正常人

2020-12-05 川北在線網

男子疑因基因突變頭大如臉盆 病後很少和人交流渴望能變回正常人

時間:2016-10-26 20:11   來源:重慶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疑因基因突變頭大如臉盆 病後很少和人交流渴望能變回正常人 本月8日,重慶晚報視頻欄目重慶一分鐘來到萬州區長嶺鎮老土村,採訪了頭大如臉盆的男子夏元海。視頻播出後,夏元海的遭遇受到社會各界關注。 昨日,52歲大頭叔叔夏元海和家人來到新橋醫院整形外

 

  原標題:男子疑因基因突變頭大如臉盆 病後很少和人交流渴望能變回正常人

 

  本月8日,重慶晚報視頻欄目重慶一分鐘來到萬州區長嶺鎮老土村,採訪了頭大如臉盆的男子夏元海。視頻播出後,夏元海的遭遇受到社會各界關注。

 

  昨日,52歲大頭叔叔夏元海和家人來到新橋醫院整形外科做檢查,他的大頭之謎能否就此揭開呢?

 

  病後很少和人交流

 

  重慶晚報記者看到,夏元海的頭跟中號洗面盆差不多大。由於顴骨和下巴凸出明顯,夏元海的臉就像蘑菇,很像神話中的南極仙翁。因為鼻孔太小,他一直張著嘴呼吸。

 

  夏元海的哥哥夏元昌說,弟弟小時候相貌同常人一樣,身體健康,因為聰明,是家裡6個兄弟姐妹中 讀初中的孩子。

 

  13歲那年,他的腦袋開始一圈一圈長大,臉開始變形,之後越來越聽不清別人說話,語言表達也受影響。「上課聽不清老師說的話,初二就輟學了,也是很可惜。」夏元昌說,由於家裡窮,弟弟從未到醫院檢查過。

 

  當地村民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夏元海耳朵不好口齒不清,村裡人很少跟他有深入交流,他更喜歡一個人在公路上散步。「他不會走太遠,連長嶺鎮都沒去過幾次。」一位女鄰居說。

 

  樂意配合他人拍照

 

  「我的天,從沒有看過這種……」昨日,夏元海走在人群裡,一些人吃驚地議論,拿起手機拍他。視力模糊的夏元海安靜地站直,等別人拍完照才跟隨醫護人員指引繼續走。

 

  「他從沒有和村裡任何人發生過爭執。」夏元昌說,對於外人異樣的目光,弟弟從未放在心上,「在老家,一些過路司機看見他的長相,把車停下來掏出手機給他拍照,他就站在原地等他們拍,拍好了才繼續往前走。」

 

  渴望能變回正常人

 

  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夏元海是村裡五保戶,住在村裡修建的五保戶用房裡,每月還能拿到400多元補助。

 

  「他讀初中時成績還不錯,當時還會說幾句英語。因為身體原因,實在幹不動任何農活,只得在家養病。他總是自己出去買了菜回來弄,平時也不用別人幫他,很獨立的。」夏元昌說,有次村裡一戶人家殺了豬,給弟弟送了幾斤豬肉過來。「他把豬肉原封不動地給人提了回去。平時要是誰家送他新鮮菜,他也堅持要別人收錢。一些過路司機拿錢給他,他都拒絕了。」夏元昌說,得病後,弟弟從未抱怨過生活,一直在渴望一個改變的機會。這些年,弟弟省吃儉用存了1萬元,想用來治病。

 

  夏元昌說:「他其實很想找一個女朋友的,過上正常生活,生個娃兒。」聽見哥哥說到這裡,一旁的夏元海用手指在自己顴骨和眉骨上不斷劃圈,嘴裡還嚷嚷著一些詞句。「削掉,他說他想把這些凸出來的地方削掉。」夏元昌解釋。

 

  醫生:初步判斷是基因突變

 

  夏元海身高1.72米,體重74.9公斤,血壓正常。醫生測量他的頭圍,75.5釐米的數據遠遠超過正常人。新橋醫院整形科副主任王韶亮表示,普通人頭圍一般為54釐米至58釐米。

 

  王韶亮為夏元海做初步檢查時發現,他頜面部嚴重畸形,下頜骨寬大前突,顴骨、眉弓、眶外側壁寬大突出,鼻部塌陷,腿部雙膝內翻。「可能是變形的骨骼壓迫了視聽神經,導致視力和聽力受損。」

 

  「他患的是一種罕見疾病,臨床上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嚴重的病例。從他的骨骼損害、皮膚色素沉著、發病時間來看,有可能是一種多骨性纖維異常增生症,還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認,必要時進行多學科會診,才能最終判斷。」王韶亮表示,初步判斷這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病症。

 

  目前,夏元海已住院,等待CT、血液等檢查。新橋醫院考慮到他的實際困難,為他開通了綠色檢查通道。

 

  「他平時很少笑,很少哭。這次來主城檢查,他很開心,路上笑了好多次。」夏元昌說。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男童得怪病哭聲像貓叫 疑懷孕時母親基因突變
    他家住在陝北,2009年8月妻子生下一個男娃,全家人高興極了,誰知沒過多久,家人發現孩子哭起來的聲音就像一隻貓在叫,聽得人心裡瘮得慌。後經西京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檢查,孩子的病被確診為罕見的貓叫症候群。除了哭聲奇怪外,家人還發現孩子雙眼間距較寬,經常患肺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醫院除了消炎外,還給補充丙種球蛋白提高免疫力,孩子經過3次住院後,醫生最後也表示束手無策。
  • 患「帕金森」10年的大媽裝上腦「起搏器」,變回了正常人
    這一天,醫生為她在大腦安裝了一個月的「腦起搏器」終於成功開機使用,受「帕金森」折磨10年之久的張大媽終於「變」回了正常人,久違地又能像以前一樣活動自如了。 10年,大媽備受折磨 大約10年前, 張大媽的雙手開始「哆嗦」得難以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顫抖的幅度越來越大,到後來整個身體都會不由自主地顫動。不僅如此,還出現了肢體僵直不能活動的情況。到醫院檢查後,她被診斷為「帕金森」病。
  • 聽司法鑑定人揭開基因「突變」和「偶合」的...
    這女嬰是金梅第五個孩子,生完孩子後,金梅病得連碗都端不住。「把孩子送走吧,要不你們母女倆命都保不住。」在周圍人的規勸下,金梅狠心遺棄了三個月大的女兒。女兒被「送走」後,金梅的身體漸漸好轉。之後,她經常跑到當初遺棄女兒的地點,向飲食攤老闆打聽抱走女兒的是哪戶人家。
  • 兩歲女孩基因突變,看起來很顯老,父親開玩笑地叫她「奶奶」
    這種病症在嬰兒出生前就表現出來了,也被稱為「班傑明·巴頓病」,它會導致細胞迅速衰老。班傑明·巴頓是1922年的一部短篇小說和2008年的一部電影中的人物,他生下來就是一個老人。在確認了她的病情後,醫生對檢測結果感到困惑,因為檢測結果顯示她的基因出現了以前從未見過的突變。
  • NASA太空人回地球3年後,與雙胞胎兄弟DNA對比,發現基因突變!
    NASA太空人DNA發生永久突變?最新消息,NASA太空人史考特在國際太空站待了340天,回到地球3年後,科學家對他展開全身的檢查。然後和他的雙胞胎兄弟進行基因比對,結果顯示史考特「免疫系統和DNA修復功能」出現突變,是無法恢復的永久損傷。認知神經科學家稱,這不會對太空人造成直接危險,但不排除會增加他們未來罹患癌症的風險。
  • 一切罪惡根源於基因差異 性別起源於基因突變?
    DNA是細胞的總司令,它指導著一個細胞的全部運作過程,它告訴肝細胞,要提供新鮮蛋白質給血液,並儲存糖類;它告訴神經細胞,要伸展成細長狀,以便神經末梢能和觸及的細胞交流……如此等等。正是因為有了DNA,細胞才不只是一盅化學湯,而是一座有嚴密組織結構的分子城市。  DNA還有一個奇特的功能,就是它能夠進行自我複製。
  • 第五節 基因突變
    攜帶突變基因的細胞或個體,稱為突變體(mutant)沒有發生基因突變的細胞或個體稱為野生型(wild type)。   3.誘發突變和自發突變 引起突變的物理因素(如X射線)和化學因素(如亞硝酸鹽)稱為誘變劑(mutagen)。誘變劑誘發的突變稱為誘發突變(induced mutation)。
  • 一個基因突變,讓人變矮4釐米
    此前,一項涵蓋超過18萬人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發現,在至少180個基因位點上中,存在與成人身高相關的數百種基因變異。2014年,一項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的研究將研究人數擴大到超過25萬人後,發現在423個基因位點上,存在697個和身高相關的突變。一些基因變體通過影響腿、脊柱或是頭的長度,對人體身高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基因能在整體上影響身高。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或與環境有關
    2014年,一項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的研究將研究人數擴大到超過25萬人後,發現在423個基因位點上,存在697個和身高相關的突變。一些基因變體通過影響腿、脊柱或是頭的長度,對人體身高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基因能在整體上影響身高。不過,其中大部分基因對個體的身高影響並不明顯,通常只有1毫米左右。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
    2014年,一項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的研究將研究人數擴大到超過25萬人後,發現在423個基因位點上,存在697個和身高相關的突變。一些基因變體通過影響腿、脊柱或是頭的長度,對人體身高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基因能在整體上影響身高。不過,其中大部分基因對個體的身高影響並不明顯,通常只有1毫米左右。
  • Nature:鑑定SNCA基因增強子單點突變增加帕金森病風險
    論文通信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教授Rudolf Jaenisch說,「這真正是我們首次基於GWAS研究中鑑定出的風險基因突變,在機制上和分子水平上理解一種突變如何能夠提高患病風險。」大約90%的帕金森病病例是散發性的,是由環境風險因素和常見的遺傳風險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導致的。鑑於科學家們很難分析這些相互作用,之前的大多數研究著重關注罕見的家族性帕金森病。
  • 基因突變「折耳貓」不發病不代表沒病,建議抵制折耳貓繁育和買賣
    【基因突變「折耳貓」不發病不代表沒病,建議抵制折耳貓繁育和買賣】屬於啊啊啊康呀原創作品,禁止一切搬運,抄襲,編稿等行為,喜歡小編的可以關注哦。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啊康,提到折耳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圓圓的腦袋,摺疊短小的耳朵,大大的眼睛,顯得特別可愛呆萌,因此喜歡折耳貓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其實折耳貓這種貓咪品種是基因突變出現的結果,最初發現折耳貓是在蘇格拉的一處農場內發現的,後來人們又進行了選擇性繁殖,才有了現在的折耳貓,然而基因突變帶來的折耳貓,其實就是一種帶有先天性疾病的物種,那麼下面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
    此前,一項涵蓋超過18萬人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發現,在至少180個基因位點上存在與成人身高相關的數百種基因變異。2014年,一項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的研究將研究人數擴大到超過25萬人後,發現在423個基因位點上,存在697個和身高相關的突變。一些基因變體通過影響腿、脊柱或是頭的長度,對人體身高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基因能在整體上影響身高。
  • 中因科技:推動遺傳性眼病基因檢測的發展
    在基因研究日益成為我國眼科界的熱門課題的今天, 北京中因科技基因檢測技術, 已能實現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相關致病基因研究, 成為了當下眼科疾病治療與預防的大趨勢。  揭開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原理  遺傳性眼病有200多種, 還有400多種全身或其他器官遺傳病會出現眼部病變。以下五種遺傳性視網膜類眼病需要大眾熟知,以做到早了解、早治療、早康復。
  • 你對「粘多糖病」知多少?
    頭大且前額突出,呈舟狀,眼距增寬。角膜混濁較常見,嚴重者可失明。短頸,聳肩,心瓣膜受累可引起心臟增大與心功能不全。四肢短小,脊柱後凸。關節呈屈曲強直狀,活動受限,膝關節、踝關節外翻及足扁平。掌指粗短,可出現腕管症候群。Hurler常有綜合10歲前死亡,Scheie症候群及Hurler- Scheie症候群可存活至成年。
  • 《自然》刊文稱父親生育年齡大 孩子基因突變多
    英國《自然》雜誌22日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父親的生育年齡與孩子非遺傳性基因突變存在關聯,父親生育年齡越大,孩子基因突變越多,罹患自閉症、神經分裂症等疾病風險越高。冰島「解碼」遺傳學公司研究員卡裡·斯特凡松和來自冰島、丹麥和英國的其他研究人員組成研究小組,在冰島挑選78個孩子患有自閉症或神經分裂症的三口之家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排列、比對一家三口的基因序列,找出孩子基因序列中相對於父母基因序列的突變基因。研究人員發現,成年男子達到生育高峰年齡段後,生育年齡每推遲一年,孩子的非遺傳性突變基因就增加兩個。
  • 研究發現CHD8基因突變的人可能會患自閉症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們發現,有CHD8基因突變的人「很可能」會患自閉症。新研究發現該基因突變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如腸胃疾病、大頭、寬眼距。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它不是單一病種,是一種症候群。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 我國帕金森病基因突變圖譜繪出
    該研究從帕金森病(PD)相關基因的角度,首次針對中國大陸家族性帕金森病及早髮型帕金森病人群進行大樣本遺傳學研究,繪製了中國大陸帕金森病相關基因突變圖譜,系統地提出中國大陸人群帕金森病相關基因發病年齡譜,對帕金森病分子診斷與分型、精準治療具有指導性意義。  帕金森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多認為是老齡化、遺傳和環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 研究:基因突變可能會使人變笨
    出處:新浪科技作者:葉傾城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損害人類健康的基因突變可能使我們變得更笨,但是修復這些基因突變之後,會使人們變得更聰明。一項研究發現,聰明人群擁有對智力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較少基因突變,而不是擁有更多使他們變得更聰明的基因突變。
  • 湖南:1人患癌 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患癌後,5位親屬基因檢測查出有突變 記者了解到,朱女士查出患有卵巢癌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婦科成功完成了根治性手術。術後,她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了基因檢測,以便接受進一步綜合治療。不久,朱女士的檢測結果出來了,醫生又建議她的直系兄弟姐妹、兒女都來做一個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