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積液多見於多種關節炎中,如肥大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及創傷性關節炎及骨質增生等疾病引起關節滑膜炎症產生的病理產物。患者多表現為關節腫脹、屈伸不便,步股艱難等特點。
患有各種關節炎時,當膝關節長時間單一動作超量運動之後,膝關節腔內壓升高,氧分壓下降,導致滑膜組織充血水腫,紅、白細胞及纖維素滲出,當滲出速度超過滑膜代償性吸收速度時,即可出現關節積液。進而又可使關節腔內壓繼續升高,氧分壓繼續下降形成惡性循環,日久可導致滑膜退變脂肪化生等慢性無菌炎症形成。
膝關節積液火針療法—
取穴:阿是穴。
操作方法:局部常規消毒後,將細火針燒至白熾,點刺積液的高突處,散刺5~10針,深度為5~10分,積液黏稠者,更換中或粗火針;刺後輔助患者屈伸膝關節,促使積液排出;拔罐,可連拔2~3次,儘量排出餘液,完畢後進行包紮,每周施術1次,一般3~10次可消除積液;積液控制後,再以細火針點刺血海、梁丘、陰陵泉、陽陵泉、鶴頂,不留針,3~5次即可,以鞏固療效。
膝關節積液火針療法二
取穴:液點(屈膝,驚底外側端上l寸,及梁丘穴下l寸處)、膝眼、犢鼻、足三裡、陰陵泉、血海。
操作方法:液點穴常規消毒,將中號火針酒精燈上燒紅,速刺疾出,積液可見自行流出。左右手配合用力擠按膝關節周圍,促使積液排出,再用拔罐法拔出部分積液。其餘穴位常規消毒後,以細火針點刺。隔日一次,積液減少後隔2~3日治療一次,當無積液時停用粗火針,以細火針、毫針鞏固療效。5次/療程。
按語: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由於風溼性、類風溼、骨刺或外傷等疾病引起膝關節滑膜炎症,關節內積聚大址炎性滲出液,使關節腔內壓力增高,阻礙淋巴循環,積液日久變性,侵蝕滑膜,加劇滑膜破壞,形成惡性循環。
本法採用粗火針放液.細火針點刺可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於本病無論挾寒、瘀阻、溼熱均可治療,臨床上,凡膝關節腫痛劇烈,屈伸不利,病程較短者,多有關節積液,採用火針,既可以確診有無積液,還可達到治療目的。運用火針治療可使腫痛減輕,功能活動改善,且很少引起感染。火針治療本病療程短,安全易行,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