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滅離不開因果的定律

2020-12-05 雲居慈航

世間一切皆是無常法,無常所以有苦空,苦空中飽含著生滅聚散,無常是生滅的法則。世俗傳說中的黑白無常,以佛教的眼光來審視,那也只能說是以一種方便的口吻,來做一個不是特別恰當的兩極相連、生老病死苦、生滅無常迅速的某種譬喻罷了。佛教講究因緣法,以及談到緣起性空,生滅法則離不開因果的軌道交跡。不管是聲聞的四聖諦、緣覺的十二有支,乃至

菩薩質多薩都所奉行的六度四攝法理實踐,在三乘菩提中任何一個層面上解脫道和菩提道中的成就,始終都沒有離開過因果的穿聯。___北京般若講堂 慈航法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人講的是因果報應,佛說的是緣起生滅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因果的說法本就有漏洞。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學佛法的人,相信這話是佛所說。然而萬法皆空,是佛所說;因果不空,非佛所說。因也是法,果也是法,因果也是法,既已萬法皆空,因果如何不空?
  • 「因果定律」真的正確嗎?
    對傳統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有研究的人一定都聽說過一條基本定律——因果定律。曾經,它被定義為迷信,如過街老鼠般被人反覆批判。近些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甦,它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在人們心中的分量也日益加重。有的人甚至把它奉為人間至理、宇宙鐵律,宇宙十大法則之一。
  • 趙樸初:佛教中改變人生命運的13大定律之「因果定律」
    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也認為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
  • 非常重要的生命定律:自然全息因果律!
    因此研究探討自然全息 因果 律,是每個玄靈修真 者的必修課之一。自然全息 因果 律,根據遺傳學理論和微觀生物學理論分析,它是一種全息 性的、微觀隱態的、具有全息 遺傳攜帶性的一種本源因素,我們在本因、內因、外因的三因學說之中,將這一現象歸入本因之中進行研究和探討。
  • 再談《莎莉之定律》——選擇、人生與因果
    兩年前《莎莉之定律》上架TapTap時筆者曾做過推薦。對於莎莉定律及其起源墨菲定律,筆者最初接觸於電影中,此後興趣持續不散。前段時間,筆者在某東購有一本直接以「墨菲定律」為名書籍,本想系統性了解相關內容,卻發現該書內裡幾乎與書名完全無關,空有噱頭,言之無物。氣憤至今,借活動機會,筆者就來聊聊自己理解的《莎莉》遊戲與定律。
  • 佛教的世界觀——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現象的因果不虛稱之為俗諦;本質的體性皆空稱之為真諦。因此有了以世俗和勝義二諦為基礎的客觀世界。那麼為了認識這兩種世界,主觀思想也分為方便和智慧兩種。用方便或方便智了知萬物現象的緣起和因果不虛;用智慧或究竟智了知一切萬物體性皆空的本質。因此佛教的世界觀分為俗諦觀和真諦觀。真諦觀就是對客觀世界本質的認識;俗諦觀就是對一切客觀世界現象的認識。這種方便智和究竟智稱之為「道」。
  •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有些人聽到佛法講「因果」,認為是消極、迷信。 事實上,「因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定律、法則,違背了這個法則,處處都會不如意;有了正確的因果觀念,能將正見落實於生活中,世間的亂象自然能夠減少。 社會上竊盜、勒索的案件為什麼層出不窮?
  • 因果定律8條,真實不虛!
    深信因果佛教講究因果,因果定律大家都知道,他乃是佛法的基本定律。因為這些話語,能夠很好的讓我們明白「因果」,更好地去深信因果。因果定律8條,真實不虛!一、學會改變脾氣,才能擁有更多福報。佛教常講「火燒功德林、火燒功德林」,一把火,就能將我們的功德盡數燒毀。這把火是什麼火呢?
  • 三大因果律,知否,知否?會用之,今生必受益
    例如: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諸多不順,究其原因,大都違背了事物的因果律。順者昌逆者亡,如果掌握其規律,今生必定受益。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它和循環周期輪,宇宙生滅變化法則一起是宇宙人生的三大定律。其中循環是表現;生死愛欲是根本;因果是動力。現代枓學家說,如果沒有因果律,整個宇宙、人類社會將是一片混亂。它也是佛教最基本原理之一。
  • 不信佛教說因果,知道什麼是緣起性空嗎,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你不相信佛教說的因果,懂得因緣法,就懂緣起性空,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怎麼說中國儒釋道文化思想,釋家文化給世界帶來了諸多議論,從因果輪迴,到無神論。在佛教的文化裡,許多人不信因果關係,那麼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教的的因果關係。
  • 善因方得善果、厚道才得厚報:因果——宇宙最根本定律
    昨天下午,同一位朋友喝茶聊天,說起了因果。我很少同人談及這個話題。因為她信奉佛教,我就說得多一點。回家後想想,或許可以讓更多人對因果有更多了解,遂成此文,權當布施。01 因果是宇宙根本定律牛頓曾說,沒有那麼多的「偶然」可以讓整個宇宙如此井然有序的運作,這背後必然有一些人類目前還無法了解、懂得的神秘存在,其中因果就是最基本的定律,人類作為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自然逃不脫因果定律。不論是東方的儒釋道、印度教,還是西方的基督教,都篤信因果。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更是因果定律的擁躉。
  • 因果對他來說沒用!DC宇宙迄今為止最強的神:曼哈頓博士
    很多都說,說曼哈頓博士的實力是神,這裡談談我對神的理解,一句話概括:神的力量,即可以在一定限度內不遵守物理定律的能力;超新星爆發卻無法殺死一個細胞,抬手即能釋放無窮大的力量,是因為能量守恆對他不適用;黑洞無法吸收落入其中的飛船,揮手取消萬有引力定律造成宇宙崩潰
  • 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有人吃苦行善一輩子,不但沒有好報,甚至還不得好死!    其實,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現在一生,已有過去的無量數生,尚有未來的無量數生。現在這一生,若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之流連貫起來看,實在還不及石火光影那樣的短促渺小。善惡因果是貫通了三世漸次受報的,業力的大小輕重便決定了受報的先後等次。
  •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生命、心念、普朗克時間、生與滅(宜收藏)
    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略解】阿難和大眾都初步開悟到了真心,身心泰然,希望如來繼續開顯身心真實不生滅性和虛妄生滅無常性。何者是虛妄,何者是現前生滅的,與何者是不生滅?從而發揮闡明這身和心的兩種性質——虛妄生滅無常性和真實不生滅性(以免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 宇宙運行的法則:因果循環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揭示的是一種客觀上的因果關係。哲學上講:世間萬物,事事有規律,時時有規律,這個規律是什麼?就是事件發生的客觀的因果關係。古代易經分為三部分:變易,不易還有如今大家熟知的周易,而變易簡單的告訴了人們,這個世界是不斷運動的,變化的,唯一不變的規律就是變化。
  • 宏圓法師:生滅是四大因緣的重新組合,清淨本性不生不滅
    肉眼只能視物質的幻滅,幻生幻滅,因此堅持可見的物體生與毀滅,這個才有毀滅的觀念和意識。以我們人類輪迴的現象我們來看,師父拿自己來做一個比喻,不拿老菩薩來做比喻,要不老菩薩接受不了。師父一會兒談生一會兒談死,老菩薩一害怕就不敢來聽經了。師父拿自己來做一個比喻。
  • 讓男人離不開你的好方法是楞次定律
    如何一個男人離不開你,祈禱只是一個虛無的幻想,它並不是唯一的辦法。 用誠心打動誠心,以真心換得真心,真正讓男人離不開你的好方法是「楞次定律「
  • 讓男人離不開你的好方法:楞次定律
    如何一個男人離不開你,祈禱只是一個虛無的幻想,它並不是唯一的辦法。用誠心打動誠心,以真心換得真心,真正讓男人離不開你的好方法是「楞次定律「02不要愛得太滿。「愛人要愛七分滿。」楞次定律是物理學上的概念,它的表述可歸結為:「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反抗引起它的原因。」而萬物守恆,感情裡也是如此。愛得越深刻,反而越是束縛,愛情的結果總是反抗以愛為名的情感。
  • 學佛必知的8個因果定律!
    誰學佛以後,都想改脾氣,為什麼改起來那麼難,甚至繼續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對方,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還在辯論,總是生不起恭敬心,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這個因果要是信好了,就能夠改脾氣,認帳認命。因為佛法是以因果為基礎的。
  • 折磨也是一種因果
    折磨定律花生果果生花,折磨生折磨>因是條件,果是結果,條件的產生必然會導致結果的產生,因果又分為看得到的因果和看不到的因果,這就是因果效應。巴菲特的成功就是靠複利折磨定律也是一種因果關係1、看得見的折磨定律:上文的類容已經說到了打架,這是身體上互相折磨的傷害;再比如夫妻的吵架,也會是看得到的一種心靈上的相互折磨,難道不會因為吵架而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