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過時的國產老品牌憑藉良好的口碑再次紅火起來,然而銷量起來之後,各種各樣的問題集中爆發,南極人冒牌貨不斷,回力鞋質量問題頻出,這些老品牌到底怎麼了?
2020年剛開頭,回力鞋因質量問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在監管部門的抽查中發現,2019年童鞋中有51種產品質量不合格,其中,上海回力鞋業生產的WZ-9047型童鞋樣品就被查出含有可致兒童性早熟成分「鄰苯二甲酸酯」,此消息一出,迅速被推上了熱搜。
回力品牌成立於1927年,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當年很多體育項目的國家隊選手都穿著回力鞋參加比賽,而多次奪冠的女排也不例外,並且她們將這個品牌的知名度推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那個年代「時尚」的象徵。
90年代,隨著各大國際品牌湧入中國市場,本土品牌在內外夾擊之下,漸漸失守。剛開始的時候,回力為了突破重圍,不得不自行尋找銷路,重新打造銷售網絡。可是,終究還是落後了10年,已無力回天,回力總廠於2000年宣告破產。
後來,上海華誼集團出手相救,回力品牌才得以存活下來。但是,由於外形過時,知名度早已不同往日,所以跟其他後起之秀競爭起來,完全處於劣勢。直到2008年,回力通過「情懷營銷」,迅速回歸市場,成為「國貨之光」。
2010年,回力在上海開出第一家直營店,月營業額達到167萬元。2012年,回力開始擁抱電商,之後的發展更加迅速。2018年回力天貓旗艦店的年營業額超過2億元,賣出5000萬多雙,該店鋪的銷售額在5年內增長了65多倍。
但是,回力早在2017年就沒有自己的工廠了,轉型為「品牌授權」的經營模式,目前授權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有12家,同時配套加工的企業有8家。而回力的經銷渠道遍布全國各地,上海的代理商居多,還有權利授權,通常找代理商授權不需要加盟費。
所以,正是因為這種經營模式的轉變,給這個國產老品牌埋下了諸多隱患,比如產品設計疑似抄襲、質量問題頻頻出現,這些都是由於品質管控不到位所帶來的。
除了回力,像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北極絨這四大保暖品牌,最初也是靠品質積累起來的口碑,後來都不約而同放棄了自己的生產線,只負責把品牌宣傳好,然後依靠授權商標賣吊牌來躺著賺錢。
這就是所謂的「輕資產模式」,專注於核心資產運營,其他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通常,品牌做起來之後,靠授權商標來賺錢,很多國際大品牌都這麼幹。但是,只管賺錢不管質控的話,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而且長達幾十年所積累的口碑也漸漸被消耗殆盡,到時這些老品牌還能依靠什麼存活下去呢?
本文由陸水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