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老品牌「病了」?質量問題頻出,冒牌貨不斷,只怪賣吊牌?

2020-12-06 陸水財經

近年來,很多過時的國產老品牌憑藉良好的口碑再次紅火起來,然而銷量起來之後,各種各樣的問題集中爆發,南極人冒牌貨不斷,回力鞋質量問題頻出,這些老品牌到底怎麼了?

2020年剛開頭,回力鞋因質量問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在監管部門的抽查中發現,2019年童鞋中有51種產品質量不合格,其中,上海回力鞋業生產的WZ-9047型童鞋樣品就被查出含有可致兒童性早熟成分「鄰苯二甲酸酯」,此消息一出,迅速被推上了熱搜。

回力品牌成立於1927年,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當年很多體育項目的國家隊選手都穿著回力鞋參加比賽,而多次奪冠的女排也不例外,並且她們將這個品牌的知名度推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那個年代「時尚」的象徵。

90年代,隨著各大國際品牌湧入中國市場,本土品牌在內外夾擊之下,漸漸失守。剛開始的時候,回力為了突破重圍,不得不自行尋找銷路,重新打造銷售網絡。可是,終究還是落後了10年,已無力回天,回力總廠於2000年宣告破產。

後來,上海華誼集團出手相救,回力品牌才得以存活下來。但是,由於外形過時,知名度早已不同往日,所以跟其他後起之秀競爭起來,完全處於劣勢。直到2008年,回力通過「情懷營銷」,迅速回歸市場,成為「國貨之光」。

2010年,回力在上海開出第一家直營店,月營業額達到167萬元。2012年,回力開始擁抱電商,之後的發展更加迅速。2018年回力天貓旗艦店的年營業額超過2億元,賣出5000萬多雙,該店鋪的銷售額在5年內增長了65多倍。

但是,回力早在2017年就沒有自己的工廠了,轉型為「品牌授權」的經營模式,目前授權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有12家,同時配套加工的企業有8家。而回力的經銷渠道遍布全國各地,上海的代理商居多,還有權利授權,通常找代理商授權不需要加盟費。

所以,正是因為這種經營模式的轉變,給這個國產老品牌埋下了諸多隱患,比如產品設計疑似抄襲、質量問題頻頻出現,這些都是由於品質管控不到位所帶來的。

除了回力,像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北極絨這四大保暖品牌,最初也是靠品質積累起來的口碑,後來都不約而同放棄了自己的生產線,只負責把品牌宣傳好,然後依靠授權商標賣吊牌來躺著賺錢。

這就是所謂的「輕資產模式」,專注於核心資產運營,其他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通常,品牌做起來之後,靠授權商標來賺錢,很多國際大品牌都這麼幹。但是,只管賺錢不管質控的話,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而且長達幾十年所積累的口碑也漸漸被消耗殆盡,到時這些老品牌還能依靠什麼存活下去呢?

本文由陸水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老品牌到底怎麼了?回力鞋問題頻出 南極人冒牌不斷
    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回力鞋問題頻出,南極人冒牌不斷,紅火的老品牌到底生了什麼病?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的各大老品牌可以說是集體進入了一個全面的問題爆發階段,南極人賣標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回力鞋因為質量問題被查處,好不容易紅火起來的老品牌們到底生了什麼病?
  • 消費者要注意了,這4家品牌也學「南極人」圈錢,只賣「吊牌」
    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南極人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合計為13億元。這說明什麼,南極人一年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13億的進帳,這個買賣誰不做呢?也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品牌相繼開始賣吊牌。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這是因為,如今的「南極人」不是過去那個「南極人」了,你所購買到的只是「南極人」這個牌子,產品是哪家廠生產的可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一個「三無」小作坊只要購買了南極人的品牌授權,你所生產的東西搖身一變也能成為貼著「南極人」這吊牌產品。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但是,品牌授權絕不等於賣吊牌,如果背後的品控跟不上,就無異於是自砸招牌。這也是媒體追問南極人的「這種玩法能挺多久」的原因所在。而從市場反饋看,南極人的品控,早就亮起了紅燈。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要小心!
    所謂賣吊牌,就是直接將品牌「租」給廠商,廠商可直接使用品牌生產產品進行售賣;而代工則是品牌方授權代工廠,按照自家的質量要求生產產品,最終掛牌售賣,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國際品牌均在授權代工廠生產產品。由於無法對品牌授權方的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導致不少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小到童裝內衣,達到棉服棉被,不少掛牌南極人的產品都曾上過質監部門的黑名單。市場上的反應則更為激烈,不斷有消費者投訴南極人的產品質量差,也使得南極人的品牌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事實上,在服裝行業裡,賣吊牌現象並不僅僅是南極人一個個例而已,同時代的恆源祥、俞兆林等等,均存在賣吊牌的現象。
  • 南極人賣吊牌不生產?給錢就授權還能給你帶來質量保障嗎?
    那說到保暖,就想到了最近引起大家關注的知名保暖品牌—南極人,因其產品質量問題引起廣泛熱議。雙十二剛剛過去不久,一大波搶購熱潮後,首先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售後問題。近期,有消費者投訴在網上買的南極人棉襪,和以往相比,質量特別差,懷疑是假貨,但是網店卻堅決稱是正品,而且還有全鏈路進貨憑證。那為什麼明明是正品,卻質量很差呢?
  • 四大保暖內衣全成貼牌貨,只賣吊牌不生產
    在十幾年前,南極人、俞兆林、北極絨、恆源祥是著名的四大保暖內衣品牌,並且劉德華、鄭少秋、趙本山等巨星代言。當時,這些都是價格不菲的大牌,然而如今很多人發現這四個牌子的產品在網上越來越便宜,並且各式各樣的生活家居似乎沒有它們不做的。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但除了它,當年叱吒中國的另三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也都早已砍掉了生產線,將目光放在了「吊牌經濟」上。吊牌經濟,顧名思義,就是只賣吊牌。企業全程不生產產品,只對代理商家收取授權費,然後產品就帶著企業的吊牌賣到消費者手裡去了。
  •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
    四大老牌國貨賣吊牌為生,南極人質量不達標,吊牌經濟能撐多久。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媽媽都會給小編買南極人的保暖內衣恆源祥的羊絨衫。但是近幾年在商場上已經找不到這些老牌國貨的身影了,只能在淘寶上看到他們依舊活躍的身影。
  • 品牌授權豈能簡單賣吊牌
    其中授權規模最大的是南極人,南極人已搖身一變成了「南極電商」,其核心任務不再是生產銷售商品,而是品牌建設,為了發展授權,南極人對授權的店鋪基本不管不顧,毫無品控環節,導致南極人的產品質量直線下降,甚至基本上都是「假」產品——授權店貼上南極人品牌的產品而已。而最開始「賣吊牌」的品牌是恆源祥,隨後南極人、俞兆林、北極絨等品牌都加入其中。
  • 小心別買了吊牌貨!
    後來才知道,原來大家熟知的南極人、恆源祥等保暖內衣品牌,多數為吊牌貨,品牌方自己可能根本不生產這些商品。所以,不只是床墊,你還可能看到南極人賣童裝和兒童車。你的內衣只是吊牌貨?現在90後的養生老人,哪個不是早早就把秋衣秋褲都給買上了?
  • 只有吊牌是真的!你買的保暖內衣質量怎麼樣?
    你網購的「南極人」「恆源祥」可能只是正品吊牌貨!——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這個吊牌怎麼賣呢?經銷商只需要同工廠籤訂名義上的合同,就可以以工廠名義自主進貨,購買南極人商標再銷售。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雜牌貨,轉而從眾選擇了品牌影響力更大的「牌子貨」。在這種局面下,商家只能轉變銷售策略,放棄了之前的產品,成為品牌銷售商,所以你現在可以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品牌加盟店。
  •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賣吊牌
    南極人:不好意思,我們只做吊牌生意>據12月6日《南方周末》報導,包括南極人在內,當年叱吒上海灘的四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不約而同地砍掉了生產線,低調轉型賣起了吊牌。說白了,就是我們穿的用的這些南極人的產品都是各色各樣的工廠生產的,南極人只負責提供吊牌。
  • 知名服裝品牌南極人年賺9億!竟靠賣「吊牌」
    雖然南極人的牌子越來越響,但卻不是像其他商標一樣流芳百世,美名永傳,原因是南極人在2008年之後,就已經轉變了自己的經營模式,迅速而果斷地把自己建立的11年流水線砍掉,從此不再生產產品,而是專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效應,創造一條品牌溢價道路,搖身一變吊牌廠家。在現存的服裝行業中,吊牌與貼牌成為了主流趨勢。
  • 早已停產的「南極人」每年躺收13億,只賣吊牌!
    更準確地說,南極人早就不生產產品了,他們只賣品牌。01 砍掉生產,只賣商標曾經300萬起家,4個月創下1個億的銷售額。風光一時的南極人在擴張產品線的同時,也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存貨積壓,訂單減少。
  • 買衣服要小心了,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女裝知名品牌轉行「賣吊牌」
    在買東西的時候,很多人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是同一家品牌相同的產品,質量卻忽好忽壞,陰晴不定;評論裡面好評如潮,但真正拿到衣服的那一刻卻發現與描述的相差甚遠。別再被一些大牌的logo騙了,那些你千挑萬選買回來的大牌產品,可能除了牌子,沒一樣是真的。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於「牌子貨」的需求日益增長,品牌效應越來越明顯。
  • 為挽回頹勢,拉夏貝爾決定學南極人「賣吊牌」
    從下圖這份網上流傳的「南極電商銷售授權申請表格」可以看出,南極人的模式是通過提供運營方案和平臺資源,獲得授權的工廠自行生產後,貼上自家品牌的標籤,然後售賣。這個模式只提供人力運營和服務,沒有任何重資產投入。
  • 買東西要小心 這些品牌原廠早關閉 只賣吊牌 不少人還被蒙在鼓裡
    有不少消費者應該都有這樣一種感受,為什麼同一個品牌的商品,自己後來買的就沒有之前購買的好呢?其實,這是因為有不少品牌早就已經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只出售吊牌,所以我們購買到的很多產品並不是出自原廠。
  • 繼「南極人」之後,這4家品牌也「被曝」賣吊牌,很多人還不知道
    這還是在特殊事件影響下的收益,今年4月份公布的南極人2019年年報顯示,光是憑藉品牌授權,南極人一年可以進帳13億元。 這樣的盈利模式,對於很多商家而言,肯定是非常動心的。繼「南極人」之後,我國又有4家公司「被曝」賣吊牌,他們分別是恆源祥、北極絨、拉夏貝爾和俞兆林。尤其是恆源祥,早些年在我國還是非常有名的,電視廣告常常出現這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