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壇巨匠路遙,從小與飢餓為伍,一生和4個女人愛恨糾纏不清

2020-12-05 旭日達達

在新中國文學的天幕上,路遙先生猶如一顆流星,在其短暫的寫作生涯裡,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

他的矛盾文學獎作品《平凡的世界》,感染了無數的讀者心靈,同時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徵程。

可是,誰又知道,路遙先生的一生,卻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鬱悶、痛苦和煎熬。終生與飢餓為伍,從小就被父親送人,沒錢吃飯,平時總是衣衫襤略,被同齡人欺負和笑話。

即使後來功成名就,獲得矛盾文學獎,去北京領獎的路費都是借來的。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親情愛情同樣不如人意。他這一生和4個女人愛恨糾纏不清。

初戀讓他差點自殺

1969年,路遙進駐縣百貨公司,這期間他結識了北京知青林虹。林虹被路遙的才華,人品吸引。林虹的美麗活潑更是吸引著路遙,兩人進入了熱戀期。

因為對林虹的愛,路遙把回城的機會讓給了林虹。回到城裡的林虹終究放棄了路遙。這讓路遙陷入到失戀的困境中不能自拔,路遙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病危之時,妻子堅持離婚

路遙的妻子林達出生在高幹家庭,父親是歸國華僑。她自己性格開朗、脾氣好,文筆也很好。兩人互相剛認識的時候都被對方的才華所吸引,開始了長達幾年的戀愛。

1973年,路遙被推薦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在路遙上學期間,林達的大部分工資都用來資助路遙了。路遙畢業後,很快兩人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婚後的生活起初恩恩愛愛、幸福甜蜜,然而截然相反的兩個人朝夕相處,端倪總會顯露。

林達是從北京來的,又是大家出身,她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業,是那個年代獨立的女性。讓她單純地做一個家庭主婦照顧丈夫和孩子,肯定是不願意的。

而路遙呢?畢竟出身農村,從小與林達的生活環境天壤之別,為了寫作,他常常通宵達旦,獨處將自己全面封閉起來,家裡的大事小事無暇顧及,飲食起居都要林達來照顧。

而林達對路遙這種只顧寫作不顧家的態度也很不滿,漸漸地,夫妻二人交流越來越少,直至形同陌路。

後來,路遙的婚姻已經名存實亡。林達多次提出離婚,路遙當時因小說《人生》的暢銷而小有名氣,為了怕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以及怕傷害自己年幼的女兒,路遙拒絕離婚。

最終,在路遙辭世前三個月,路遙同意離婚在病床上簽了離婚協議書。而後林達離開回到了故土北京,開始了新的生活。

愛女兒勝過愛自己

遙的一生,除了他熱愛寫作,愛自己的作品,他更愛自己的女兒勝過愛自己。在完成《平凡的世界》之後,路遙抱病撰寫了《早晨從中午開始》這一篇著名的創作隨筆。

為了親愛的女兒,我也得趕回去,其實這也是唯一的原因……想著馬上就要看見親愛的女兒,兩腿都有點發軟」

是的,孩子,我深深地愛你,這肯定勝過愛我自己。我之所以如此拼命,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為了你。我要讓你為自己的父親而自豪。

當年路遙病重住院期間,是他的弟弟在床前照顧,在葬禮上他13歲的女兒路遠悲傷無助,他的妻子始終未見露面。這些都導致日後母女失和,多年後才重歸於好。

母親一世守候,盼他回家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去世,年僅42歲。怕老人擔心,人們沒有告訴養母李桂英。是村裡的一個小姑娘不小心說漏了嘴。可是,她並不相信:這怎麼可能?那個健壯的孝順的兒子,怎麼會說走就走呢?

她哭著說:「我的心從那會兒就被掏走了。」

丈夫和兒子都走了,原來,雖清貧但幸福的一家人,只剩了她一個,孤零零的一個老人,還有,一個破碎的家。

她就整天的坐在大樹下的石頭上面,因為經常坐,那塊石頭的表面都被坐的光光的。李桂英每天都坐在這塊石頭上面,望著遠方,盼著兒子歸來。

路遙在感情上是失敗的,然而在文學上的貢獻卻是難以超越的。

路遙曾說,「我寫作,不為評論家,不為出版社,只為群眾喜歡。」

這一點,他做到了。《平凡的世界》做到了。

賈平凹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他的文學就像火一樣燃出炙人的燦爛的光焰;

《廢都》作者賈平凹

馬雲說,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蹬三輪時期的馬雲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說,作家路遙用畢生心血寫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時代大變革中所走過的既平凡又壯美的人生畫卷。

人生的奮鬥,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時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們在來到清華園之前,利用假期認真閱讀這本書

網友說:一個人能在二十來歲看過這本書,無疑是他的幸運,因為這本書會成為他人生的一盞明燈,指引他去面對人生中的各種苦難,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一份偉大的精神盛宴, 在那些無助迷惘的時候,它將是你心靈的良藥。

本書共3部,是精裝正版,一共79元,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經典不可錯過!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路遙是文壇的輝煌,卻窮困潦倒,一生愛過4個女人,死前無1人陪伴
    1992年11月17日,路遙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在新中國文學的天幕上,他猶如一顆流星,登頂中國文壇的巔峰,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但就是這樣一個登頂文壇巔峰的人,卻窮困潦倒,即便去世後,路遙留下的也只有1萬塊錢的存摺和近萬元的欠款單據。
  • 床上的路遙
    路遙終於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個為了《平凡的世界》,把自己放在銅川陳家山煤礦創作、終日與一隻老鼠為伴的作家,如願拿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中國最高文學獎項。這就好比故事裡的英雄終嘗所願,接下來該是美好生活的講述了——航宇的書就是從這裡寫起,他是路遙的清澗同鄉,當時還是個不到30歲的青年,因為也供職於陝西省作協,並在文學創作上有些成績,路遙對他十分信任,朝夕相處間,他成了路遙獲獎後那段日子裡的見證人。  從1991年初到1992年11月,短短600多天的時間,茅獎的高光未褪,路遙卻走完了他的一生。
  • 路遙沒有憑藉《平凡的世界》而富裕,是源自於他骨子裡的貧窮
    路遙出生在一個陝西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家中一共有七個兄弟姐妹,路遙作為老大因為家中實在缺吃少穿就過繼給了大伯,儘管生活再怎麼拮据路遙從未放棄求學,最終路遙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從小的貧窮讓路遙來說記憶尤為深刻,為他的創作中也增添了一筆濃重的感情色彩,到後來路遙作品逐漸被人們所認可,在人均只有幾十塊工資的時候,他的稿費就高達1000字10塊錢,就是這樣一個成名的作家,死後為什麼被人說他是窮死的呢?
  • 他出生於農村,曾被四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文壇的驕傲
    一百度年前,中國誕生了一位讓世界為之矚目,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文學巨匠——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在福建省漳州平和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坂仔小鄉鎮,林致成的第七個兒子出生了,這個孩子他叫林語堂,父親是一位傳教士,經常會外出傳教,這樣一來就見多識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讀書,將來有所作為,這對從小的林語堂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對於文學,路遙有遠大的抱負和野心,在他的心目中,文學創作也是他追問人生意義最直接的途徑。真正讓路遙在文壇站穩腳跟的作品是隨後寫成的《人生》,路遙以無比驚人的意志力,用了21個晝夜,創作完成了13萬字的中篇小說《人生》。寫完《人生》,路遙仿佛生了一場大病,他面頰泛黃,身體浮腫,兩條腿僵硬得連行走都非常困難。他知道這是累的,但非常值得。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當時的王衛國,經歷了社會人生動蕩與打擊,已經不是當年奮力走出郭家溝的懵懂少年,他暗自發嘆無論如何都不能在這個小山溝就此打發自己的一生。路遙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經歷和表現,客觀地講不能排除盲目狂熱和個人動機,但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社會大動蕩中的人,個人命運便不能按照自己的期待軌跡發展。
  • 在平凡的世界裡我們仍然離不開路遙
    路遙殉道式的寫作、神秘的病情、隱秘的內心、固執的寫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後的情感世界等等,在路遙生命最後的六百天裡,《路遙的時間》展現了一個豐富的路遙、孤獨的路遙和偉大的路遙。路遙在文壇掀起的熱潮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他的成名作《人生》講述了農村青年高加林在高中畢業後的出路問題。高中學歷在80年代的中國農村已經算高學歷,但當時的城鄉差異和改革環境,使高加林這樣一位知識青年的未來十分尷尬,他既融入不進城市又不甘心回到農村務農,這也是當時一批想要走出農村卻面臨重重阻攔的農村青年的人生困境,當然這也曾經是路遙的困境。
  • 你知道路遙「不平凡的世界,」了解生命的定義才能書寫更好的人生
    1992年42歲的路遙離開了人世同時也帶走了所有的痛苦與心酸,文壇界巨星卻在潦倒與孤獨中隱沒。路遙的一生都與窮字為鄰,熱愛寫作的路遙也許有些名氣但卻沒有什麼錢,為錢憂心的路遙在生命的後半段仍然欠著10000多的借款。
  • 鄧文迪:站在名利場金字塔頂的中國女人,用人們的愛恨為自己加冕
    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在歐美她卻幾乎可以稱作「中國女性」的代名詞。她的一些「頭銜」也許能讓你了解她:先後和前英國首相布萊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傳出過緋聞;曾是全球最大傳媒公司「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2010全球10大闊太榜首……她的一生註定是傳奇的一生,然而她自己卻說:我不是傳奇。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本次展覽旨在全面展示、介紹、宣傳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的六大篇章、43位巨匠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歷程。《百年巨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合攝製,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二十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
  • 一心一世界 一生一百年《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一字一方圓,一筆一江山;一點一春色,一抹一冬寒;一心一世界,一生一百年。」相信很多人聽到這首氣勢磅礴的歌曲,腦海裡就能展開那部著名人文紀錄片《百年巨匠》的畫卷,歷史上的大師巨匠,風雲人物一個個躍然眼前。
  • 路遙用生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為何卻遭到評論界的一片差評?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長河裡,要論對讀者的影響力,恐怕沒有一部作品能超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路遙嘔心瀝血,花費十年時間完成了百萬字巨著,十年間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那套晚出版本,總銷量就已破1800萬冊,並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而它的盜版更是不計其數。
  • 路遙誕辰70周年,尋找一個真實的路遙
    8歲那年,家裡實在養活不了他們兄妹幾個,忍痛割愛,把他過繼給延川縣郭家溝村的伯父。很難想像,一個家庭會把長子過繼給別人,也許唯一能解釋清楚的就是一個字——「窮」。就這樣,路遙從清澗到了延川。路遙像小樹一樣一天天地成長,在村裡上完小學,眼看要上中學了,可上中學得到延川縣城。這是比較嚴峻的問題,以路遙家當時的情況,要去縣城上學,幾乎不可能。伯父是地道的農民,他想讓路遙在山裡勞動。路遙從小就是個執著而倔強的人,不會向命運低頭。他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勤奮讀書,才能改變人生,否則像父輩一樣,永遠不可能從山溝溝裡走出去。他要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 40位大師走進紀錄片《百年巨匠》
    據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悉,記述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將推出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並於今年下半年播出。
  • 明朝文壇之「北鬥七星陣」
    明代文壇,小說、戲曲等俗文學昌盛、傳統詩文相對衰落。 再無李杜、蘇黃級別的大家和巨匠,詩文在藝術上的創新精神欠佳。 但明代小說創作卻開創了文學史的新階段,產生了很多名作。 本篇特來欣賞,明朝文壇的「北鬥七星陣」。
  • 黃霑「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走了
    有「香江才女」之稱的林燕妮一生充滿傳奇,她是著名填詞人林振強的姐姐、李小龍兄長李忠琛的前妻、著名填詞人黃霑口中「一生最重要的女人」和得力的工作夥伴。林燕妮年輕時縱橫社交場,但近年生活十分低調,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據悉,她在2016年患上肺癌,曾接受化療,但因身體無法承受而轉向電擊治療。近幾個月,她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最終還是不敵病魔。
  • 和男人相處,女人不能碰這3個禁區!
    其實在感情中,即便再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能觸碰對方的底線和禁區。實際上對於男人而言,這三個「禁區」不能碰。因此女人要知道,和男人相處,這3個「禁區」不能碰。1、不能傷害他們的尊嚴男人都是很好面子的,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容不得別人輕易的傷害他的自尊。
  • 這部小說感動了中國人,卻成了路遙生命裡最後的絕唱
    路遙出身農村,家庭非常貧困,七歲時就被父親過繼給了大伯,不過幸好大媽對他非常好,可以說路遙是大媽靠乞討養大的。為什麼路遙的作品都是以農村為題材?因為在那個飢餓的年代,村裡人餓的皮包骨,卻願意把自己的救命糧分出一升半碗給路遙,所以,路遙對家鄉充滿了感情。
  • 出生在這幾個時辰的女人,福氣滿滿,婚姻幸福,一生無憂
    出生在這幾個時辰的女人,福氣滿滿,婚姻幸福,一生無憂。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出生在子時的女人,福氣滿滿,婚姻幸福,一生無憂。子時出生的女人,性格都非常好,溫柔善良,她們生性喜靜,不喜喧鬧的地方,她們身上有一種獨特的寧靜的氣質,讓人舒服,她們的命格很好,一輩子都是福氣滿滿,婚後生活也是非常幸福,夫妻和睦,子女懂事孝順,即使遇上難事也能很快轉危為安,一生無憂愁。辰時(早上7點到9點)出生在辰時的女人,福氣滿滿,婚姻幸福,一生無憂。
  • 紀念路遙誕辰七十周年!籤名本、主題帆布包聯合上線
    1949年12月3日,作家路遙出生在陝北清澗縣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如果他還健在,今年將滿70歲,應是一個作家收穫成就的年齡。可他卻在42歲那年,永遠地告別了這個平凡的世界,告別了那些熱愛他的朋友,也告別了冷落他的「敵人」與眾多非議。有人說,也許路遙是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文學版圖上,最後的一個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