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文學的天幕上,路遙先生猶如一顆流星,在其短暫的寫作生涯裡,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
他的矛盾文學獎作品《平凡的世界》,感染了無數的讀者心靈,同時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徵程。
可是,誰又知道,路遙先生的一生,卻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鬱悶、痛苦和煎熬。終生與飢餓為伍,從小就被父親送人,沒錢吃飯,平時總是衣衫襤略,被同齡人欺負和笑話。
即使後來功成名就,獲得矛盾文學獎,去北京領獎的路費都是借來的。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親情愛情同樣不如人意。他這一生和4個女人愛恨糾纏不清。
初戀讓他差點自殺
1969年,路遙進駐縣百貨公司,這期間他結識了北京知青林虹。林虹被路遙的才華,人品吸引。林虹的美麗活潑更是吸引著路遙,兩人進入了熱戀期。
因為對林虹的愛,路遙把回城的機會讓給了林虹。回到城裡的林虹終究放棄了路遙。這讓路遙陷入到失戀的困境中不能自拔,路遙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病危之時,妻子堅持離婚
路遙的妻子林達出生在高幹家庭,父親是歸國華僑。她自己性格開朗、脾氣好,文筆也很好。兩人互相剛認識的時候都被對方的才華所吸引,開始了長達幾年的戀愛。
1973年,路遙被推薦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在路遙上學期間,林達的大部分工資都用來資助路遙了。路遙畢業後,很快兩人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婚後的生活起初恩恩愛愛、幸福甜蜜,然而截然相反的兩個人朝夕相處,端倪總會顯露。
林達是從北京來的,又是大家出身,她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業,是那個年代獨立的女性。讓她單純地做一個家庭主婦照顧丈夫和孩子,肯定是不願意的。
而路遙呢?畢竟出身農村,從小與林達的生活環境天壤之別,為了寫作,他常常通宵達旦,獨處將自己全面封閉起來,家裡的大事小事無暇顧及,飲食起居都要林達來照顧。
而林達對路遙這種只顧寫作不顧家的態度也很不滿,漸漸地,夫妻二人交流越來越少,直至形同陌路。
後來,路遙的婚姻已經名存實亡。林達多次提出離婚,路遙當時因小說《人生》的暢銷而小有名氣,為了怕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以及怕傷害自己年幼的女兒,路遙拒絕離婚。
最終,在路遙辭世前三個月,路遙同意離婚在病床上簽了離婚協議書。而後林達離開回到了故土北京,開始了新的生活。
愛女兒勝過愛自己
遙的一生,除了他熱愛寫作,愛自己的作品,他更愛自己的女兒勝過愛自己。在完成《平凡的世界》之後,路遙抱病撰寫了《早晨從中午開始》這一篇著名的創作隨筆。
為了親愛的女兒,我也得趕回去,其實這也是唯一的原因……想著馬上就要看見親愛的女兒,兩腿都有點發軟」
是的,孩子,我深深地愛你,這肯定勝過愛我自己。我之所以如此拼命,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為了你。我要讓你為自己的父親而自豪。
當年路遙病重住院期間,是他的弟弟在床前照顧,在葬禮上他13歲的女兒路遠悲傷無助,他的妻子始終未見露面。這些都導致日後母女失和,多年後才重歸於好。
母親一世守候,盼他回家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去世,年僅42歲。怕老人擔心,人們沒有告訴養母李桂英。是村裡的一個小姑娘不小心說漏了嘴。可是,她並不相信:這怎麼可能?那個健壯的孝順的兒子,怎麼會說走就走呢?
她哭著說:「我的心從那會兒就被掏走了。」
丈夫和兒子都走了,原來,雖清貧但幸福的一家人,只剩了她一個,孤零零的一個老人,還有,一個破碎的家。
她就整天的坐在大樹下的石頭上面,因為經常坐,那塊石頭的表面都被坐的光光的。李桂英每天都坐在這塊石頭上面,望著遠方,盼著兒子歸來。
路遙在感情上是失敗的,然而在文學上的貢獻卻是難以超越的。
路遙曾說,「我寫作,不為評論家,不為出版社,只為群眾喜歡。」
這一點,他做到了。《平凡的世界》做到了。
賈平凹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他的文學就像火一樣燃出炙人的燦爛的光焰;
《廢都》作者賈平凹
馬雲說,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蹬三輪時期的馬雲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說,作家路遙用畢生心血寫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時代大變革中所走過的既平凡又壯美的人生畫卷。
人生的奮鬥,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時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們在來到清華園之前,利用假期認真閱讀這本書。
網友說:一個人能在二十來歲看過這本書,無疑是他的幸運,因為這本書會成為他人生的一盞明燈,指引他去面對人生中的各種苦難,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一份偉大的精神盛宴, 在那些無助迷惘的時候,它將是你心靈的良藥。
本書共3部,是精裝正版,一共79元,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經典不可錯過!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