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和青少年每天糖分攝入推薦量

2020-12-03 醫脈通

美國心臟協會在一篇聲明中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天額外添加的糖分應該在6茶匙以下。


聲明的第一作者Miriam Vos博士稱,我們的目標推薦量對2到18歲的兒童是一致的,這對父母和公共健康工作者來說很簡單。


添加糖分指的是所有糖分,包括用於烹調食物或飲料、餐中添加或單獨食用的蔗糖、果糖和蜂蜜。


埃默裡大學醫學院兒科副教授與營養學家Vos博士稱,對於多數兒童,每天添加糖分在6茶匙是健康的,可以達到的目標。


聲明中還說,2歲以下的兒童不應該食用任何添加糖分的食物或飲料。此外,年齡在2到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每周飲用的含糖飲料應該在8盎司以下。


聲明發表在8月22日的《循環》雜誌上,是根據現有的關於糖分對兒童健康影響的科學研究寫成的。


經常食用含有較高糖分的食物和飲料可能會導致高血壓、肥胖和糖尿病,這就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食用添加糖分較多食物的兒童食用的健康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物和低脂乳品這類食物更少,這些食物對他們心臟健康有好處。關於多少添加糖分對兒童是安全的問題還沒有確定統一的結論,所以糖分一直是食物和飲料中常見的添加物,而且兒童消耗的量一直居高不下,一般美國兒童消耗的量約為推薦量的3倍。


從2018年7月開始,美國銷售的食品就必須在營養成分表中列出添加糖分的量。在此之前,最好的避免兒童飲食中添加糖分的方法是多提供有營養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物、低脂乳品、瘦肉、家禽肉和魚肉,並限制營養較少食物的量。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女性每天糖分攝入量應不超過7茶匙
    攝入過多的碳酸飲料、巧克力和糖果反而會釀成難以下咽的苦果。如果說世界範圍內推薦的人體每天的糖攝入量,變為略高於一罐可樂中含糖量,即從當前的推薦量減半,降低到每天不足7茶匙,那麼在我們餘下的人生中,我們的牙齒可能不會那麼快脫落。  「游離糖」是指技術添加到食物中的果汁、蜂蜜和糖漿等天然糖分。
  • 每天攝入多少糖分才減肥?
    糖是提供我們人體身體功能正常運轉的主要能量,但是,如果攝入過多的糖分也容易導致肥胖那每天攝入多少糖分才是正常的呢?我們怎樣才能健康減肥?   每天攝入30-40g為正常比例。  「糖」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糖指各種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沒有甜味的澱粉;狹義的糖則指精製後的白糖和食品、飲料加工中常用的糖漿。糖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後者。幾乎在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漿做成的甜味劑。
  • 小傢伙超愛吃糖,每天攝入多少糖分合適?
    小傢伙超愛吃糖,每天攝入多少糖分合適? 相信很多寶寶都難以抗拒甜食的魅力,尤其是各種形狀、各種口味的糖果。糖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此外,糖還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
  • ...心血管疾病|含糖飲料|死亡率|白開水|攝入量|糖尿病|糖分|-健康界
    相比每月喝的量少於1標準杯的人,每天喝超過2標準杯的人,死亡風險提高了21%。2020年11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我國喝甜飲料過多造成的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疾病負擔越來越大,特別是經濟增長較快的省份的中青年男性人群。
  • 德國未成年人糖分攝入量嚴重超標
    新華社柏林8月13日電(記者田穎)歐洲食品觀察組織12日稱,德國未成年人攝入含糖食物越來越多,根據估算,截至本月12日,這類人群的糖分攝入量已超過了營養專家建議的全年攝入總量。總部位於柏林的該組織稱,世界衛生組織、德國營養學會、德國糖尿病協會等組織建議3歲至18歲的這類人群每日糖分攝入量佔總攝入能量的比例不超過10%,但在德國這一比例為16.3%,嚴重超標。該組織對德國未成年人糖分攝入量的估算是基於2016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分析了德國1000名孩子的營養習慣。
  • 專家:兒童、青少年糖攝入量需高度關注 帶來超重肥胖問題日漸突出
    近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動,針對我國突出的營養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為蔗糖即「白糖」、「紅糖」等)攝入量約30g,其中兒童、青少年攝入量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 兒童攝入量十年翻一倍
    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珊報導:近日,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指出,過多飲用含糖飲料不僅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還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負擔。  含糖飲料是指在製作飲料過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飲料。
  • 孩子過度攝入糖,會面臨哪些健康問題?如何科學控制糖的攝入?
    說起孩子和糖,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應該都是孩子的牙齒,尤其是孩子處於換牙的階段,家長就會管的比較嚴,但是不止是換牙階段需要控制糖分的攝入,在其他時候也需要注意孩子攝入糖分的問題,這就讓很多朋友感到疑惑,因為在大家的印象裡,只有說要減肥,或者因為疾病的因素,才會需要去限糖,為什麼小孩子也需要控制糖分攝入?
  • 成人、兒童一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成人每天添加糖提供的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0%,最好控制在5%以內,即成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5~8歲兒童則建議每天攝入糖不超過35~40克,最好控制在20克以下。
  • 吃糖的危害不止蛀牙,每天建議糖攝入量你知道嗎?
    ,但當人體攝入的糖分超過人體實際所需時,多餘的糖分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存儲在人體的肝臟、皮下細胞或肌肉內。,建議攝入的游離糖減少到總能量攝入量的10%以下。如有條件的話可進一步減少游離糖的攝入量,使其低於總能量攝入量的5%。(游離糖是指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指南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有關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的指南(Guideline:Sugarsintakeforadultsandchildren)。又引起了人們對攝入過多糖分問題的關注。到底什麼是糖?哪些糖需要限制?包括水果中的糖嗎?包括果汁嗎?包括蜂蜜嗎?我日常不怎麼吃甜食,難道也會吃進來很多糖嗎?很多人都對這些問題非常困惑。
  • 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糖分攝入?
    糖不是不能吃,但是必須控制好攝入量,否則長期攝入過量,那麼一系列慢性病將會找你做朋友。一、糖都有哪些?常見含糖食物都有哪些?(1)糖類都有哪些?糖類包含的種類非常多:單糖、雙塘、多糖、糖醇、澱粉及膳食纖維,如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麥芽糖,果葡糖漿、山梨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都屬於糖類。
  • 上海人吃蔬菜與水果的量遠不夠 每天最好攝入12種以上
    /晨報記者何雯亞  昨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最新發布,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要走6000步。上海市疾控中心最新調查發現,上海人每天每人蔬菜與水果的量離推薦量差距較大。
  • 攝入糖的多少,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每天攝入糖量,該如何掌控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而且一日三餐,少一頓都覺得不行。其實,我們的身體就像一臺機器,每天不停地的運轉,也必須要依靠能量來維持。那麼,什麼物質可以充當能量呢?答案大家都知道,就是糖。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糖含量不盡相同,所以大家在平時攝入的時候,也必須要有所節制,多了或者少了對身體,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 減脂每天攝入多少碳水
    核心提示:在減肥減脂的過程中,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重量應該是以每公斤體重來計算的,計算方法是每公斤體重應該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是3-3.5g左右,當然最好不要超過3.5g,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100斤,那麼每天可以攝入150g左右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熱量等同高蛋白質,如果過多食肉或者過多吃甜食,就會導致蛋白質,脂肪,以及膽固醇的攝取量過多。
  • 世衛組織呼籲各國減少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
    世衛組織的一份最新指南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應將其每天的游離糖攝入量降至其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進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約25克(6茶匙)會有更多健康益處。    游離糖是指由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 國人吃糖超標 每天攝入多少糖最佳
    但我國2008年的調查顯示,每個中國人每天差不多要吃50克糖,相當於12茶勺,也高於6茶勺的標準。紅燒肉、糖醋排骨、魚香肉絲等家常菜裡就含有大量糖,就連一勺番茄醬中都有4克左右的白砂糖,肉乾、肉脯中也含有大量糖,再加上日益西化的飲食習慣,食物中的「隱形糖」越來越多,糖的攝入量也就越來越高,如果不有意識地控制,很有可能像美國人看齊(美國人均日攝入量為22茶勺)。
  • 廈門白癜風醫院,白癜風患者糖分攝入過量容易衰老嗎?
    廈門白癜風醫院,白癜風患者糖分攝入過量容易衰老嗎? 時間:2021-01-10 08:24 泉州中科白癜風醫院 廈門白癜風醫院:目前很流行的一個詞——糖化反應,是不是吃糖多了,人就會衰老的快?那麼,白癜風患者如何合理有效的抵抗糖分呢?糖化反應是指糖攝入過多,導致蛋白質變質的過程。
  • 當過度攝入糖分時 大腦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我們都愛甜食,但飲食中過多的糖分會導致體重增加,引起肥胖、蛀牙甚至糖尿病。很多人知道自己不應該吃糖果、冰淇淋、餅乾和蛋糕,也不應該喝可樂和含糖蘇打水,但有時候,這些東西就是如此難以抗拒,就好像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有這種嗜好。艾米·瑞切特(Amy Reichelt)是一位營養學和神經學專家,她的研究重點是如今的「致胖性」飲食如何改變大腦。
  • 鹽多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低於5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低於5克。不同年齡段的人,每人每天推薦的食鹽攝入量也是不同的,對幼兒和兒童有更加嚴格的推薦標準。 生活中如何減少鹽的攝入量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鹽的攝入量。 (一)做菜時儘量少放鹽 少用醬油、味精、雞精、豆瓣醬等含鹽量高的調味品,可以嘗試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為食物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