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C肝能治癒,但要早篩查

2020-11-05 科普時報



□ 科普時報記者 項 錚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勵了三位科學家關於C肝病毒的研究,這些研究為人類戰勝C肝打下了重要基礎。隨著科技的進步,C肝已經成為可治癒的慢性病毒性疾病。然而,目前我國仍有大量C肝病毒攜帶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後果。專家指出,做到早篩查、及時給予治療是目前防控C肝的最重要手段。

研究奠定了C肝防治基礎

清華大學附屬長庚醫院副院長魏來教授告訴科普時報記者,三位諾獎獲獎者為C肝病毒的防控奠定了根本基礎。

獲獎的三位科學家中,第一位獲獎科學家哈維·奧爾特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這是經血液途徑傳播的肝炎,這一發現對疾病預防有重要意義。第二位獲獎者麥可·霍頓的貢獻是將其命名為C肝,並構建了C肝病毒(HCV)的克隆,確定了C肝病毒的基因序列。第三位獲獎者查爾斯·賴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C肝病毒體外培養系統。

知道了病毒的傳播途徑,切斷不安全輸血、血液透析等,就可防止C肝病毒傳播;而構建C肝病毒克隆,可以據此研發出C肝抗體,幫助臨床診斷、篩查C肝;有了體外培養系統,可以篩選有效藥物,開展藥物研發。正是這些科學家的研究與發現,極大促進了C肝的預防、診斷、治療,使C肝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可治癒的慢性病毒性疾病。

國產治療藥已上市

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助理饒慧瑛告訴記者,C肝病毒是RNA病毒,易變異,至今沒有上市的C肝疫苗。

歷史上,我國使用幹擾素治療C肝,不僅治療時間長,且治癒率低副作用大,後來臨床上採用幹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

2013年,美國吉利德公司治療C肝病毒的藥物上市,被稱作藥物界的「重磅炸彈」。之後,很多藥企投入研發C肝藥物的行列,並不斷改善提升藥物的療效。2019年,吉利德、默沙東上市的3款直接作用於抗病毒(DAA)藥物治療方案已經納入我國醫保。魏來告訴記者,目前凱因公司研發的國產治療C型肝炎泛基因型藥物也已上市,希望國產藥也能早日進入醫保。

C肝篩查至關重要

「C肝病毒很奇怪,不僅危害肝臟,而且可能影響腦血管、心臟、腎臟等系統和器官,是一種會導致全身多系統的疾病。特別是C肝病毒作為導致肝癌的生物學因素,如不治療,30%的慢性肝炎患者有可能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 魏來教授介紹,阻斷傳播途徑,在高危因素人群中進行篩查是目前防治C肝的重要手段。

1991年,我國研製成功第一代C型肝炎抗體檢測方法。1993年被批准用於獻血人員的篩查。1994年,我國開始建立C肝篩查機制,使得血製品、輸血等有可能感染C肝的途徑大大減少,我國C肝感染率大幅下降。

我國疾控中心每年報告C肝感染者約20萬人。目前大約有C肝感染者1000萬人。魏來教授介紹,C肝疾病負擔較重。感染20年後,10%~15%的慢性C肝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發生肝硬化後10年的生存率約為80%,如果出現失代償,10年的生存率僅為25%。肝癌診斷後的第1年,死亡率可能性為33%。

由於C肝隱匿性強,臨床表現不明顯,很多病人沒有症狀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等他們有了症狀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經到了較為嚴重的階段。「我們需要對高危人群眾進行C肝篩查」,魏來教授呼籲,C肝高危人群主動到醫療機構篩查。

2014年,由魏來教授牽頭編寫、國家衛健委發布的《C肝病毒感染篩查和管理標準》,明確了C肝篩查高危人群和篩查標準。其中提到,1996年前接受輸血和器官移植的患者、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與他人共用注射器者、母親是C肝患者的新生兒、介入治療、在消毒不嚴的場所進行紋身美容者等,最好都要篩查C肝。

相關焦點

  • 今年首個諾獎,頒給三個發現了「C肝」的老頭
    「多虧了他們的發現,現在已經有了對病毒高度敏感的血液檢測,這些檢測基本上消除了世界上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委員會說道,「這一發現也使得針對C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得以迅速發展。」目前被根除的病毒傳染病都是由於疫苗的發明,C肝可能會是第一個治癒藥物出現後被根除的傳染病。
  • 專家:C肝是「沉默的殺手」 高危人群應及時篩查
    新華社成都6月3日電(記者董小紅)「C肝普遍存在『發現晚、治療晚』的情況,通常C肝病毒感染者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患者如果沒有及時診治,很容易惡化,甚至導致肝硬化。」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技術官員陳仲丹說,C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需要主動及時篩查,以提高治療效果。
  • C肝:幾乎人人都負擔得起的可治癒疾病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科主任黃燕近日在長沙舉行的C肝防治媒體分享會上表示,「現在C肝抗病毒治療快速有效,一般經過3個月的治療,98%以上的C肝患者可得到治癒。」達到高治癒率的三款C肝病毒治療的創新藥在2019年已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隨著新醫保目錄在湖南省的逐步落地,慢性C型肝炎已成為一種可治癒的、幾乎人人都負擔得起的疾病。
  • 今年諾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為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之前我們跑贏了C肝病毒,相信這次全球也能跑贏新冠病毒!」01人類歷史上關於病原體的發現都獲得了諾獎,這次也不例外醫學人士都很清楚,要成功幹預傳染病,關鍵是要確定病原體。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所以頒給上述三位科學家,也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重大發現。
  • 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那麼距離終結C肝還有多遠?
    而且C肝最棘手的問題在於發病隱匿,大部分患者不僅沒明顯症狀,甚至在疾病初期肝功能正常,常規肝功能篩查不能發現異常,只有通過C肝抗體檢查才能發現。「我希望把C肝的篩查做得更好一些,醫生不應該等病人上門,更應把關口前移到篩查,早期把病人篩出來,讓他們儘早治療。
  • 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那麼距離終結C肝還有...
    作為全球感染病熱點的C肝更是伴隨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幕走進了公眾視野。在默沙東進博會展臺,傳染病領域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教授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分享中國C肝的防治現狀及挑戰,呼籲攜手社會多方力量,進一步推動C肝的篩查和診療,助中國實現消除C肝的目標。
  • 轉氨酶突然升高,不妨花5分鐘驗血,是不是C肝上門,心裡也有數
    C肝雖然是全球第一個可以治癒的慢性病毒性傳染病,卻仍面臨著診斷率低、治療率低兩大困境。黃先生當年就是由於沒有篩查C肝及時治療,導致疾病最後發展成了肝硬化。其實C肝並不罕見,我國有近1000萬的C肝感染者。那麼要如何早期發現、診斷、治療C肝?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張曉紅教授。轉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要警惕C肝!
  • C肝可治癒,12周就能說「再見」!關鍵是做到這些……
    「C肝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一般12周就可以清除患者體內的病毒;也可以通過體檢篩查出來,費用只需要二三十元錢,這些知識一定要讓大家知道。」項目計劃選擇15家中心醫院和120多家分中心醫院,建立院內和院間的C肝轉診流程,推動C肝診療經驗的交流共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曉紅教授介紹,該項目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推動C肝的篩查和治療。第一,是加大對公眾的宣傳,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C肝,認識到它的危害性,認識到這個疾病是可以通過短期服藥治癒的疾病。
  • 耳鼻喉科、婦產科也給C肝病人開藥?醫生揭露C肝治療亂象
    C肝是一種可以治癒的慢性病,我國C肝直接抗病毒藥品經醫保談判後價格大幅下降。 因為治癒的判斷標準要看持續病毒學應答,也就是在結束藥物治療後,再過12周的時間,再進行檢測,此時血液裡仍查不到C肝病毒核酸,才叫做達到持續病毒學應答,相當於C肝病毒完全清除。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發現C肝病毒拯救上千萬生命
    今天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了,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被共同授予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三位科學家。 今天我來說說,發現C肝病毒對社會做出了哪些貢獻。
  • 全球1.85億人感染C肝!醫生:2種方法可以治癒,別一拖再拖
    3.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與B肝、愛滋病及性病一樣,C肝也能通過性生活傳播。此外,感染了C肝病毒的孕婦也有可能傳播給胎兒或者新生兒。正因如此,許多患者也將自己的C肝拖成了肝硬化和肝癌! C肝:肝癌的又一「禍首」 50歲的賀先生,家住重慶沙坪垻區。由於工作應酬,他從20多歲開始,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和酒度過,一天下來至少要喝半斤的白酒,更不要說其他種類的酒。
  • 直接抗病毒藥物進入小分子新時代造福眾多C肝患者
    王貴強教授表示,從目前中國現狀來看,C肝難以實現這樣的目標,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患者就診率極低,因為大多數感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第二,C肝沒疫苗,因為這個病毒跟愛滋病病毒一樣,都是高變異病毒,疫苗研發的速度根本趕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  「高危人群的主動篩查是預防C肝的最有效途徑。」
  • 2020諾獎顯示C肝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
    雖然每年這個時段,全世界翹首期盼,但人家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們也是要過周末的。再次應驗,拉斯克獎、蓋爾德納獎是諾獎的風向標。3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戰勝C肝的基礎,加速了抗C肝藥物的研發與上市速度,目前C肝的治療有效率達95%。這些研究成果拯救了數百萬的生命,是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成果。
  • 漢鼎好醫友丨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為治癒C肝打下...
    漢鼎好醫友丨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為治癒C肝打下基礎!市場信息網   2020-10-09 11:06:09   來源:    評論:   近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結果揭曉:Harvey J.
  • C肝病毒發現者榮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樣的檢測被迅速應用於世界範圍內的輸血及血製品篩查,到1992年隨著技術的改進,C肝病毒幾乎從輸血及血製品供應中絕跡,每年讓數百萬患者免受C肝感染。給C肝病毒以「生命」在完成「發現C肝病毒」這關鍵且艱難的一步後,故事本應沿著「從確定分子,到尋找靶點,再到對症下藥」的常規路線順利走下去,但很快躊躇滿志的科學家就遇到了新麻煩:C肝病毒極難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複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得不到實驗材料的科學家要如何研究C肝的病毒構成和生命周期?又要用什麼來研發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
  • 世界肝炎日|上海117家機構提供C肝抗體免費快篩服務
    圖說: 新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老年人C肝抗體篩查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7月28日是全球第10個「世界肝炎日」。今年,全市117家區疾控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愛滋病自願諮詢檢測點試點提供C肝抗體免費快速篩查、健康諮詢、診療轉介、跟蹤隨訪服務,部分區可進一步為抗體篩查陽性的患者提供C肝核酸檢測服務。
  • 吉利德新一代C肝藥物中國正式上市,可進行「挽救性」治療
    C肝可以治癒,抗病毒治療是C肝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其中也有少數因用藥不規範等因素導致的治療失敗。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魏來教授指出,沃士韋的上市,為慢性C型肝炎的治癒補齊最後一個缺口。據介紹,沃士韋在中國12周是一個療程,日服單片,一個療程的價格為98994元。按照臨床試驗結果,其有效率在97%以上,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真實世界研究中有效率94%至100%,我國真實世界的數據還待觀察。
  • C肝被稱「沉默殺手」 尚無疫苗預防感染無症狀
    公眾對C肝的知曉率只有38%,遠遠低於A肝和B肝的知曉率(分別為91%和95%),74%的人不知道C肝是可以治癒的,大多數的受訪者錯誤地認為C肝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  早治療,七成患者可治癒  「C肝的治癒率很高,目前治癒率可達70%以上。」姜天俊表示,C肝的治療首先是消滅體內的病毒,從而阻斷肝臟向肝硬化、肝癌發展的進程。目前美國和歐洲C肝治療指南上聚乙二醇化幹擾素取代了普通幹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成為C肝治療金標準。
  • 一文詳解2020諾貝爾醫學獎:3位「病毒獵手」發現C肝這種沉默病
    目前,中國的C肝感染人數約為960萬~1000萬。由於沒有明顯症狀,C肝很容易被忽視,因此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專家,詳解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秘C肝病毒的前世今生。
  • C肝抗體為陰性,能說明未感染C肝麼?
    C肝和B肝在病毒感染的血清標誌上不同,B肝表面抗原是B肝病毒感染的標誌,我們常說的B肝抗體是保護性抗體;而C肝病毒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則是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標誌。因為B肝病毒和C肝病毒同時肝炎性病毒,所以對於感染的標誌上一定要區分開來。我們知道,C肝抗體檢測是用於診斷C肝的最重要手段。由於C肝病毒RNA檢查相對比較昂貴,所以C肝病毒抗體檢測一般作為C肝感染者的初次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