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70多億人,大約60億人擁有手機,其中智慧型手機用戶數量已超過30億。中國、印度和美國是智慧型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每個國家的用戶數量都超過1億。手機的出現徹底顛覆了信息的傳遞方式,讓古代神話中的「千裡眼」、「順風耳」都成為了現實。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更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從社交辦公到購物娛樂,從查詢資料到銀行轉帳,從導航到尋找美食……想到或想不到的事情都能通過手機來解決,手機正在改變世界,同時也在改變人類。
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天花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時間接近5.4小時,兒童和青少年則達到了5.7小時。60%的美國人認為他們每天接觸手機100次或更少,但事實上一個普通用戶每天接觸手機的次數達到了驚人的2617次(美國KDA公司的調查數據)。加上在電腦上所花的時間,全球近視人數大幅增加,在70年代,大約1/4的人有近視,而現在大約一半。在亞洲部分地區,80%到90%的人有近視。18到29歲的年輕人中有93%將手機作為消遣的工具。
你是手機上癮者嗎?相信很多人都在想,那不是我,我沒有手機上癮。花一分鐘想想,每天用多少次手機,多久查看一次手機,當你檢查每天手機的使用時間(方法可搜索),你會大吃一驚。當我們低頭看手機時,背部彎曲的程度相當於一個8歲的小朋友坐在我們的脖子上。低頭族專注於自己的手機,確保沒有錯過任何事情。當口袋裡沒有手機或者找不到手機時,我們會感到恐慌、緊張、焦慮,這叫做無手機恐懼症。
使用智慧型手機時,可以觸發大腦釋放少許多巴胺,得到滿足和愉悅感,生成多巴胺的進入大腦的成癮迴路,與香菸和咖啡因成癮迴路一致。為了追求更多的快感,就需要花越來越多的時間來面對手機屏幕,才能獲得同樣的快樂回報,讓我們對手機欲罷不能。
沉迷於手機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眾多的負面影響:
增加孤獨和抑鬱使用手機會暫時打發孤獨、抑鬱和無聊,但頻繁使用社交媒體與抑鬱和焦慮之間存在關聯,尤其是青少年,沉迷於社交媒體更容易產生孤獨和抑鬱感。當我們選擇使用智慧型手機來對抗焦慮時,實際上焦慮會更嚴重。
增加壓力隨時隨地要面對來自工作的信息,工作滲透到家庭和個人生活中。永遠在工作,永遠不能脫離工作。這種不斷查看和回復會導致更高的壓力,讓人筋疲力盡。
加重注意力缺陷障礙手機的源源不斷的信息讓大腦不堪重負,讓人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降低專注力和創造性思考的能力手機鈴聲或簡訊聲會讓我們從聚精會神中分心,降低工作效率,那些創造性思維和考慮問題的關鍵時刻可能隨時被打斷。
影響睡眠手機屏幕的藍光會影響大腦中褪黑激素的釋放,改變我們的生物鐘,減少深層睡眠時間,降低睡眠質量。
自我為中心沉迷於社交媒體上的人更可能表現出消極的個性特徵,比如自戀,沒完沒了地自拍,把對生活的所有想法或細節都曬出來,會產生一種不健康的自我中心意識,讓你遠離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當手機佔用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忽視了面對面的人際關係、工作、學習、愛好或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情時,那麼是時候重新評估一下我們的手機使用。放下手機,投入到讀書、運動、人與人的交流中,會見到立竿見影的好處。
註:易醫生原創健康科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關注、分享與評論。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