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此前報導的北京現代途勝機油增多問題,至今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如今,因車主反應北京現代名圖方向盤阻力變大、異響問題,多次維修無改善,5月16日,兩車又雙雙上榜103.9汽車天下消費預警名單。
北京現代的產品質量究竟怎麼了?曾經在中國連續4年身居百萬俱樂部的北京現代,在2016年經歷「高光時刻」之後,便陷入增長「困境」,銷量大幅下滑至2017年的82萬輛、2018年的79萬輛以及2019年前4個月的23.7萬輛,其中被投訴困擾的途勝,銷量甚至在4月份跌至800多輛。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初,北京現代提出兩年內重返百萬輛俱樂部的規劃,然而面對產品投訴不斷,又沒有有效解決方案的現狀,其百萬輛的目標還能如期實現嗎?
失去信任,途勝銷量不及最高峰時4%
此前,北京青年報針對北京現代途勝機油增多問題,曾做過系列報導:途勝因機油增多召回,升級後問題不但沒有解決,還出現動力下降、油耗增高、噪音增大等諸多問題。
面對眾多車主的投訴,北京現代廠家一直沒有給出合理統一的解決方案。
魏先生、李先生等多位車主不止一次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我們對北京現代已經失去信心了,現在也不期待北京現代能給徹底解決問題,只希望能夠給發動機總成終身質保或者延長質保。」
車主之所以有此訴求,是因為北京現代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刊登的召回信息與北京現代補發的召回聲明的措辭不一致,所謂的終身質保是「有限」的。面對車主一次又一次的維權,北京現代依舊在玩文字遊戲。
漠視車主訴求,解決產品問題的態度不積極,寒了所有維權途勝車主的心,也讓消費者對途勝產品失去信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途勝銷量大幅下滑。網名XX信仰的車主向北青報記者反映,他曾購買途勝的4S店,最近「兩個月只賣出一輛新途勝。」
北京青年報整理了途勝近一年的銷量數據,圖中可以看出,途勝銷量一直低於上年同期銷量,處於持續下跌的狀態,平均同比下滑幅度在75%左右。而去年11月上市的第四代途勝,僅在第一個完整月出現銷量環比增長,之後繼續環比下滑,甚至在一二月份跌至400輛左右,今年4月銷量也僅為868輛,不及最高峰時2.2萬銷量的4%。可以說,途勝投訴問題不解決,新車上市也不能挽救銷量實現止跌。
數據來源車主之家及網絡 北京青年報整理製圖
飽受質疑,名圖銷量斷崖下跌80%
除了途勝,北京現代名圖的問題似乎也不小。車主投訴方向盤阻力大、卡滯卡頓、異響等問題,但北京現代同樣選擇了「無視」。
圖片來源車質網截圖
車主反映:車輛出現問題後,已經多次到4S店維修,分別更換過方向盤管柱、轉向軸、方向盤遊絲,均無改善。至今,北京現代仍未找到方向盤阻力變大、異響的原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圖片來源車質網截圖
北青報記者翻看了車質網上關於名圖方向盤阻力變大和異響問題的投訴記錄,發現這款2013年11月上市的車型,早在2014年7月就已經出現問題了。而產品出現問題至今已過去了將近5年,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投訴越來越多。
圖片來源車質網截圖
車質網資料顯示,在北京現代名圖的經典故障中,有關轉向系統的投訴總計50個,佔比達到42%;在八大系統故障中,轉向系統有61個投訴,排在第二位。
圖片來源車質網截圖
在名圖的論壇中,也可以看到各種轉向異響、卡滯維修解決不了的帖子。
圖片來源途勝論壇截圖
車主的失望和質疑沒有得到回應,直接影響了名圖的銷量。目前名圖銷量已經出現斷崖式下滑。數據顯示,北京現代名圖4月銷量為0.25萬輛,而在其最輝煌的2015年,月均銷量曾經達到1.29萬輛,下滑幅度超過80%。
數據來源網絡 北京青年報整理製圖
解決方案遲遲未出,何時重回百萬陣營
事實上,北京現代不只是途勝和名圖兩款車型被爆出質量問題,去年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例如悅動因儀錶盤開裂、車身生鏽、發動機無法起動,漆面氣泡開裂、車燈進水、制動系統異響等問題,遭車主投訴,且解決遙遙無期。領動在汽車投訴網站上的投訴包括制動系統、車身生鏽、變速箱異響、天窗異響、輪胎鼓包、開裂等一系列問題,其中輪胎投訴最多。就連新上市的昂希諾也因平穩性和舒適性較差、隔音效果令人無法忍受等問題遭到投訴。
產品質量問題不斷出現,解決方案遲遲未給出,自然影響到了北京現代的整體銷量。
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北京現代銷量為46070輛,同比下降34.2%,1-4月份的銷量為236966輛,同比例下降了3.3%。其中,北京現代僅有領動車型銷量過萬,但是作為基礎車型,這樣的成績在細分領域並不靠前。4月,領動銷售10036輛,而同級熱銷車型朗逸銷量則達到36522輛;北京現代另一款主力車型ix35銷量為9575輛,也不及哈佛H6的28045輛。也就是說,作為北京現代銷量支柱的兩款車型,在細分市場當中並不具有絕對競爭力。
為解決銷量下滑問題,從去年開始,北京現代更新了車型的投放速度,今年預計有8款型更新換代。北京青年報以為,在產品質量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以前,推出新車的「救市」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
從去年上市的菲斯塔和昂希諾的不溫不火,到今年新上市的全新一代勝達的不及預期,都足以說明質量不過關,投訴不斷,降低了北京現代的品牌價值,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失去購買信心,畢竟北京現代在消費者心中還沒達到「非你不可」的地位。
2019年,北京現代將銷量目標定為90萬輛,結合前四個月的銷量表現,未來8個月,北京現代要完成超過66萬輛的新車銷售,平均到每個月是超8萬輛,這對於現在的北京現代來說,壓力山大。畢竟,90萬輛也是北京現代2018年的銷量目標,最終卻只以79萬輛草草收尾。而相比於2018年,2019年車市繼續下行,且降幅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4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17.7%至157.5萬輛,1-4月,同比下滑14.7%至683.8萬輛。在這樣的背景下,馬太效應愈加明顯,在各大車企都在發力爭奪市場時,漠視車主投訴的北京現代靠什麼重返百萬輛陣營?
數據來源網絡 北京青年報制表
文/北京青年報實習記者 溫衝
責任編輯:周經韜(EN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