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澳大利亞糖尿病協會科學年會上,西澳大利亞大學醫學教授蒂姆·戴維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在歷時17年,對近1300名2型男性糖尿病患者跟蹤研究後發現,55—84歲的患者得大腸癌的風險增高87%。戴維教授因此指出,55歲以上的男性糖尿病患者每1—2年應接受一次糞便潛血試驗。
臨床實踐已證實,以下六類人群屬於大腸癌的高發人群:
1、30歲至40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者(尤其是便血、大便頻數、黏液便及腹痛者。
2、大腸癌高發區,主要是大城市內的中老年人。
3、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如大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者。
4、有大腸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以及遺傳性結腸病者。
5、有盆腔放療史者。
6、有膽囊或闌尾切除史者。
一般來說,早期大腸癌並沒有什麼特別症狀,可能出現的臨床表現大致包括大便帶血、便後滴血流血、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細、下腹不適、貧血等。如發現上述症狀,通過直腸指檢、乙狀結腸鏡檢查、纖維結腸鏡檢查、鋇劑灌腸、大便隱血檢查、CT、B超、核磁共振等檢查,即可排查出大腸癌。
(責任編輯:司徒穗錚)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