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行為是外顯的、是直觀看見的,只要你關注了,觀察了就一定看到了。而一個人的內心感受和需求是內隱的、是不可見的,但又是的的確確真實存在的。內心感受與需求會以各種形式進行呈現,或外顯行為呈現,或言語表達呈現,或心理防禦式進行變相流露外顯。由此,行為不是孤立的,也不僅僅由外界事件刺激引發的應激狀態,行為更多是內心感受和需求的外顯結果。
個人是社會群體的組成成員,所以,社會群體的行為背後也必定內隱著集體的內心需求和感受。
昨天新聞媒體相繼報導德國柏林舉行了大規模的群體反對抗疫的遊行,並且遊行中的標語是 「終結疫情恐慌」「摘掉口罩」。這屬於直接通過外顯的言語和行為進行呈現內隱的情緒和心理需求:
1、 內隱的情緒:有恐懼、有不滿、有憤怒、 積蓄太多情緒的終於可以釋放
有對疫情本身的恐懼,有對疫情持續存在不消退而無助的恐懼,也有對疫情不受控制的憤怒,也有對政府政策的不滿,也有自身生活方式受到疫情衝擊改變而產生的各種不適應帶來的不良情緒的積壓。
2、 內隱的心理需求: 有期待與渴望、有訴求、有不同的觀點等
渴望疫情趕緊消退,期待政府更多有效管控,對受疫情影響帶來的自身生存細節的很多訴求, 也有認為疫情不必理會政府過度管理的觀點分歧,渴望政府進行矯正,大眾都渴望回歸從前的正常生活狀態而不再受疫情幹擾。
對於美國,新冠疫情每天死亡過千,日確診過萬,此前在芝加哥出現的「暴力抗議」行為開始蔓延,如今西雅圖、波特蘭、紐約、華盛頓等6個城市陷入混亂。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白宮下達的一條「出兵令」,75000名聯邦特工進入城市,原本希望能夠通過「以暴制暴」的手段,讓持續數十天的抗議活動停止。但沒想到反而激起民眾的反抗情緒,讓原本的「遊行」在一夜間發展成「暴亂」。而在最嚴重的西雅圖,雙方已經出現交火衝突。
美國群體遊行行為更像心理防禦機制啟動而外顯呈現。行為背後的情緒和需求被轉移、投射到外部現實事件和人了。
美國疫情的居高不下,美國民眾內心對疫情的恐懼持續存在,對疫情緩解的無助無望的持續,對生命大比例喪失的直接感知,這些都是加重和強化 每個人內心的恐懼,生存威脅的慌亂,無助,當然勢必激發憤怒,失落等更多不良情緒積壓。
人類生存本能即可時時啟動,應對恐懼最簡單直接方法要麼逃離(人恐懼時候會跑開逃離可怕的環境)、要麼對抗攻擊(在評估自己與對方勢均力敵為前提下,會攻擊對抗對方)、要麼啟動自騙式防禦心理進行緩解(任何方法都無效改善自身恐懼,生命威脅不能消除,那就自騙式忽略不在意現實危險,甚至乾脆不認為危險的存在,),要麼找到參照者進行一致性跟隨,也可以緩解恐懼(跟其他人保持行為一致,自己如果成為他們一員更佳)。
因此, 美國人疫情世界之首,美國人拒絕戴口罩,拒絕防疫任何措施,更願意聽從總統的煽動力的說法建議與之保持一致,通過抗議暴力遊行來釋放內心恐慌, 這些本質統統是把內心積壓的、 生命危險的恐懼和無助 均轉移到外部事件和人的 對抗攻擊,以此得到自身情緒緩解和需求滿足。
心理學稱,用自騙式心理防禦機制應對現實,不加以幹預和及時真正回歸正向解決的話,那麼會導致心理障礙和精神障礙。無論哪個國家的民眾集體採用自騙式防禦行為來應對當前國內疫情,均說明群體心理都已經偏離正常健康水平,社會集體心理走向邊緣異常, 未來社會極端行為的突顯比例更會不斷增加,社會成員的個體生活勢必不安因素大大增加,社會秩序的穩定堪憂,如此社會未來發展更是堪憂。